青年创业帮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网站,主要为网民提供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创业商学院、创业辅导等商机资讯、助您时刻掌握最热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创业 >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来源:青年创业帮作者:简万贵更新时间:2020-10-03 18:02:20阅读:

本篇文章4240字,读完约11分钟

随着国内经济相对于全球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回到中国开始第二次创业已成为许多海外华商的出路。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青田侨商在欧洲的利润率从2010年前的76.6%下降到当年的50.97%,73.5%的海外华人有再投资意向。2013年,近5000名青田流浪者回到中国创业。资料来源:棱晶(身份证号:冷晶_ qqfinance),李超、郭逸飞、姜小川编著,杨浩编著。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在巴尔干半岛的小商品集散地“贝尔格莱德70号市场”,500名中国商人的生意陷入停顿。

来自浙江青田的朱培康在这里开了一家批发商店,卖义乌泳装和围巾。由于这一流行病,塞尔维亚海关被军方接管,除医疗用品外的其他货物停止了通关。现在,和其他商家一样,朱培康的泳装在海关搁浅了。

科索沃战争后,18岁的朱培康放弃了绘画专业,去了他在那里一家小超市工作的姐姐家。在最初的两个月里,他被偷了七次,搬走了八次,最后在法律和秩序相对良好的贝尔格莱德定居下来。但这一次,这是他在这个国家遇到的最大的考验。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该公司亏损200万元人民币,濒临破产."4月9日,他告诉棱镜。

中学时代从青田来到意大利的张毅也面临着压力。他在欧洲旅游胜地威尼斯经营的中国超市,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已经损失了1万多欧元,因为游客突然减少到零。

COVID-19流行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给海外华商,尤其是青田海外华商造成了损失。

“每个家庭都有华侨,每个人都是他们的亲戚”,这是浙江这个距离温州一小时车程的小山城的写照。青田县有注册人口56万。根据青田华侨委员会2015年的统计,青田有33万名海外华侨,分布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意大利、西班牙和巴西的人数最多。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在南欧,青田人大多从事餐饮和超市,而在东欧和南美,他们从事小商品贸易。在每个青田商人的背后,都可以书写一个海外华人谋生的故事。

然而,对于生活在国外的中国商人来说,另一种变化正在这种流行病下出现。在地球的另一边,当我14岁的时候,我从青田来到巴西的陆离,经历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瓶颈,生意比以前差得多。如今,国内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和迅速,这使得她计划将自己的小商品批发业务转型并扩展到中国。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我还没有考虑过,但是如果疫情严重,我最终将不得不返回祖国。祖国强大稳定,这是我们最后的保证。”疫情的影响使得陆离在中国投资的想法更加强烈。

十几岁时,她从青田出去谋生。张毅在意大利已经二十年了。现在,他在威尼斯经营一家超市。

威尼斯是一个为旅游业而生的城市,土著居民的数量从20万下降到了5万。“没有明显的淡季。”张毅告诉棱镜网,圣诞节后的冬天将会有一段时间相对冷清,但从2月威尼斯狂欢节开始到4月复活节仍会有一个小的旺季。

“现在已经停止了。”欧洲疫情爆发后,没有游客的威尼斯变成了空城。政府开始重视并控制。虽然张毅的超市可以像在意大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店和香烟店一样照常营业,但由于没有旅游业务,他选择了关闭。

南欧的华侨主要来自浙江和福建两省,其中青田人最多。由于地理原因,青田有大量的奇石雕刻,这些雕刻在元明时期很有名,并在晚清时期作为参展商在世博会上获奖。随后,一群出售石雕的青田商人成为第一个旅居海外的中国人。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有些人已经发了财,他们的同胞将继续追随他们,扎根,并有一个生存的立足点。”张毅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一些老人很早就移民到了意大利。他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只能从事农业工作。像大多数青田人一样,他选择了海外谋生。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据他说,因为“意大利严重老龄化和懒惰,没有多少创业热情”,它为移民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而且不同国家的移民之间的分工是明确的。“印度人和孟加拉人卖蔬菜和纪念品,罗马尼亚人在建筑工地上做建筑和装饰”,而中国人世世代代开商店,包括超市、餐馆和酒吧。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张毅超市位于大陆一侧,面对威尼斯火车站,与核心景区威尼斯岛分开,主要为中国游客服务。超市里有各种凉茶、榨菜和酱醋。

超市的规模不大,只有100平方米,但商店的关闭仍然造成巨大的损失。岛上一家同样大小的商店每月需要5000到10000欧元的租金。对于像他这样的岛外店面,月租金是3000欧元,每月的垃圾费、会计费、物业费和老板税接近1000欧元。除了过期库存,“损失至少是一两千欧元”在两个月的流行。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在青田的33万华侨中,有10万在意大利,当地有20多个青田华侨社团。欧洲疫情爆发后,这些青田华侨团体成为当地华人运送防疫物资、互相帮助的基本组织。3月下旬,浙江急救医疗队为在家中与世隔绝的当地中国人建立了一个网上小屋医院。据意大利青田商会会长吴光海介绍,这些网上医院是由救援队和当地华侨团体准备的。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因为超市里有一些口罩,而且中国人早就有意识地把自己隔离在家里,所以张毅并不担心口罩。在欧洲疫情爆发之初,他甚至在大楼入口处的午餐盒里放了20个口罩,免费送给意大利邻居。结果,“他们都是在三天内被带走的。”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他们还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张毅告诉《棱镜》杂志,很少有意大利人能获得数千欧元的存款。相比之下,中国人的经济状况并不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困难。“他们最多不能出去做生意,但基本上能坚持半年左右”。

