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创投梁颕宇:11年投出50个亿
本篇文章2693字,读完约7分钟
“药神”卢勇在印度购买仿制药的故事发生在2003年。在此之前,印度的仿制药产业已经发展了半个世纪,而中国的制药业在同一时期刚刚从空怀特发展到它的雏形。
也是在2003年,梁在美国完成了他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在是pacrim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伙伴,他觉得中国的癌症治疗并不令人满意,决定回到中国创业。
2006年,加里·里舍尔和匡子平(均为祁鸣风险投资的创始管理合伙人)成功筹集了初始资金。在正式宣布成立祁鸣风险投资公司之前,加里找到了他的老朋友梁婕妤,并邀请她加入到他的医疗保健事业中来。
医疗卫生行业的投资需要很长的时间,尤其是原始研究药物的研发,耗时短至5年,长至15年,耗资上亿美元。风投们不愿意花这么长时间等待,更不用说2006年是互联网的流行期。
但是梁婕妤回答说,是的,没问题。
2020年,医疗卫生将成为最受欢迎的投资渠道。祁鸣创投是中国最大的医疗投资机构,而梁婕妤则被公认为中国医疗行业的头号“捕手”。
在过去的十年里,她和她的团队投资了100多个医疗项目,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明星企业,如李赣制药、在鼎医药、贝瑞和康、祁鸣医药、康希诺生物和薛定谔。4月9日,由于covid-19肺炎(Covid-19)的全球流行,祁鸣风险投资公司宣布完成第七次美元逆趋势筹资。新基金规模为11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和tmt领域的早期投资,由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合伙人邝子平、、胡、、加里·里舍尔领导。
所有这一切现在看起来都很合乎逻辑,而且在那个时候也很危险。
梁为人随和、淡定,在交谈中可以感觉到她是一个温柔得体的淑女,但实际上,她是一个探险家,而“探索”一词贯穿梁的一生。她当时的许多决定似乎都令人惊讶——例如,当中国的医疗风险投资业务几乎被遗弃时,她选择了医疗投资;例如,加入祁鸣风险投资后的第一个案例是李赣制药,该公司已连续三年没有增长。
“冒险”的背后是远见
当决定投资李赣制药时,前两个投资决策委员会的人都不同意,甚至投资经理也建议她不要投票。梁坚持自己的判断,据理力争,终于在第三次会议上说服了大家。
每个人都质疑,当时,许多制药公司已经聚集在胰岛素行业的市场上,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投票给胰岛素公司呢?此外,李赣制药的业绩一直停滞不前,其业绩连续三年没有增长,每年只有数百万的利润。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不是一个理想的投资目标。
当时,国内胰岛素市场仍处于第二代胰岛素时代,这一代药物需要每天注射两次,这将带来更大的低血糖风险。但是,升级后的第三代胰岛素中的长效药物每天只需注射一次,可以降低低血糖的风险,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当时,第三代胰岛素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占70%,而国内市场只占3%,但正是这3%坚定了梁玉玉投资李赣制药的决心:“李赣制药是当年中国唯一一家做到这一点、敢于与美国同步的公司。”
就这样,祁鸣风险投资成为了李赣制药的最大投资者。如今,李赣药业仍是中国整个胰岛素产业链中唯一的制药公司,打破了外国公司对中国胰岛素市场的垄断,已获准在俄、印、巴西等20多个国家上市,利润每年从数百万飙升至数亿。
在被问及梁在最有风险的投资经历时,除了医药外,她提到在鼎药业最多。
梁投资时,在鼎医疗队只有两个人。当时,大多数机构都没有投资研发新药的想法,其他机构都做了详细的调查,但他们不知道如何投资,最后他们一无所获。
梁认同再鼎药业创始人的理念和方向,并在再鼎药业只是一个理念的时候做出了果断的投资。仅在18个月内,载鼎药业就推出了五大海外药物,创造了国内制药企业海外上市的奇迹。2017年9月20日,仅在三年前成立的再鼎药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制药行业上市,并创造销售收入。发行价为18美元,当天收于27.93美元,全天上涨55.17%。第一天的市值收于13.11亿美元,市值几乎翻了一番。
在鼎药业独特的商业运作模式(vc+ip+cro)也被市场认可,一度被称为“在鼎模式”。此后,数百家公司开始这样做。
在当前环境下看到这些投资案例可能并不奇怪,但当时香港股市尚未改革,中国的科技股也尚未推出。投资者在投资新药公司后唯一可以撤出的地方是美国资本市场。当时,中国在药物研发方面至少落后美国10-15年。梁婕妤敢于投票表明,她准备坚持很长时间。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她作为早期投资者的勇气。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大胆的冒险有一个更美妙的名字,叫做前瞻性。显然,梁婕妤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前瞻性投资者,这种前瞻性源于她在医药风险投资行业的专业素养。
奖励不是唯一的标准
奖励并不是梁评判项目的唯一标准。她愿意寻找真正能促进中国医疗行业发展和满足民生需求的项目。
