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帮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网站,主要为网民提供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创业商学院、创业辅导等商机资讯、助您时刻掌握最热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创业 > 经济“搏疫”论

经济“搏疫”论

来源:青年创业帮作者:简万贵更新时间:2020-10-04 23:47:21阅读:

本篇文章2119字,读完约5分钟

COVID-19的全球肺炎疫情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影响。《思想者问答》特别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抗击疫情,邀请经济学家和商业专家分析现状,判断未来趋势,探索将危机转化为机遇的经济“抗击疫情”之路。

经济“搏疫”论

这种流行病会带来什么影响?孕育了什么机会?产业结构调整中如何变压力为动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应邀分析在疫情冲击下如何有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这一流行病对工业发展的供求产生双重影响,并对正常的世界经济周期产生影响。例如,这一流行病严重影响了全球工业发展的供应链,导致产品、服务或生产要素的供应减少,甚至中断一段时间。此外,疫情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需求。

经济“搏疫”论

第二,疫情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更加深远。一方面,传统产业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例如,2020年1月和2月,中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3.1%。一些结构性矛盾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这种流行病催生并促进了一些新产业和新形式的发展。2月份,爱奇艺、芒果电视和腾讯视频的会员数量分别增长了1079%、708%和319%。另一个例子是,云娱乐、云直播和云展览等新形式的用户正在增加。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已经推出了2000多个在线展览。春节期间,游客总数超过50亿,许多5a级景区开通了在线旅游功能。这种流行病加速了相关产业从线下到线上的转移过程。

经济“搏疫”论

第三,这一流行病严重影响了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应对疫情冲击下的产业链变化,有效防范全球产业链切割和供应链节点重组可能带来的风险,已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任务。

尽管疫情造成了严重影响,但中国经济长期改善的基本面并未改变,经济弹性强劲,潜力巨大,机动空间巨大。

目前,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仍在快速推进。在产业结构方面,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产业占2018年的16.1%,预计“十四五”期间将有明显增长。未来10年左右,中国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将增长10-15个百分点,空.

经济“搏疫”论

▲加快江苏海安新型城镇化建设。图像来源:东方集成电路

疫情带来的全球供应链重塑将对产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但将对中国基于内需的产业结构调整形成重大推动。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面对疫情对产业发展的严重影响,以扩大内需为基础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些突出的优势。例如,2019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9.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57.8%。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消费率预计为54%-55%,消费规模约为54-55万亿元。到2025年,如果消费率进一步提高到60%左右,空.将至少有25-30万亿元的消费增长

经济“搏疫”论

基于内需的产业结构调整是疫情冲击下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对经济基本面依然乐观的最大信心。

为应对疫情的影响,短期经济政策支持应与中长期结构调整有机结合。我们要以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为目标,重视基础、先导、战略和先导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首先,坚持底线思维,稳定和保障基本生产秩序和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相关产业的正常运行。第二,大力发展现代公共服务业,特别是卫生保健服务业,并计划建设重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第三,依托互联网推动信息通信、网络教育、智能物流等数字产业发展。

经济“搏疫”论

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经济政策的刺激,但需要结构改革来形成新的动力和激发新的活力。

第一,以竞争政策为基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例如,竞争政策被用来形成优化商业环境的基本体系,并指导和调整其他相关政策。应该说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例如,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但民营企业获得的融资仅占企业融资总额的20%,融资成本比国有企业高1.5-2.5个百分点。因此,有必要强化竞争政策在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相关领域中的基础地位,以市场的活力激发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解决一些服务型消费中“需求大于供给”的突出矛盾。

经济“搏疫”论

▲在沈阳魏军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热电池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组装产品。图片来源:中国视觉

第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力。第一,鼓励创新和创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在这一流行病的影响下,对中小企业采取特别支持政策极为重要。同时,要加快制度环境的优化,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从而激发中小企业发展的活力,释放创新创业的潜力。适应信息化大趋势,加快数字化进程,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数字化发展环境尤为必要。第二,加快以土地为重点的要素市场化改革。农村宅基地是巨大的“睡眠资产”。宅基地等重大制度改革的实质性突破将加速这一资产的振兴,显著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加快农村产业发展。

经济“搏疫”论

第三,促进市场开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例如,面对疫情对服务业的巨大冲击,要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进程,在竞争领域全面放开服务市场价格,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2012年至2018年,服务业(不含农民)固定资产投资从19.8万亿元增加到37.5万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的比重从54.3%增加到59%。如果我们加大服务市场的开放力度,服务业的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经济“搏疫”论


标题:经济“搏疫”论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2778.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