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年轻人都去送外卖了,中国的制造业如何办?
本篇文章8682字,读完约22分钟
来自中国西北固原农村的高治晓,戴着头盔,把黄色衣服横跨电动汽车,刊登在美国《时间》杂志今年3月疫情特刊的封面上。 高治晓之所以引起这本国际大刊的注意,是因为在“世界停止时”,他和300万外销商一起在北京的大街上奔走,支持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除此之外,美国的配送商们为了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而休带薪假。 今年32岁的高治晓在成为骑手之前,长期从事“京漂白”的职业,包括饮食、商场领导、保安、快递员等。 最近创业开餐厅失败后,又开始外卖员了。 促使高治晓们不懈奔走的是中海外销售业的世界最高订单量。
年,中国快递业务总量累计达到635.2亿件,业务收入达到7497.8亿元,工人人数已经突破1000万人。 在同样“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末端生态中,餐饮销售领域迅速发展,年产业规模达到6536亿元,外卖员总数突破700万人。
瘟疫进一步加快了劳动力产业之间的流动。 从今年1月下旬到现在,美团和饿或累计新增的超200万外卖乘员中,约3成来自制造业工人,超8成是40岁以下的青年。 二三十年前,“去沿海地区工厂打工”还是内地无数待业青年的第一选择,现在给大城市寄快递、送外卖已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首选职业选择。
中国迅速壮大的快递业就像迅速膨胀的海绵一样,更多地吸纳了青壮年劳动力。 曾经忙于工厂层流水线的“打工”们创造了中国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奇迹。 现在,在城市毛细血管这样的配送线上行驶的各路线骑手们也被认为是中国新的电子商务经济引领世界潮流的象征之一。 但是,本质上,这个劳动力集团的转移实质上从过去的低端加工制造业转移到了服务业中相同的相对低端快递销售领域。
时代的风气
今年4月,22岁的苗森终于鼓起勇气,辞去了父母托付关系为他找到的工厂装卸工人的工作,他希望跟着老乡离开河北农村老家来到北京,以外部销售员的身份开始“月入万”的新生活。
苗森高中毕业后进入工厂,多年不变的3000元月薪不能向同龄人炫耀。 苗森身边有更多和他年龄和经验相似的年轻人,抛弃了父亲农民和工人的职业道路,做了快递员和外卖员。 先入行的兄弟们告诉苗森,一个月通常赚一万八千美元。
进入工厂曾经是一代人的梦想。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经济活性化的号角响彻中国大地,曾经祖先们对黄土仰望的农民,一下子有了新的人生前景:去城市打工。
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民工,也是中国“制造工厂”时代的主力军。 他们堂堂正正地涌向城堡,进入各种铸造工厂、纺织工厂、装配线、建设工地,人人以进入工厂当工人为荣,扮演巨大工业机械中无数的“螺丝钉”,支撑广东、福建、江浙等省制造业的半壁江山
以制造业强市广州为例。 据不完全统计,1976年流入广州的民工还不到2万人。 从1980年开始,城市工人农民开始迅速增加,到1987年激增到45万人。 那是中国制造业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到1988年,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1.2亿左右。 广东、福建、江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农民工流动最活跃的地区。
“对上一代人来说,进入工厂打工是个好工作。 》苗森说,他们这一代和父辈的职业选择完全不同。 跳槽前,苗森在河北承德的机械厂当装卸工人,这是亲戚求助于人才得到的工作。
苗森的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务农。 父母是小学文化。 在今年的疫情影响工厂开工之前,家人主张不允许他跳槽,父母相信工厂事业的稳定性,对快递和外卖等“棘手”领域有天然的排斥感。 今年4月,苗森辞去工作去北京打外卖员是他和家里多次留言表达失败后先斩后奏的结果。
时间很容易。 很多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再愿意遵循父亲工人的职业路径。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民工监测报告》,从2008年到2008年,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在农民工总量中平均年增长率为-2.84%。 农民工的总量逐年增加,但无论是农民工在制造业整体就业总人数中的比例,还是在农民工总量中的比例,都有减少的趋势。
2006年~年,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从26岁上升到34岁。 与父母相比,新一代农民工基本具备初高中以上的文化,教育水平明显高于父母普遍的小学中学文化。 更高的文化程度提高了职业选择标准,比起无聊重复的流水线工人,近十年迅速发展的生活服务业中的新兴岗位成为了更受他们欢迎的新场所。