除了经营超市业务,张毅还将接手一些司机和导游的工作。“我们都很勤劳,特别是第一代从农村出来的人,他们能吃苦。”张毅说,大约有1000名中国学生在威尼斯学习,在疫情爆发后,送他们回中国成了他的副业。在此期间,他已经接了十几名归国留学生,赶往机场。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陆离离家已经二十多年了。当她的父母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安顿下来后,她的叔叔带她从青田的家乡团聚,那时她只有14岁。

陆离一家主要在巴西从事小商品批发业务。他们从义乌、深圳、汕头和台湾购买商品,然后卖给巴西的零售商。目前,他们有自己的仓库和网上商店。

在巴西,50%的当地企业已经关门,而自3月中旬以来,少数中国商店已经关门,现在已有90%关门。

"小商店每月损失数万件商品。"陆离说,他的店很大,包括租金、员工工资、管理费和会计费用,每月要花20万巴基斯坦元(约合27万元人民币)。

青田人的海外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餐馆工作通常是他们在欧洲的第一站,而在巴西购物。陆离记得,他刚到里约时,中国人的处境不是很好,大多数人只能当“拎包工”。因为从巴拉圭进口到巴西的货物是免税的,中国人把货物从巴拉圭的“人肉”带入巴西。香水、摄像机和来自中国和日本的相机是主要类别。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大企业依靠机遇,而小企业依靠努力工作."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人开始直接从中国进口小商品,从零售开始,然后逐渐发展成批发。当时,许多欧洲华人也搬到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发展。目前,仅在里约就有2万多名中国人,其中大多数来自青田。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在巴西做生意时,帮派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但在陆离看来,情况并不那么糟糕。“因为黑帮主要做毒品和军火生意,所以中国人通常不会受到他们的骚扰,而巴西人也不排外,通常都很友好。”

根据陆离的说法,黑帮通常在中国人很少涉足的贫民窟活动,而且最近有传言称,黑帮在疫情期间帮助政府监督隔离。“他们排除了,这伙人只是在贫民窟维持社会秩序,以后晚上什么时候都不得外出,只要不是严重的暴力犯罪,政府一般不会去管。”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与中国相比,巴西的电子商务发展滞后,始于2016年之后。陆离在巴西的电子商务平台上也有在线商店。然而,由于中国人主要做批发业务,线下仍是他们的主要渠道,这也使中国人在全球疫情中遭受更多损失。

像许多中国商人一样,她最近开始扩大网上批发的规模,以避免“坐在空".山上”

不仅在网上,陆离还计划利用这个“机会”再次梳理他的业务。

事实上,不仅仅是商店的关闭改变了她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海外华商都面临着转型:“当时我们很荣幸出国,赚美元赚外币。在过去的三、五年里,中国不愿意出国,宁愿留在中国做生意。”

一般来说,外贸进出口利润在20%到30%之间。2014年世界杯后,巴西经济继续下滑。2015年底,雷亚尔对美元贬值了46%。此外,通货膨胀率上升,当地消费能力下降。巴西的青田商人在延续传统的“国际贸易-批发-零售”中面临挑战,许多中国外贸公司倒闭了。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不仅如此,巴西人的消费观念已经升级,对质量的要求也提高了,高端需求也让中国小商品成为瓶颈。今年以来,巴西雷亚尔对美元的汇率已从去年的1:4左右降至1:5以上,贬值幅度超过20%,而陆离的净利润不到20%。

欧洲的中国商人也面临转型。早在2014年,青田县政协、港、澳、台华侨委员会的调查报告中就提到,西班牙中餐馆的营业收入比欧债危机前下降了40%,意大利华侨服装厂的数量从高峰期的400多家下降到100家。

在张毅看来,青田华商勤劳精神的延续也是一个问题。“时间越长,融合程度就越高。华二代化三代人的许多生活方式与当地外国人相似。”

因此,定居塞尔维亚后,朱培康与妻子在浙江结婚,并选择离开两个孩子到中国留学。

随着国内经济相对于全球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回到中国开始第二次创业已成为许多海外华商的出路。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青田侨商在欧洲的利润率从2010年前的76.6%下降到当年的50.97%,73.5%的海外华人有再投资意向。2013年,近5000名青田流浪者回到中国创业。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据《钱江晚报》2018年11月报道,近10万名青田华侨回国投资,投资和贸易资金总额超过2000亿元。

“在当地站稳脚跟后,中国人会考虑投资其他行业,但机会不多。”陆离表示,目前中国商人的一个方向是在中国打造自己的品牌,注重质量,不要像以前的小商品那样复杂,专注于美容院、电器和玩具等专业类别,这也是她在疫情爆发后自己的打算。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陆离周围已经有很多人领先一步了。一些有足够原始积累的中国商人已经回到江苏和浙江投资航运、房地产和购物中心,一些人已经转向金融。鉴于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增加网上贸易和逆向进口国外商品也是许多人的选择。2015年,青田县国营办事处经营的华侨乡进口商品城开业,许多华侨商人将红酒、咖啡等欧美特产运回中国。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现在我老了,想回中国做生意。毕竟,我想回到我的家乡,但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陆离说,巴西经济的不稳定使他感到兴奋,而疫情使这一想法更加迫切。

当然,对一些青田华人来说,重新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并不容易。“我18岁来到塞尔维亚,20年来我交了很多朋友。所有的关系、关系和顾客都在这里,没有机会回家。我周游世界,最后把我的心放在这里。塞尔维亚是我的第二故乡。”朱培康告诉棱镜。

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张毅和陆离在文中是假名)


标题:百年海外谋生史,30万青田华商如今面临去留抉择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2263.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