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网购:一半靠运气,一半靠运输
本篇文章4837字,读完约12分钟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室,品尝新鲜美味的新鲜水果."
“我是某省的县长。今天我推荐哈密瓜、核桃、荠菜和蘑菇,它们新鲜又美味。你活该。”
直播给农产品销售带来了新的希望。各大省的县长出现在镜头前,作为主播,并开始带货。一方面,他们解决了果农的库存问题,另一方面,他们让人们享受餐桌上的美味。
“直播帮助农民”让消费者有更多的理由购买农产品,并支持偏远地区的菜农和果农。然而,当人们收到货物时,他们发现这些新鲜食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其中许多不如社区市场新鲜,有些甚至比正常的网上购物还要糟糕。
问题到底在哪里?
逃离高成本的冷链运输
新鲜水果,如甜橙、苹果、草莓等。拜访亲戚和朋友的,因为流行而滞销,但是他们也因为流行而复活。
根据布雷克的咨询数据,春节前后15天左右的糖橙市场量和消费量占其总需求的40%。春节期间的物流中断和居民自家的隔离造成了水果滞销,疫情加剧了其滞销程度。
流行病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必然会影响市场。在疫情爆发之初,恐慌促使人们抢购生活用品。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新鲜食品的需求根本没有减少,而是转向了网上并激烈爆发。巨大的网络流量冲击了新鲜食品电子商务,价格开始飙升。
王宝忠,生命水果采购部主任。com表示,“价格波动主要是由于产量,而当购买量下降时,价格就会上升。在疫情期间,流通环节受到影响,快递没有恢复工作,物流受阻,销售方急需材料,这将导致最终价格上涨。”
长期依赖线下渠道、很少接触网络的果农和买家不知道如何应对。
这时,互联网平台的销量开始迅速上升,在线直播成为农民与外界交流的最佳窗口:
通过直播平台,京东联通京东生鲜、京东穗、物流等业务,开启“疯狂货”模式;
淘宝通过爱帮助农民。截至3月10日,已销售农产品10多万吨;
网上开展了大量的斗争,覆盖了近400个农业生产区,包括23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
快手降低了平台上用户的佣金,提供了5亿元的免费流量倾斜,并降低了一定程度的技术服务费。“三农”短短一个月的视频播放量达到150多万次;
颤音在应用程序中设置了一个“帮助农业运动”的主题区域。根据3月11日的直播数据,《战争帮农业》的直播共售出农产品35.6万斤,销售额达到565万元。
供应方的有效对接、降低开店门槛和销售成本、特别推荐、补贴直销产品等。都是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也揭示了农产品网络化的趋势。
在农民产品的上行路径中,互联网平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然而,“重生产轻流通”的问题一直存在,阻碍了农产品的产业化。由于包装、冷链技术和物流网络系统的不完善,大量农产品腐烂变质,农产品成本增加。
“购买农产品是一种‘性格’游戏。”
"水果在地里没有腐烂,但在我的包里已经腐烂了."
"网上购物有风险,质量取决于运气."
