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帮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网站,主要为网民提供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创业商学院、创业辅导等商机资讯、助您时刻掌握最热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创业 > 疯狂的口罩:退潮来临

疯狂的口罩:退潮来临

来源:青年创业帮作者:简万贵更新时间:2020-10-05 13:44:20阅读:

本篇文章6230字,读完约16分钟

面对已经充裕的口罩供应市场,这些企业还能获得分红吗?疫情过去后,他们应该去哪里?资料来源:全天候技术(身份证号:iawtmt),边肖:张吉龙。

经过四十多天的工作,李浩的面具厂终于生产出了第一批面具。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李豪可以松一口气。毕竟,机器调试和提高生产能力需要一些时间。因此,他每天一直忙到凌晨,周末也不例外。

更重要的是,3月下旬,随着全国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原本紧张的口罩等防疫材料市场也在发生变化。在药店和超市,曾经是空秋天的口罩开始被口罩填满,价格比以前更贴近人们;许多城市口罩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可选口罩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在朋友圈子里,有越来越多的人倒卖现货面具。

疯狂的口罩:退潮来临

智湖的用户“张师傅”回答了一个关于在疫情期间到哪里买口罩的问题,获得了数百万的阅读量,成千上万的人称赞它,但最近他发现更多的信息在评论区变成了“我太多了。”谁想要?"

“现在出厂价格为9英镑的一次性医用口罩不容易销售。”鉴于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出厂价已回落至1.6元的单价,一位口罩经销商表示,他手中的10万个口罩只能计划出口;也有“黄牛”在疫情期间订购了一批口罩,打算发财,但最近才收到口罩,却发现市场价格低于购买价格,他们陷入了困境。

疯狂的口罩:退潮来临

从难以找到的面具到供应的恢复和价格的下降,面具市场的变化是国内生产能力大幅增加的结果。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信息,截至2月29日,中国口罩(包括普通口罩、医用口罩和n95口罩)日产量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

疯狂的口罩:退潮来临

一些业内人士判断,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日产量已经达到2亿左右。这是因为在疫情期间,面对口罩的巨大需求,许多非口罩制造商纷纷转向口罩。

然而,由于一系列的成本和过程,如购买生产机器和原材料,申请资格,许多企业直到最近才完成生产。面对已经充裕的口罩供应市场,这些企业还能获得分红吗?疫情过去后,他们应该去哪里?

“如果我们不改变生产,我们将在今年关闭。”

一家定制服装品牌的创始人刘亦菲(音)感到非常幸运,春节期间,她的服装厂接到了监管机构的要求,希望转而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等医疗用品。

“(监管部门)给了我们一个快速运行的绿色通道,然后组织我们搞了一个无菌生产车间。”刘亦菲事后表示,改变生产是非常正确的,否则公司将无法支持它。

几乎与刘亦菲同时,今年2月,原本从事箱包生产的李伟也决定换上口罩。“我们最初的意图是帮助当地政府,后来变成了在不裁员的情况下维持工厂。”

对于李浩来说,在过去,他的行李业务在春节期间迎来了一个“小旺季”,但今年的疫情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线下销售基本为零,而网上销售与去年相比下降了约60%。

2003年非典过后,李浩这次反应更快了。他认为保住员工的工作并让每个人都有事情做是很重要的。因此,在接到政府的要求后,李浩与几个股东进行了讨论,并决定投资数百万来改变生产。

自疫情爆发以来,不少企业瞄准了口罩需求,包括中石化、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州汽车集团、富士康和格力等制造巨头。

以格力为例。2月18日,格力宣布将斥资2000万元成立珠海高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防疫材料。3月9日,这些面具被挂在“东明珠店”的线上预约出售。据格力电器称,日产量将达到100万只口罩。

除了制造业巨头,服装行业和拥有无菌车间的尿布和卫生巾制造商也加入了进来。从二月中旬开始,三枪内衣、红豆服装、水银家纺等。已投入面膜生产;宝贝爸爸,北美集团,等等。还在他们的尿布工厂建立了口罩生产线;宁波、温州、青岛等地的服装企业纷纷进入市场。近日,有消息透露,电子烟公司富禄流也在生产口罩。

