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更换两任CEO,曾经的明星公司迅雷走到终点了吗?
本篇文章5125字,读完约13分钟
雷霆的好手,为什么它只飞了几年?资料来源:《界面新闻》,陆克岩主编,林腾主编。
迅雷再次更换首席执行官。
今年2月,沉默了三年的迅雷突然宣布了一项令人惊讶的高层人事变动——备受期待的陈雷辞去了首席执行官一职,由迅雷早期的技术合作伙伴李谨伯接任。
这是三年来,迅雷再次更换了首席执行官。2017年6月,陈雷正式接替迅雷创始人邹胜龙,成为迅雷历史上第二任首席执行官,试图带领迅雷转型。然而,三年后,陈雷没能得到他想要的,并在董事会的要求下戛然而止。
“陈雷总是在员工会议上说,他会淘汰平庸的员工。在董事会看来,应该淘汰的可能是他。”一个霹雳中层说了这话。
在迅雷新老董事的更替中,迅雷的董事会也迎来了一系列的调整。李谨伯、段辉、师鹏、罗为民为董事会成员,王川、洪峰、邹涛、刘勤等雷军人员辞去董事职务。
雷霆是个人电脑互联网时代的明星产品。它成立于2003年,仅仅几年时间,它就通过下载功能席卷了中国数亿用户。此后,迅雷经历了上市、cdn服务提供商转型、区块链、云计算等一系列尝试。然而,每一次转型都成了公司节节败退的开始。
17年过去了,这家前互联网明星公司终于濒临倒闭。
“在区块链的一切都不成功,其他企业也没有得救。首席执行官被替换也就不足为奇了。”雷霆之前提到的中间层是这样评论的。
雷霆2019年财务报告显示,雷霆2019年全年总收入为1.81亿美元,同比下降21.9%;净亏损为5,340万美元,较2018年的净亏损4,080万美元进一步扩大。
在财务报告中,云计算和其他互联网增值服务的收入为841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近一半,这无疑成为收入支柱,但这部分收入同比下降31.3%。网络广告和会员收入也在下降。
陈雷于2014年加入迅雷,担任迅雷第一任首席技术官兼网芯科技首席执行官,赢得迅雷大股东雷军的赏识。2017年6月,他正式接替迅雷创始人邹胜龙,成为迅雷历史上第二任首席执行官。
加入迅雷之前,陈雷曾担任腾讯云计算公司总裁,也曾担任腾讯开放平台和社交广告平台副总经理,成绩斐然。在腾讯云时代,陈雷对共享云计算的未来非常乐观,但大公司受到很大限制,这让他无法展示自己对云计算的雄心。
陈雷为《迅雷》的精彩演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全在街区链”战略扭转了迅雷的业绩。
在执掌迅雷之后,迅雷推出了区块链概念产品“玩家云”,并拥有类似于区块链激励机制的游戏和玩法。当时,有很多用户参与了玩客云的炒作。风头曾一度成为舆论讨论的热点,这也让公司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股价飙升。
但当迅雷的股价像过山车一样变化时,危机也出现了。
2017年11月,迅雷集团上演了一场内讧,陈雷和他身后的玩家云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以陈雷为首的迅雷集团与其子公司迅雷大数据信息服务公司之间爆发了一场口水战。后者在一封公开信中称,陈雷发行玩家硬币的活动属于“传销”,没有完整的区块链技术,是一个非法集资的骗局。为了追求性能,陈雷的团队阻止了过滤项目的推广,并让他玩客云硬件和迅雷p2p在互联网上下载非法和盗版作品。
陈雷的团队反应迅速,列举了对方的多项罪行。几天之内,双方接连发出举报信,不仅导致迅雷股价一路下跌,也损害了迅雷的声誉。投资者对迅雷提起集体诉讼,称其为伪装的ico。
尽管陈雷坚决否认了投资者的指控,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玩家云是否应用了区块链技术仍有不同意见。事实是迅雷描述了未来玩家云的多种应用场景,但是没有定义玩家货币可以交换的具体服务内容。
随后,在2018年初,迅雷受到投资者的集体诉讼,被质疑发行玩家币是一种变相的ico,并受到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批评。
从那以后,玩家硬币的价格下降了,雷霆的表现也下降了。2018年第二季度,雷霆的净利润下降至7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下降91%;第三季度再次扭亏为盈,净亏损1590万美元。
迅雷的一名员工告诉国际文传电讯社,内讧事件发生后,以前反对陈雷的员工基本上被清除了,但迅雷的派系斗争从未停止。“公司里一位著名的技术人员丹尼尔被留下了,因为他在错误的团队里,他的上级下属也离开了或者调到了其他团队。19日凌晨,吴江失去权力,他的得力助手关也离开了岗位。
据interface新闻报道,在过去的两年中,迅雷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半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几个月内变化不大,这使得基层员工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节奏和模式。