冷链物流作为生鲜农产品的“第一公里”,主要是指农产品采摘后的预冷、分级、加工和包装等一系列作业,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中,以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减少损失,防止污染。
消费升级后,对鲜活农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冷链物流成为保证其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国材料工业联合会冷链委员会发布的《2019年农产品产地冷链研究报告》,2018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总需求为1.82亿吨。
2019年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量将达到3.86万亿元,2020年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量将超过4万亿元,2019-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4.08%。水果的冷链物流需求在蔬菜、水产品和乳制品中最高。
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40%左右,其中生鲜产品和果蔬产品占60%以上。因此,便宜的一般商品运输已经成为许多新鲜的网上购物商店的首选。
淘宝店“珊珊来了”,在陕西主要卖苹果和橘子,刚在正月初一上架,第一个月初四开业。它的水果运输承包给申通和邮政,申通快递每张票10元。“一箱苹果40元,利润3-5元,不包括快递、人工和包装费用。如果再有一笔伤害赔偿,就相当于赔钱。”
不可调和的矛盾
长期以来,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每一层都有各自的利益,导致农产品在生产端价格较低,在消费端价格较高。
张飞,一个卖新鲜平菇的农民,已经从事农产品销售7年了。在疫情的影响下,即使销量受到影响,价格波动,他也没有办法在网上销售或在网上直播。“蘑菇和平菇都是新鲜易腐的产品,所以快递很不划算。就算有快递,送回家也会烂的。”
“这个行业是暴利行业。例如,我们通常购买蘑菇,我们在一个篮子里卖37元(约10英镑),中间商卖45元,然后流向市场,大概60元左右。”
同时,农产品也是一个不稳定的行业。张飞自己的平菇在好的条件下至少有2000公斤的销量,在坏的条件下只有300公斤左右。不扔掉人员费用、化肥、运输等费用,每公斤利润5-6元。
张飞从厂家购买的蘑菇也是如此。价格取决于市场。当市场低迷时,价格只有1.5元,最高价格是5到6元。
“卖农产品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你想赚钱,只有大量才能赚钱,所以我们只能在销售上努力。”
在商业运作逻辑面前,价格和质量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疫情期间,农业援助项目与产地和工业带的联系更加直接,与过去相比,产地中间商、市场批发商和零售商等环节减少,生产方直接面对消费者。
用户以低于市场价购买的农产品可能会腐烂得更多,即使直接从产地发货减少了中间商。
王宝忠还告诉艺鸥,农产品质量标准将分为三个等级:好、中、差,电子商务平台和卖家将自行决定评级标准。“如果你需要的标准产品只有60%得到满足,那么你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成本。
而剩余的40%的产品,销售者或果农会以其他方式实现,以弥补这部分损失。“网下超市新鲜农产品的高价或精美的包装增加了商品筛选的部分成本,而廉价出售的商品实际上承担了损失的成本。
被遗弃的小生产者
目前,生产区的合作模式很多。果园里的大多数水果都是统一销售的,具体的等级由卖家决定。
统一商品是指不论质量、规格和等级,均以统一价格销售的商品。
微博上的一只名叫奥特的大水獭说:“你每天买的农产品都是经过筛选的等级商品,筛选率在10%到50%之间。而你看到的那个积压了xx万斤的农民在某个地区是统一的商品。如果你是在‘帮助农民’,他会把货物寄给你,其中至少有一半应该扔掉或送到罐头厂。”所谓的网上水果购物有一半取决于运气,大致如此。
水果电子商务从业者代表燕子成群出售新鲜农产品。他们的上游企业直接与果农联系,协商价格,并通过果农、装载卡车和仓库的三次筛选进入邻近的仓库。工业园区专注于生产加工、产品包装、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业务。
"工业园区加工后,直接包装、称重并交付给消费者."
公司与果农谈好价格后,将统一定价。“零售价几乎比公司给的代理价格高出5-10元。公司只有两个层次的代理商,总代和特殊代。价格趋势几乎是10元,总发电高于统一定价。特殊代高于12元,零售阶段高于20元。”
最终的价格决定不在农民手中。“当你和商家谈论你的产品时,商家应该看价格和质量。如果价格太高,质量不好,商家会拒绝。同时,如果你的定价高于其他竞争对手,商家也不会接受。”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物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大成也认为,从个体农户到企业,信贷普遍不足。农民的农产品在土地管理上没有规模化,渠道能力不够,农民失去了农产品的议价能力。
生鲜电子商务平台的生鲜农产品采购过程消除了中间商和批发商的联系,直接与产地联系在一起。有不同的产地,价格也不确定。
例如,根据商务部全国农产品经营信息公开服务平台的数据,山东草莓价格为16-18元/公斤,江苏草莓价格在16元/公斤左右波动,吉林草莓价格在25元/公斤左右。
