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批发业的艰难时刻:疫情打乱节奏,影响或持续整年
本篇文章3152字,读完约8分钟
资料来源:第一财经(身份证号:CBN-蔡邑)边肖马吉超
19岁离家,开始在服装批发市场努力工作的王芸,正面临着过去20年来最困难的时期。
王云的商店位于郑州火车站附近的一个服装批发市场。该服装批发市场位于郑州火车站服装商业区,面积仅1.5平方公里,但聚集了近3万名商户。在这里诞生的尹姬商贸城、世贸商城、锦荣商贸城等几十个服装批发市场,每年有10亿件服装销往全国各地,日均营业额达3.3亿英镑。因此,广州白马、杭州四季青和北京大红门成为中国四大服装批发市场。
这对于王云一个人来说并不困难。她所在的郑州火车站商务区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考验:在电子商务、直播和疫情的多重冲击下,这里的商家甚至整个服装批发行业如何抵御这些冲击?
行业轮回已经被打乱
眼看春天就要过去了,王云的商店里仍然挂着冬天的羽绒服。她愁眉苦脸地坐在商店前面,看着稀稀拉拉的客人,但她不能把他们变成自己的顾客。
《第一财经》记者现场采访发现,云在夏季来临之际,店里仍然有羽绒服店,仅市场的一层就有10多家店。
王云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迅速止损,亏本清仓,低价处理;或者,把你的希望寄托在制造商身上,与他们协商用夏装代替这些羽绒服。在前几年,她总是这样做。
然而,今年的情况不同。以王芸为代表的武汉羽绒服制造商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她怎么会有精力去关心像她这样的批发商呢?
就连认为“业务正在复苏”的胡霞也承认,今年的服装业务比她过去10年经历的还要糟糕。
沪夏的店铺面积超过100 ㎡,主要从事服装批发,其大部分客户是郑州及周边城市的服装店主。今年4月,她发现销售额比去年下降了50%,利润甚至下降了70%。
胡霞告诉记者,虽然服装有四个季节,但对他们来说,冬装是一年中生意最好、利润最高的类别。
“冬衣能穿很长时间。其他的如春装、夏装等,衣服薄,成本低,利润无法提高。”胡霞说,前几年春节期间,他们也请了几天假,但春节后开门时,所有员工基本到位。这时,几年前已经在她店里买过商品的服装店老板基本上都在春节期间把商品卖完了。商店开张时,他们都跑去要货。因此,春季服装的销售季节在三月和四月开始了。到了五月和六月,夏装开始畅销,接着是秋装和冬装。基本上,每年都是这样一个周期。虽然业务会因为款式不同而略有波动,但今年的疫情已经打乱了整个服装行业的平稳循环。
胡霞激动地说,她从事服装行业已经10多年了,这是商场第一次关闭两三个月。这场意想不到的流行病几乎让她措手不及。
前几年,由于许多服装制造商在春节后很晚才复工,所以胡霞等服装批发商提前囤积了一些厚厚的春装,以应对下游客户春节后的采购。胡霞去年年底囤积了五六千件春装。结果,本应在第一个月初开业的服装商场,在两个月后的3月才被允许复工。
看到天气越来越热,这意味着这些厚厚的春装越来越没有销路,胡霞不得不赶紧联系商场管理层,把五六千件衣服拉回家。
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一整年
男装批发商余也很担心服装的积压,他也利用这个机会在仓库里拿回了几件羽绒服和男装样品。
”(今年)我不指望赚钱。如果企业能坚持下去,我觉得没有白扔。”于郭敏说,他从2004年开始代理。虽然十多年来生意一直起伏不定,但总的来说一直在稳步上升。直到2012年,电子商务开始兴起,他才开始感觉到,与前几年相比,电子商务业务有所下降。然而,通过调整投资思路,他进一步疏通了渠道。2019年,该业务终于停止了下滑趋势,与2018年持平。因此,它在2020年遭遇了疫情。“这可能是最严重的一年。”他说。
更严重的是,推迟复工2个月不仅会影响冬装和春装的销售,甚至会影响全年的业绩。"服装业的订货会议一般提前半年订货."余说,但今年,他多年前买的大量春装还没有发货,他不得不再次开始订购夏装。
“根据往年的进度,这个时候是补充夏装的时候了,不过我得先把我手里的存货清理一下。在此之后,将是5月1日之后。那时,夏季衣物补充机可能会消失。另一方面,制造商已经开始准备在秋季和冬季生产服装。”
在谈到未来的时候,余郭敏有点担心。对于服装行业来说,疫情似乎会影响两三个月,但事实上,由于行业的特点,疫情对整个服装行业的影响会持续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也就是说一些服装店的夏装,甚至秋冬季服装会有30%甚至50%以上受到影响。
从事高端女装批发的李美怡担心电子商务的影响。她指着一排刚到店里的春装,说这件春装的价格在140元左右,但是现在他们刚把货放在店里,网上已经开始出现大量六七十元的拷贝。“他们的价格低于我们的购买价格。你说,这生意能继续下去吗?”