新生代农民工向往大城市和新兴领域,但普遍的中学文化水平不足以支撑他们去网络领域的核心岗位,网络产业生态中新兴的大量基础性、边缘性岗位,成为他们大多数人的职业选择。 快递和外卖领域正是这样的典型。 网络生态的扩大,送上了中国快递业和外卖业迅速发展的高速公路。
2000年前后,中国民间快递业一启动就迅速增长。 2005年以后,电子商务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网购的诉求迎来了爆炸性的增长,再次带动了民营快递业的快速发展。 这一年,网购零售快递的业务量占快递总业务量的一半以上,从此,快递逐渐成为电商服务的重要环节。
年前后,中国快递初步形成了ems、顺丰、京东、“四方一达”等巨头并列的结构。 在电子商务的帮助下,全年,中国快递的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00亿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之后也每年保持100亿件增长的超高速发展速度,至今连续6年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
这个时期,餐饮销售领域开始发芽,以惊人的速度构筑了巨大的产业生态。 年,成立了为期3年的校园软件“饿了么”,获得了第一笔百万美元的投资。 年和年,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相继成立。 自此,中海外销售业每年增加客户以超过亿的速度急速膨胀,年与美团确立了饿了么的双寡头结构。 年,中国餐饮业规模达到6536亿元,客户规模约4.6亿人,外卖员总数已经突破700万人。
“现在的就业状况正在根本上变化。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者章铠在接受《中国信息周刊》采访时表示,“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非技术劳动力市场供应过度,2004年以后,中国青年农民工的数量不断减少,越年轻农民工越少。 农民工总体供需平衡,但青年农民工已经不得要求供应。 ”。
制造业和生活服务业都是40岁以下的年轻农民工最受欢迎的劳动力。 现在工厂对年轻人的魅力远远落后于快递和外卖等新兴服务业。 在各大招聘网站上,很多工厂的招聘年龄限制依然在20~40岁之间,工资范围通常在4000~7000元,包食包、轮休制较多。 招聘通告一段时间后,工厂老板们发现这个年龄段的人受不了,这些人希望参加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的大军,用更自由的时间交换7000元以上的月薪。
根据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的数据,年间,美团外卖的400万名船员中,20~40多岁的骑手占83.7%。 在饿死或300万名骑手中,平均年龄为31岁,90后的比例约为47%。
根据1998年出生的苗森,工厂工人和外卖员的实务体验完全不同。 到目前为止,苗森在郊外的机械工厂做卸货工,现场和宿舍在一起。 他每天的业务复印件是换乘往返运输的卡车,在工厂帮忙包装和运输等工作,上司说是“上六休一”,虽然忙,但加班还是会继续。
“每天在工厂,搬运行李很累,被叫去喝酒。 》苗森说:“在我们这个年龄,谁喜欢这样的工作呢? 钱也很少。 相比之下,骑手的工作似乎有“时间自由”“多劳多得”的好处。 这对曾经没有决定就业的苗森来说有很大的魅力。
收入是影响就业意愿的最大因素。 根据《老年人就业报告》,年度海外销售骑手平均月薪7750元左右,诉最旺盛的杭州,骑手平均工资达到9121元。
以前传到制造业工厂是另一番景象。 企业广告主往往不会发78000元的工资招收很多普通工人。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制造业规模为上公司职工年平均工资70494元,绝对工资不及快递外卖员集团。
今年突然的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给制造业投下了阴影。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减少了27.4%。 由于疫情的冲击,多家工厂的收益效果大幅下降,提高人工费是不现实的。
“农民工大量流向服务业的是制造业的工资太低了。 ”章铠坦率地说,“农民工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供应商。 制造业公司为了降价,当然认为工资越低越好。 但农民工也是费用品和商品房在市场上的诉求者。 如果想通过农民工城市化、市民化扩大有关市场的诉求,首先必须处理农民工收入太低,没有经济能力进入城市的问题。 ”。
机器人把人推出工厂
年轻一代不再青睐工厂,除了报酬、个人就业欲望方面的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制造业工厂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日益完善,从根本上削减了工厂对普通工人的雇佣诉求。