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一个采购商,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产地:近期山东、江苏、上海等地区的草莓生产质量相对较好,但丹东在口味和外观上更胜一筹。
面对众多的客户群体,生鲜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生鲜产品需要安全第一,因此商家会选择大型种植企业进行合作。
安全性、农药用量、科学规范管理、耕作时间记录(灌溉时间、施肥时间等))是所有需要考虑的问题。
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在引进相关人员后,在原产地进行市场调研,寻找资源,与原产地公司合作,获得购买权。”
在这个过程中,供应数量和质量最不稳定的中小生产者将首先被排除在外,最终这些小生产者生产的水果和蔬菜将进入“网络帮农”环节。
质量控制问题
网络帮助农民销售的农产品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大量销售。最初,Lifenet的物流选择也分为几个部分。
产地到仓库,仓库到消费者,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从产地到仓库,原来的生活网委托当地种植户,当地种植户在此阶段寻找物流企业承包物流运输;从仓库到消费者,生命网选择了SF快递进行配送。
“如果我们自己从事运输阶段,我们将浪费大量的精力,没有时间盯着原产地。”最初,生命网向当地企业通报了自己的需求和标准,当地企业掌握了新鲜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并将其商业化。
王宝忠还表示,并非所有从原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旅程都选择一种交通方式。
比如北方冬季,气温在20℃以下,一些新鲜农产品不需要考虑冷链车,这样既可以保证配送温度,又可以降低配送成本。然而,南方的气温普遍较高,所以新鲜的农产品必须用冷藏车配送,而且成本也增加了。
2018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仍然很高。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冷链物流成本约占农产品总成本的10-30%,如冷藏、加工、包装、运输和损耗;从冷链物流企业的角度来看,成本包括路桥费、燃料费、人工费等。已经上升,这些加起来占了冷链企业总收入的80%以上。
“在冷链运输设施中,水果的单价较低,设备投资成本较高,导致农民和企业的产量较低,企业将减少使用高成本设备。”
此外,冷藏运输率低使得大多数新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无法获得标准化的保温、保湿和冷藏。
根据中国材料工业联合会冷链委员会的估计,中国冷链运输的整体运输率约为45.4%,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5%、57%和69%,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冷藏运输率超过90%。
我国新鲜果蔬的全过程温度控制一般不到30%,包括预冷包装和控温运输,这在某些地区较低,导致新鲜果蔬腐烂率较高。物流协会特约研究员杨大庆认为,这也是中国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性问题。
新鲜农产品的供应方仍由大量分散的小农户主导,导致供应链上游的标准化、专业化控温处置和包装不足,更多的是中途控温或冷链。
另一方面,生鲜农产品的需求方大多对价格敏感,优质温控农产品的电子商务难以规模化,掌声现象不流行。
物流运输只是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快递公司董事长刘表示,鲜活农产品的腐烂可能发生在每一个环节,因为鲜活产品的采购链和运输链都比较长。
从地面到餐桌,供应链中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变化率,为产品付款的卖家;第二,整个物流的落地时间,从外地到配送中心,从配送中心到城市批发市场或城市仓库、前沿仓库等。,会涉及到每一个环节的损失。
“如果这些货物存放5天没有损坏,它们就不会腐烂变质,但是当它们被拿走和包装时,它们就会造成创伤,并且受到创伤的货物的存放时间可能会缩短,并且它们会在3天内腐烂。因此,新鲜的农产品害怕着陆。每次着陆,成本都会增加一倍,损失会增加10%。”
每次登陆数量增加,新鲜农产品的损失率就会上升。最终落入消费者手中的商品损失是什么?大多数时候,这是由运气决定的。
写在最后
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短视频、直播、超级应用、电子商务平台等门户网站已经非常丰富,这对于新兴的电子商务行业来说不再是问题。
该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供应链缺乏管理和控制能力,难以控制和保证上游资源的质量。
中国市场驱动需求大,农产品温控物流发展大。短片、微型企业等。实现了供求的直接联系,切断了供应链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的中间成本。
然而,这些看似有利的条件可能无法保证上游生产区的质量控制和中间的温控运输。杨大庆明确表示,网上购物应该是可持续的,“专业的农产品温控供应链系统仍然是必须的。”
标题:生鲜网购:一半靠运气,一半靠运输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2763.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