疯狂的口罩:退潮来临

事实上,在生产转型的背后,许多行业在疫情期间都遭遇了销售下滑。

3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今年2月,汽车产销同比大幅下滑近80%;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也预测,该公司今年的产值将会下降。“因为我们在2月份基本上没有卖出,所以我们在前几年卖出了超过10亿和20亿,而今年几乎为零。”

疯狂的口罩:退潮来临

为了弥补原有的业务损失或满足自己的需要,口罩的生产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自助”方式。甚至一些散户投资者也开始进入市场。

二月中旬,威来汽车的客户团体nio碳粉俱乐部的所有者提议生产口罩,这很快得到了其他车主的响应。“开盘两个小时后,大家都认购了股票,结果一个小时就超过了800万股。”组织者之一孟莉对此表示惊讶。

"面具本身(生产)不是一个高门槛."据业内人士透露,口罩生产只需建造一个净化车间,进行试生产测试,并通过测试后申请许可证。“如果有工厂,投资一个小一百万。你能做到的。”

正是因为门槛低、投资额低,许多人进入市场。根据天空调查数据,截至3月22日,有多达65,811家企业在其业务范围内使用“面具”一词,其中许多是最近成立的。

当所有人都涌入这个行业时,原本规模很小的行业供应链迅速腾飞。

购买口罩机器已经成为新口罩制造商的首要问题。在李浩的面膜厂,从准备到生产出口面膜,等待面膜机的时间最长。

由于需求量大,产量小,在工作日仅花费10多万元的口罩价格开始飙升。当价格最高时,一台机器被炒到几百万甚至两百万元。

即使你以高价下订单,也不意味着你可以放心。“即使付了钱,人们也不会盯着看,拿走机器的时间可能也看不到了。”李浩说,对于口罩制造商来说,市场每天都在变化,每晚交出一台机器意味着变数越来越多。

除了机器,生产口罩所需的原材料也经历了激增。刘亦菲说,2月份期间,口罩所有原材料的价格都迅速上涨,其中大部分价格已经上涨到通常价格的6到20倍。

熔喷布的价格是最关键的,甚至已经上涨到40多倍。“结果是每吨1万元。当时我们买了20多万元一吨,后来是40万元一吨。”刘亦菲说道。

另一种关键材料——医用胶带的价格是“几乎每十分钟就上涨一次”。“这真的不夸张,有时经过十分钟的考虑后就脱销了。这种事情可能每天都在上演。”刘亦菲说,在这种情况下,逛商店甚至成了一种奢侈。

因为制造商急于购买,一些骗子可以利用它。

刘亦菲说,他的公司在采购原材料时,“钱已经付了,对方却不见了”,还有一个就是货不对板,“发的货和样品不一样,联系不到对方的工厂。”

孟莉还发现,最近有人在网上声称从土耳其和俄罗斯进口熔喷布,而且价格很低。“据我所知,一克熔喷布在俄罗斯是无法制造的。他们只能制造低成本的短信无纺布。它相当于一个替代品。”他认为这也可能是非法经营的一个诡计。

疯狂的口罩:退潮来临

在面具的制作中,这并不容易。特别是对于跨行业的“新工厂”,如果操作不当,辛苦工作后抢购的机器可能成为废品。

由于调试的困难,市场上也涌现出许多专门销售调试服务的团队,甚至在网络上公布了每天10万元的服务价格。

机器的生产率也需要一个爬升过程。以李浩的面具厂为例。目前,它的日产量是10万,他希望在4月初达到日产量100万。

面具机器日夜工作,但是是时候让制造商数钱了吗?