在服装加工厂密集的广东省东莞市,自动化生产线几乎成为大型加工厂的现场标准,规模小的加工厂也经常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包装、裂缝等工艺化的环节。
“现在我们的工厂生产线基本上是完全自动化的,每年可以节约20%左右的人工费。 》知名内衣企业品牌城市丽人集团人力资源副总裁潘纪刚在《中国信息周刊》上说。 “在服装生产线上,裁剪、缝制、检查、物流、标准零件组装等主要环节基本实现自动化,效率更高,价格更低。 ”。
潘纪刚明确表示,追加自动化设备的动力是近年来不断上升的人工费。 “一线工人的雇佣价格几乎每年以10%~45%的幅度增加,而且一线工人的流动性大不稳定,训练时间、熟练度也影响公司的人力价格。 ”。
服装纺织业自动化是制造业生产变革的缩影。 在“代工大王”福克斯集团,最近10年收益整体上升,但全世界的员工总数从高峰时间的120万人锐减到了66万人。 在汽车制造业中,被称为中国最先进制造业工厂的上海通用金桥工厂,由十几名技术人员操纵的386台机器人代替以前的许多一线工人,每天可以共同生产80辆凯迪拉克汽车。
牛津经济研究院去年6月发表的报告《机器人如何改变世界》中指出,新设置机器人将减少1.6个岗位,到2030年,世界制造业就业将减少2000万人。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制造业大国,劳动力的替代压力可能更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屈小博在《中国人口劳动问题报告no.20》中表示,根据课题组对国内2000家公司的调查,新技术应用对制造业一般劳动力岗位的替代率为19.6%。
在技术迭代下,外卖员成为国内制造业工人跳槽的最佳选择之一,工人跳槽的外卖员成为了领域的主流。 数据显示,在饥饿或300万名骑手中,销售骑手的15%是工人转型中,占最高比例。 美团交付是疫情期间新追加的100万交付中,有27.2%来自制造业公司,最高。
对于这一情景,“玻璃大王”曹德旺进行了炮击。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去房地产保安,不喜欢外出,也不喜欢去工厂。 这是现在国内制造业的困境,年轻人不能总是出去! ”。
潘纪刚也发现,虽然一般工人的“雇佣不足”几乎没有了,但对口高级技术人员依然不足,特别是专业高级技术人员,市场工资已经达到万元以上,应对人员依然很少。
从事外卖工作近两年的33岁外卖员陈斌,是河北保定汽车厂的涂装工人。 他不是科班出身的,最初是师傅带来的,后来进了汽车厂,工作了4年后,一个月的工资从3500元上升到5000元左右。
“工资涨得很慢,钱不够。 ”年7月,陈斌来到北京当外卖员。 每月收入一度维持在8000元到~10000元之间。 他非常满意。 “这相当于我们当地4s店的高级汽车修理技师的收入。 ”。
持有国家一级证书的高级汽车机电维修技师是陈斌眼中的高薪工人。 但是,从理论知识、技能证书、实务经验的门槛来看,中学文化陈斌没有选择这条路。 今年再就业以来,陈斌送外卖的收入已经没有回到以前的高峰时间了。 北京高额的生活价格开始造成压力,陈斌产生了回家乡的想法。 “回去是继续工作,但必须学习技术。 身体有技术,就不用担心吃饭。 ”。
事实上,制造业普通工人容易招聘,高级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长期存在。 在劳动力市场上,招聘倍率是指在某个统计周期中比较有效的诉求人数与比较有效的求职人数之比。 以制造业大省江苏省为例,近年来该省技能工人的招聘倍率达到1.5以上,高级技工的招聘倍率达到2以上的水平。 这意味着平均1名高级技工可以选择2个以上的岗位,远远高于普通岗位的约1个招聘倍率。 “目前,高级技工短缺现象从东部沿海扩散到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发展到经常性,供求矛盾突出。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快速发展战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文凯对此作了阐述。
受疫情的影响,今年劳动力市场的诉求明显下降。 但是,技能高的人才依然不足。 根据人社部发表的年第一季度的相关数据,受季节性因素和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重叠的影响,市场使用者的申诉和求职者的数量比去年有所缩小,但各技术等级或专业技术职位的空缺和求职者的比率都大于2.0。
技术失业浪潮过后,未来就业门槛提高,知识型、技能型劳动力成为主流。 “年前只要是劳动力就能就业。 但是,今后不能。 以前传到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岗位的诉求越来越小。 ”屈小博坦率地说:“今后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知识技能型人才的诉求会越来越大,与劳动密集型岗位的收入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尽管如此,无论公司多么烦恼“技工不足”,社会各界都呼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收入相对较高的技工,即使是高级技工也很难成为年轻人的优先职业选择。 从某基础工人的角度来看,在大致相当的工资区间,比起可以迅速进行的快递外卖员,消费更高的培育价格,冒着更大的风险学习高级技工的话,看起来生产率更低。