一位在陈雷工作了一年的netcore员工表示,陈雷非常关心玩云的业务,应用程序的每个细节都应该受到个人质疑。“务实、严谨,对区块链业务充满热情”,这位员工认为,陈雷对共享cdn的业务模式有很高的期望,不会鼓励猖獗的货币投机。
毕竟在区块链,陈雷在网上花了很多心血。相反,他很少出现在总部。
“长期以来,雷霆总部一直处于基层自治状态。没有上层来协调资源、指出方向和寻找流量。只有每个部门需要自己完成,跨部门合作很少。”迅雷总部的一名员工认为,这是迅雷所有业务无痛的原因之一。
这名员工告诉国际文传电讯社,陈雷在商业上很有天赋,但他确实忽视了整个团队的管理。例如,陈雷强调需要淘汰平庸的员工,所以他引入了一套同行评价系统来评价绩效。然而,该制度的执行情况极其糟糕,许多具有公认能力的员工都被给予了较低的分数,这引起了更多的不满。
在2018年学校招聘季节,以陈雷为首的迅雷高管做出了一个令员工惊讶的决定,声称要招聘薪酬最有竞争力的人才。“应届毕业生总数约为40万人,比今天的头条和头条高了一步,老员工的加薪幅度也没有跟上。这是一个明显的工资倒置。”
这不是雷霆的第一次转型失败。
迅雷在2014年上市后,开始了不同的新业务。上面提到的玩顾客硬币的原型是早期的“水晶项目”。
2015年,迅雷被出售。没有这项明星业务,迅雷需要一个强心针。“水晶工程”已经成为雷霆的生命线。自2015年以来,迅雷管理层的大部分精力和公司的财务资源开始向它倾斜。
水晶工程是邹胜龙自己经营的企业。其实质是利用迅雷下载技术收集用户的闲置宽带资源,并出售给需要带宽的公司,如视频和直播。那些将闲置资源转移出去的用户可以通过“采矿”获得诸如水晶之类的奖励,这些奖励可以兑换成现金。迅雷还推出了路由硬件产品,如“赚钱宝”。
但是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意。迅雷希望通过共享来节省cdn的成本。其中一个逻辑是用户越多,迅雷的带宽成本就越低。因此,迅雷必须出售更多的硬件,如钱宝豹。但是销售更多的硬件意味着雷霆需要支付更多的补贴。
水晶项目确实拖累了迅雷的利润。根据财务报告,自从水晶项目启动以来,迅雷的带宽成本一直在上升。2017年第二季度,带宽成本占总收入的45%。这也导致迅雷在2015年至2017年间的亏损不断增加。
在陈雷掌管雷霆之后,玩家云的推出改变了这一切。陈雷说,这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用数字现金奖励取代了现金补贴,即玩客人硬币。这种设计听起来近乎完美,不仅节省了补贴,还用区块链和数字现金的概念刺激了玩家的神经。
令所有人惊讶的是,玩客币打开了神奇情节的场景。
玩硬币的总量有限,产量逐年下降,这使得许多人将其与比特币联系在一起。此时,正值监管机构停止比特币交易的最严格时刻。担心没有投机目标的投机者将比特币游戏复制给了玩家。最初的价格是每个玩家399元的云硬件,曾经被炒到3000多元,成千上万的交易。
投机者追求玩客币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有空房的利润。市场上有一个提供玩家硬币的独家交易所。在各方的帮助下,个人玩家硬币的价格从0.1元涨到了10元。许多人干脆不买硬件,直接开始货币投机生意。
虽然陈雷一再声明玩客户货币不是ico,而是只能在迅雷系统中进行服务交换,公司也出台了多项措施打击货币投机,但不可否认的是,玩客户货币的趋势与迅雷的命运息息相关。在2017年第四季度,迅雷最终从玩家云中获利,并在2018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翻番。
在玩外币的三个月里,迅雷的股价已经上涨了六倍,一度飙升至每股27美元。这是雷霆在资本市场罕见的亮点。
“这种模式不会持续太久,”一位前玩家云员工质疑界面新闻。“首先,每个人的硬盘性能都不一样,而且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达到快速的传输速度。第二,播放器云收集视频网站用户的空闲带宽,而用户的带宽在白天通常是空闲的,他们不得不在晚上上网。然而,视频网站的流量高峰也是在晚上。此时,用户没有空闲带宽可共享。”
然而,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关于防范变相ico活动的风险提示》,其中连科(更名为playmaker currency)被认定为具有潜在风险的融资行为。很快,玩家硬币的价格立即下跌,直到它被清除。
在短暂的疯狂之后,玩客币的结束变成了鸡毛。在投机者和投资者的双重质疑下,迅雷已经无法玩这个游戏了。2018年9月,联科、联科商城、联科口袋等业务全部出售,仅保留玩家云及其网络的共享业务。