在市场上,口罩的价格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3月初,一次性kn95防护口罩的原价约为15元,但到了3月下旬,已降至9元左右/件,出厂价格降至7元以下。普通一次性防护口罩也面临降价。

以广州为例,从3月4日开始,“随康”口罩抽奖平台调整了口罩价格,普通医用防护口罩和kn95口罩的价格分别从1.8元/年和8.6元/年下降到1.5元/年和7.5元/年。在郴州、娄底等地,普通口罩的指导价已降至2元。

李浩认为,口罩的产能最近已经见顶,“只要那些决定在武汉关闭前后进入口罩行业的人,基本上都是在这十天内生产出产品。”

他说:“我们肯定是太晚了(赚快钱)。”真正的快钱应该是那些已经在2月份开办工厂的人。“在11月和12月,他们可能觉得有什么地方准备不当。”

面具行业从业者张泽天(音译)认为,如果制造商在3月初开始进入面具行业,他们中的大多数将面临上半年资金被套牢的风险。“现在市场很悲观,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国内疫情基本上已经过去了。”

他说这类似于股票交易。早期进入者可能确实赚了很多钱,而且提前储存材料的成本会低得多。“每月投入几百万美元没问题”,但是“当每个人都发现这是一个热点时,它就不再是热点了”。

积极呼吁企业改用口罩的政府机构的态度也在改变。在网上,有消息透露,很多企业投资了100多万台设备和材料,生产口罩后,得不到政府的批准,被说服“你现在不需要口罩了,应该换回来。”

面具行业的一个渠道经销商也认为现在不是改变生产的好时机,甚至价格战可能已经开始了。在他看来,在这波面具浪潮中真正赚钱的可能不是蜂拥而至的面具工厂,而是面具机器制造商和原材料供应商。

随着成本和利润的变化,企业的回收期大大延长。一家在3月初投产的口罩厂预计将在3个月内收回成本,而另一家在3月下旬投产的公司则表示,“如果能在一至一年半内收回成本,情况还不错。”

同样持乐观态度的李浩认为,目前企业返岗率约为70%,空.仍有30%左右另外,学生还没有开始上学,市场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因此,我们认为下一波国内需求(峰值)应该是学校返校时。”。

不过,他也承认,即使空的需求依然旺盛,市场也不再吃紧,“国内的竞争(情况)在疫情开始恢复之前。”

随着我国疫情的稳定,国外疫情正进入爆发期,许多国家对购买防疫物资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口罩生产商将注意力转向了国外市场。

据世卫组织统计,2月26日,中国境外报告的新发病例数首次超过中国境内的新发病例数;3月16日,国外累计确诊病例数超过了中国。

此外,有迹象表明,海外数据仍在迅速上升。截至3月23日,中国境外新增确诊病例244,800例,约为中国累计确诊病例的3倍。其中,美国、意大利、伊朗、西班牙、德国等国确诊病例数超过1万例。仅在美国,东部时间3月19日,就有13,680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几乎是前一天的100%。

疯狂的口罩:退潮来临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口罩价格飙升的消息不断传出。

据媒体报道,美国五种口罩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49美元(约合1059.39元,即单个价格约为212元),很多药店都缺货;在意大利,口罩的单价也从10美分涨到了10欧元(约合人民币76.2元);在西班牙药店,ffp2口罩(欧盟标准的n95口罩)的价格高达300欧元,约合2200元。

疯狂的口罩:退潮来临

由于对防疫材料的需求大大增加,许多国家放宽了口罩的进口政策。据韩联社报道,3月17日,韩国计划和财政部暂停对进口口罩和口罩核心原料征收关税,而医用口罩的原始关税为10%,熔喷面料的关税为8%,免税期于6月底结束。

3月20日,法国宣布将扩大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进口口罩;此前,美国宣布将取消100多种进口医疗产品的成本,包括口罩、消毒湿巾和手套。

据阿里巴巴统计,近期全球买家购买口罩、洗手液、体温计等与疫情相关产品的意愿大幅提升,医用口罩买家需求增长13769%。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内口罩企业开始将销售转向出口。3月16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与意大利政府民防部门达成协议,供应800万个口罩,总价格为1360万欧元(约合1.06亿元人民币)。

在一个外贸论坛上,面具区已经成为很多天来最受欢迎的部分,大量的国内企业正在寻求出口面具。

马鞍山一家口罩公司表示:“国内价格太高,卖不出去。”该公司目前计划将所有口罩出口到海外。

然而,进入海外市场并不容易,企业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资质和渠道。

据了解,欧盟和美国已经对进口口罩采用了ce和fda认证,相关认证的价格最近也在飙升。

以ce认证为例,ce认证的价格平时并不贵,其中个人防护费用为3000 -8000元,医疗产品费用为3000 -5000元。然而,根据一位代理认证业务的人士给出的报价,民用口罩的认证费用为17,500元,医用口罩的认证费用为19,500元,不含税2%。