公司希望在工资福利方面“多支付”高级技工,但甚至希望在劳动力市场高价挖掘人。 “但是公司招聘这样的高薪技术人员也有前提条件。 ”章铮指出,一言以蔽之,公司追求“灵活就业”,技术人员追求职业稳定。
高级技工学的技术一般是专门从事某个领域、某个职业,因此技术水平越高,技术的专用性也越强。 如果技工跳槽,他多年学习工作的技能就会全部或大部分被废弃。 因此,在决定是否学习某项技术时,对口事业的待遇和稳定性成为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以高端智能手机屏幕的打磨研磨工作为例。 以往,手机屏幕玻璃的研磨研磨需要工人来做,这个技能为了达到高级技术人员水平需要至少3年的学习培养。 但是,随着智能终端诉求的爆发,自动化手机屏幕玻璃精雕机开始在面板生产领域普及,迅速取代了以前流传的人工研磨岗位。
章铠对高级技工的培养价格也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即使就读技术学校的学费由政府全额补助,农民工也必须在技术学校毕业后从事本职工作至少8~10年,才能找回通过就读技术学校赚的钱。
在这种情况下,技校的招生数量在增加,但技校毕业生的“毕业后跳槽”数量也在增加。 “如果从桶里打水的话,结果技术人员永远会不够。 ”章铮说。
“事实上,机器人的替代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职场损失。 》屈小博在《中国信息周刊》上表示,“技术将取代以前流传的部分低技能岗位,创造人机合作等新的技术岗位。 以格力集团每年的大规模调动训练为例,重新训练岗位被替代的工人,去新的岗位,可以不进行大规模的裁员,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
“如果公司要求员工提高技术水平,同时致力于技术人员的在职训练,为技术人员提供长时间稳定的本行岗位的话。 如果工作稳定,收入不低,员工留不住的问题也就没有了。 ”章铠坦率地说:“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制造业公司都能走这条路。”
“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年轻劳动力的就业确实在萎缩,新经济下的新兴服务业很受年轻人欢迎。 》孙文凯在《中国信息周刊》上说:“一方面收入差距扩大,另一方面教育水平高的年轻人重视性价比、尊重职场、职场环境等因素,工厂为了维持年轻人,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提高。”
外卖员的未来在哪里?
跳槽2个月间,外卖的新手苗森没有得到传说中的“月入万日元”的收入。 他看到外卖网站的外卖员变多,一个人每天收到的名单越来越少。
苗森从网站上其他资深外卖员的对话中认识到,今年新加入的骑手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 在疫情的冲击下,几乎没有门槛的外卖领域成为了吸收就业的重要蓄水池。 送外卖成为现在失业和希望就业青年的门槛最低、赚钱最快的临时职业选择。
“人多单子少,根本得分不够。 ”苗森说:“5月份订单量刚增加,又来了很多兼职外卖员。 他们下班时间跑步是很多收入,但全职只有这些,很多资深外卖员的收入也没有回到去年的水平。 ”。
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大幅下降的订单量也影响了外卖员的工资。 美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受线下店停业和园区关闭的影响,美团第一季度餐饮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1.4%,销售订单量日均下跌18.2%,总订单量同比下跌46%。 到了5月上旬,外卖订单量恢复到疫情前的90%,但6月中旬发生第二波疫情后,北京很多地区订单量大幅减少。
在僧多粥少的局面下,以外卖员为打工的人很多。 根据平台数据,在美团外卖乘客手中,约6成的骑手每天有不到4小时的配送时间。 饿了么骑兵手中,56%的骑手有第二职业。
从表面上看,快递销售领域的收入水平不低,但高薪实际上来自高强度的超时加班。 根据社会科学院某对比快递集团的调查报告,近一半的快递员每天从事10到12小时,以小时工资为基准,快递员每月平均4859元的收入,时薪仅为23.9元,与人事部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基本相同 外卖员的收入已经是配送工作人员中最高的水平。
但事实上,外卖员的工资完全取决于员工的数量,会得到很多劳力。 由平均1票5~8元的各种提取组成的收入,虽然收入比看起来很高,但因为社会保险的各缴费在减少。 “我们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只能赚更多,为今后早日制定计划。 》37岁的女性外卖员对《中国情报周刊》说,现在全职外卖员很多,在等待订单的间隙做微商和刷子评价等网络兼职。