另一方面,迅雷仍押注于云计算市场。然而,在云计算市场,雷霆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包括英美烟草在内的巨头们盯上了。在价格不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迅雷已经无力对抗巨人。
正当投资者在等待迅雷的下一个故事时,陈雷匆匆划了一个句号,留下一片哗然。
迅雷发明的ps2p下载技术确立了其在下载市场的主导地位,也让该公司为其强大的技术基因而自豪。十年前,迅雷的蓝色蜂鸟标志仍然主宰着像qq这样的电脑桌面的存在。
2006年8月,迅雷的国内用户达到1.1亿,成为中国互联网上安装的第二大软件,仅次于qq。
由于大量迅雷用户正在下载视频,邹胜龙意识到流媒体视频服务将是一个商机,最终决定创办迅雷。
迅雷经历了两年的快速增长,每周的数据都有可喜的变化。然而,随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视频服务的本质和核心竞争力已经变成了媒体、内容和销售,这是依赖技术的雷霆所不擅长的。迅雷的联合创始人程浩认为,如今视频网站被优衣堂瓜分,视频已经成为一种资本游戏。
“视频网站的流量因烧钱而改变。雷破关付不起这笔钱,邹胜龙也不会烧这笔钱的。”迅雷的一名前员工回忆说,邹胜龙对花钱极其敏感,在每项业务的关键选择阶段都会犹豫不决。
2009年,当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收入增长率大幅攀升时,迅雷开始了游戏战略,但未能赶上盈利的快车。
强大的技术基因为迅雷的早期成功奠定了基础,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迅雷发展其他业务的制约因素。游戏业务需要投入大量的运营资源,但迅雷对此无能为力,也没有支持这种投资的野心。到目前为止,迅雷的游戏业务仍停留在页面浏览层面。
最不幸的机会是应用商店。当豆荚和91等安卓应用商店出现时,迅雷也瞄准了这个市场。然而,由于缺乏关注和资源,这个项目也一直搁浅。当雷霆真正开始大举投资时,这个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迅雷也做过浏览器,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死。
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迅雷还推出了移动迅雷应用,一度为迅雷的商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各种下载链接的合规性问题而被下架。
此时,迅雷核心业务成员的收入无法增长。迅雷在2014年上市时,会员人数达到了517万人,此后年度报告中的会员人数没有超过这个数字。
"企业最大的竞争威胁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趋势."在一篇文章中,程浩得出结论,公司是否重视战略决定了公司是否会全部投入优势资源,这显然是做得不好的。每当这个行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到机会从我们身边溜走。
2008年,下载市场的绝对王者迅雷遭到了qq旋风的伏击,但在腾讯的多次攻势下,迅雷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城市。当时,邹胜龙满怀热情地说:“再给迅雷5年时间,我相信腾讯的规模是可以实现的。”
时间过得很快,但是时代变了。迅雷的几位老员工表示,迅雷的信心很难恢复。
作为个人电脑时代的下载明星,雷霆坠落的故事已经被讲述了很多次。这家公司已经尝试了几乎所有可能的赚钱途径,但它的大多数产品都遭遇了死亡或销售的命运。
在宣布教练变更的内部邮件中,董事会给员工们注入了鸡血:“过去的一切都是前言。我们相信,在全体员工的支持、合作和努力下,在新任ceo李谨伯的领导下,公司将迅速稳定业务,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
新任命的李谨伯是迅雷的技术合作伙伴,主持迅雷早期产品的明星产品迅雷4号和迅雷5号的研发。2010年离开迅雷后,他的创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上,他还开发了msn lite(一款亲子相册)和“最右边”应用程序(一款面向95后的有趣社区产品)等产品。
李谨伯条目是一个新变量。经过这次调整,经过一系列的协议,李谨伯创立的itui成为迅雷的最大股东。可以说,雷霆成了李谨伯的雷霆。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许多巨头,留给雷霆的空客房也不多。接过这根棍子后,李谨伯肩上的担子不会比陈雷轻。
标题:3年更换两任CEO,曾经的明星公司迅雷走到终点了吗?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2024.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