疯狂的口罩:退潮来临

但对于渴望出口的口罩制造商来说,价格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但关键是时间。张泽天说:“fda和ce认证在美国需要很长时间。”

上述代理也证实了这一点,称美国的fda认证申请期约为2周,而欧盟的ce认证申请期约为3-4周。换句话说,如果企业现在开始申请,需要4月底和5月初才能拿到认证,那时疫情是不可预测的。

然而,最近,由于口罩的短缺,欧盟和美国放宽了对相关材料的资格要求。3月20日,欧盟发布指令,为了满足口罩、防护服等防疫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允许一些防疫材料(如消毒医用口罩)在欧盟市场销售,即使它们是安全有效的。

疯狂的口罩:退潮来临

除了认证,出海通道的问题也让国内厂商感到头痛。

“外国医疗体系非常封闭,基本上很难进入,几乎不可能。”李浩表示,他之所以能够进入海外医院采购系统,得益于之前行李业务当地合作伙伴的帮助。

“外国的医疗系统是,当他们发现你的东西是可靠的,他们可能会与你合作很长一段时间,不会随便改变他们。”李浩认为这个机会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然而,对于大多数口罩制造商来说,在缺乏前期资源的情况下,他们需要依靠“中间商”。但这也意味着企业出海的大部分利润将由中间商赚取。

因此,外贸一定能拯救面具制造商吗?张泽天对此也打了个问号。

“大多数国外订单相对较大,主要由政府或医疗机构购买。普通人不戴口罩,这是一个概念问题。”他认为,口罩的市场焦点仍在中国,“基本上,4月中旬以后(中国)就没有特别大的空空间了。”

流行后,从业者对口罩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不同的看法。

李浩认为,疫情将给口罩行业带来巨大变化。受过教育后,戴口罩可能会成为未来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

也有企业主对此不乐观。他们相信面具最终会回到它们最初的正常状态,回到一个利基行业。

当时,当市场风向不确定时,一些人已经开始撤退。

在百度的“面膜机”贴吧里,关于面膜机销售的信息越来越多,有些人甚至在卖已经调试好的面膜机。“技术成熟,生产能力稳定,软件包已安装并调试完毕,可以通过将其拉回来并插上电源来生产。”

一些从业者告诉全天候技术,他们正准备出售一些环氧乙烷灭菌柜,因为市场需求现在正变得饱和。

环氧乙烷灭菌柜是生产防护服和医用口罩的关键设备。医用口罩通常用环氧乙烷消毒。消毒后,口罩上会有环氧乙烷残留,这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面罩上残留的环氧乙烷必须通过分析方法释放,以符合安全标准。

一般来说,新生产的口罩上市需要14天,但经过环氧乙烷灭菌柜处理的口罩可以缩短到3-4天。

不仅面具企业开始退出市场,而且上游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产能过剩的风险。

3月9日,口罩上游材料生产企业道恩有限公司宣布聚丙烯熔喷材料(口罩熔喷布原料)产能过剩的风险。曙光股份表示,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预计该产品的未来订单将逐渐减少。

与此同时,为了释放库存,面具原料市场也经历了价格下跌。以熔喷布为例,市场上熔喷布的价格已经从高峰期的每吨50万元降到了30万元左右。

然而,面具概念的流行,之前一直强劲上升,最近在资本市场也有所下降。甚至上周二,国恩股、再盛科技和尚荣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的a股集体下跌,显示了市场的担忧。

然而,对于许多已经进入这一轮面具生产的企业来说,生产的变化只是一个暂时的紧急情况,而不是总的投资,他们仍然希望坚持自己的职业。

“我希望疫情能早日过去,我们的服装业务能正常开展。”刘亦菲说,疫情给他们的企业带来了很多损失。"我们基本上(相当于)在广州失去了一所房子."

不过,她也提到,在换上口罩和防护服后,她很高兴能弥补过去两个月主营业务造成的损失,以免让公司破产。

(李伟、刘亦菲、张泽天和孟莉都是笔名)


标题:疯狂的口罩:退潮来临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2976.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