“外卖员是平台型的就业,因为逃避了社保缴费,所以增加了收入。 ”。 屈小博说:“目前的外卖员还不是稳定的长时间工作,具有很高的流动性,难以进入正规的社会保险体系,另外,销售平台通常只提供商业意外保险。 这样的收入结构决定了外卖员不是长期稳定的工作。 ”。
根据社会科学院的报告,由于投诉纠纷、保障不足、职业快速发展等问题,很多青年人没有把快递服务作为长期就业。 工作不到1年的占39%,1年到2年占31.2%,2年到3年占12.1%,5年到6年占5.9%,7年以上占11.9%,短期工作特征明显。
另外,年龄、收入水平、婚姻育成状况、健康状况等也对快递外卖员的职业流动产生显着影响。 章铮表示,快递业竞争正在饱和,平台激励下降,工资常态化。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快递外卖员的高薪一定会从很多工人那里得到”。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职位王艺璇在与某城市快递员的哥哥进行比较的调查中指出,快递员的哥哥不仅在城市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还很快忍受了胃病、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痛等“职业病”。
职业流动和返乡是改善这个群体现状的主要途径。 但是,在现在人力资本的限制下,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专业技能不足的快递外卖员们,很难找到快递领域以外的工作。 在王艺璇课题组的调查中,快递员哥哥约68%决定几年后回乡创业。
据33岁结婚的外卖员陈斌介绍,回乡是最后的路,但也是最现实的路。 “我只有中学文化的人。 街上的企业不需要我。 ”言语间,陈斌的无奈和心酸很明显。
“回乡回流将成为这个群体很多人的选择。 》章铠在《中国情报周刊》上写道:“快递外卖员的劳动量非常大,职业声望也很低,另外,员工的投诉率也很高,社会认知度也很低,典型的城市融合度不高的群体,一段时间后回乡是大体的选择。 ”。
但是,现在机器代替了工厂流水线上的基础岗位,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快递快递配送线上的基础岗位。 从快递物流到快递,智能机器控制着仓库的分流环节,是配送线的“最后公里”,在面对面的服务环节依然需要依靠人工。 因此,章铮说:“快递外卖员从事服务业中的基础岗位,但在今后10年内,很难将这样的岗位替换成机器。 随着电商和在线服务业的进一步迅速发展,快递销售业的人力诉求依然在持续增加。 ”。
当前,第二产业依然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年,美国第三产业总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比例达到了81%,中国的这个数字为53.9%,相当于美国1947年左右的水平。 相比之下,美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更发达,以金融、新闻技术、房地产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增长支柱。 中国住宿饮食、居民服务、文化娱乐等支出性服务业占主体地位,科技型服务比较低。 与美国相比,中国支出性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属性强,单位劳动生产效率低。
“中国服务业提供了很多劳动密集型岗位。 包括快递外卖等在内的中国新兴服务业,在线化的新经济形势带来了灵活的就业、共享经济等新模式,确实增加了数百万的就业规模。 瘟疫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快速发展战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文凯指出。
“未来中国服务业增加部分的比重和就业份额将继续稳步提高,潜在增长空间大。 这是不可逆的趋势,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 孙文凯说,但残酷的现实是,“服务业高端知识型岗位和低端劳动密集型岗位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
快递员外卖员的明天在哪里? 对于疫情期间新增加的200多万外卖骑手来说,利用外卖领域复苏,获得尽可能多的现金流,存一点钱回到家乡,也许是现在最现实的生存之路。
“我这个月没进去过,至少比以前更在工厂。 ’说到未来,22岁的苗森还没有决定职业计划,带他去的老乡和目标也一致。 “先做,存钱,以后回老家开小店”。
(应回答者的要求,文中苗森、陈斌是假名)
《中国信息周刊》年第二十七期
声明:刊用《中国信息周刊》的稿子一定是书面授权的。
标题:财讯:年轻人都去送外卖了,中国的制造业如何办?
地址:http://www.qdgzw.com/cyrz/37707.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