李美怡在服装批发市场开店已经20多年了,她最怀念的是2005年和2006年的情况。那时,当她在早上五六点钟开店时,来自各个城市的服装店老板都蜂拥而至,一天的营业额达数百万。现在,同一个店面超过100 ㎡,连成本都节约不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流行病让李美怡进退两难。最初,在疫情爆发前,虽然生意下滑,但还是有一些老客户。出乎意料的是,一场流行病直接导致她的一些老顾客关门。即使没有相关商店,一些老顾客也很长时间没有来购物。
此时,她“最后悔”的是,去年10月,根据她所在的服装商场的要求,她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突然交了400多万的房租。"当时,谁能想到这种流行病?"李美怡说。
然而,也有乐观主义者。胡霞表示,电子商务确实对服装业产生了影响,但下游服装店的许多店主仍不习惯网上订购。“我看不出来,虽然图片看起来很花哨,但是货回来了,质量不好或者图片不正确。经过反复折腾,服装销售的旺季已经过去了。”
然而,为了应对电子商务的影响,胡霞加强了更多的服务和售后措施。她向一些老顾客建议,如果货物进口后没有售出,就应该带回来转让。
自助和转化
自救已成为胡侠、余、等人唯一的选择。
胡霞把她带回家的衣服送给了店员。她开始组织低价促销活动,同时联系老客户重新购买商品。
于直接将羽绒服的价格降到了成本价以下,并通过削价和团购的方式亏本对待老同事和老顾客。他还来回卖了10多万元。虽然他损失了一些钱,但他说这比把货物压在他手里要好。
然而,这些措施更多的是紧急措施。由于业务受到疫情的影响,于作为某品牌服装在豫陕市场的总代理,需要更多的手段。这一次,他盯上了直播。
“不行,我是被迫上梁山的。”俞郭敏指着人烟稀少的商店说:“现在的客流量不到以前的三分之一。”这不是余最头疼的问题。毕竟,他的店更多的是一个形象店的功能,他的主要业务不是零售,而是在河南和山西的一些城市开辟和发展更多的加盟店。然而,在这种流行病下,一些本应开放购买的专卖店突然失去了消息。经过一些调查,发现一些特许商店已经关闭和撤回。
如何扩大更多专卖店?如何增强专卖店的信心?经过一番思考,决定将积极求变创新的决心和行动,通过亲身体验传递给更多的加盟店。
在直播室,余郭敏穿上自己品牌的衣服,自己试穿。
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俞郭敏说,他一生都在为男装工作,但没想到现在已经50岁了。他必须学会与一群90后和00后进行现场直播,并学会如何获得“公共领域流量”。
一些在郑州火车站商业区也有业务的服装批发商干脆将业务转移到现场直播。从事毛衫批发的“三姐”说,这一次,因为疫情,她的商店已经积累了数百万元的毛衫库存。在与丈夫讨论后,她开始用颤音进行现场直播销售商品。从一开始只有400个粉丝,现在不仅粉丝数量上升到7万多,而且“三美”店的销售额也上升到每天10万多元,不仅销售一空所有库存的毛衣,还拓展了一个新的运输渠道。
“三美”说,现在她发现在网下批发之前,她只能覆盖郑州周边的一些城市,而网上直播帮助她将商品传播到全国。“接下来,我将继续丰富商品的种类。除了毛衣,我还会搭配裤子、夹克、鞋子和帽子。”(王芸和李美怡是化名)
标题:服装批发业的艰难时刻:疫情打乱节奏,影响或持续整年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1732.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