作为母亲,梁婕妤对孩子的医疗保健有着天然的关心。那一年,中国儿童疫苗事故频发。根本原因是进口疫苗太贵,本地疫苗质量达不到世界水平。梁知道,她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初级市场的许多投资者发现很难投票支持疫苗。有人劝梁要“不投票,你就赔钱”,但梁坚持要找最好的队伍。她前瞻性的态度让她相信未来的疫苗市场会得到认可。
梁看了看当时中国的每一家疫苗公司,最后锁定了她想投资的疫苗公司——康西诺生物。康西诺生物的主要业务是疫苗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其产品包括多价脑膜炎联合疫苗、成分三联疫苗、新型肺炎蛋白疫苗和新型结核疫苗等。它在中国开发了首个埃博拉病毒疫苗,这也是亚洲首个获得批准的埃博拉病毒疫苗。
“如果中国的一批R&D人员能够研制出最高质量的儿童疫苗,价格相对便宜,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儿童也将受益。”这是梁婕妤投资的初衷。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正在全面展开。
诺尔康是中国第一家也是世界上第四家生产人工耳蜗的公司。在投资诺尔康之前,梁婕妤一直关注着聋人在线网站,很多家长都希望人工耳蜗能够投入使用。诺尔康公司创始人的愿望是设计一种耳蜗植入产品,这种产品比进口产品更便宜,可以被发展中国家的儿童使用。这个想法让身为母亲的梁婕妤感触颇深。
目前,中国有300万聋哑儿童。人工耳蜗是耳科领域治疗重度耳聋或全聋最有效的医疗器械,但由于每套平均价格高达20万元,因此难以推广。Norcon人工耳蜗的主要原材料是美国fda认证的最高等级材料。该产品的性能不仅可与几家国外公司的高端产品相媲美,而且在某些指标上甚至更好,但价格仅为同档次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产品升级和维护的长期使用成本仅为进口人工耳蜗的一半甚至更低。
赚钱,甚至赚“快钱”都不是梁玉玉的目的。“为世界各地的患者创造或提供更好的药物、更好的医疗设备和服务是我们的定位。”梁婕妤说道。
有远见的创始人是企业的灵魂
投资者看待项目有两个总的方向:一个是看人,另一个是看事。在梁婕妤看来,远见卓识的创始人是医药企业的灵魂。
在鼎药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莹被誉为“中国生物医学领域的教母”,是中国生物医学科技创新的先驱。业内许多人都把杜莹誉为“大姐”。2001年,杜莹从美国辉瑞公司回到张江,奠定了和记黄埔集团在中国医药市场的基础。2011年,杜莹离开和记黄埔,加入红杉资本中国投资医疗卫生行业,并投资了包括北大医药在内的医疗领域四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取得了较高的回报。
梁和相识已久,对的能力和眼光十分钦佩。在她看来,杜莹在这个领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当杜莹下定决心重新创业时,梁婕妤毫不犹豫地给予了鼓励和支持。
同样,李赣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甘仲如博士也以勇气赢得了梁婕妤的赞赏。有一件事给梁婕妤留下了深刻印象。李赣制药在一段时间内被同行起诉,另一家公司邀请了9名律师作为代表,引发了一场大战。没有陷入混乱的甘仲如平静地告诉梁婕妤,他是最了解公司的人,他将独自出庭应诉。最终,甘仲如取得了胜利,不用找律师,不用承担诉讼费,保护了李赣制药的专利。“他是一个很有勇气的人,我们很幸运地投了他的票。”直到现在,梁杰余都惊讶地提到了这件往事。
“坚持”也是能打动梁婕妤的品质之一。当医药的创始人齐振军第一次见到梁时,他拿的是第一代产品。梁和他的团队认为第一代产品不够完美,或者如果很多人做一些研究,下一代会更好。
甄珍君带着产品回来了,并和团队一起努力工作。三年后,梁婕妤接到了甄珍君的电话。另一方面,甄珍君表示,他的第三代产品已经进入临床实践,这让梁洁玉感到意外。更令人惊讶的是,甄珍君表示,许多投资者对此感兴趣,但他们仍希望与祁鸣风险投资合作。
最终,祁鸣风险投资公司作为唯一的投资者进入了祁鸣医疗。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重名”的命运——甄珍君是一位具有丰富商业化经验的持续创业者。自祁鸣医科大学成立以来,甄珍君一直“死磕”国际顶尖技术之一——经导管人工心脏瓣膜。
经过3000多个昼夜,中国首个经导管人工心脏瓣膜产品终于上市,为数百万老年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可能性。该产品是中国制造的首款创新型心血管疾病治疗设备,在进口同类产品之前获得批准,已占领中国市场空怀特。祁鸣制药也于2019年登陆香港股市,为祁鸣风险投资带来了良好的回报。
梁婕妤欣赏甄珍君十年磨一剑的勇气,甄珍君则看重梁婕妤和祁鸣风险投资的专业精神和远见卓识。“最好的关系是共同的成就”,这一点在梁和她的两位可贵的创始人身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对于投资项目的选择,梁婕妤的标准不仅是创始人要有远见,还要有强大的R&D能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以及一支精干的团队。
梁的职业生涯是从投资者到企业家,从企业家到投资者。身份的改变使她对制药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投资的企业家有了更强烈的共鸣。在她看来,首先,有创业经验的投资者更了解这个行业,在判断项目时也更冷静;其次,有创业经验的投资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创业者的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梁对投资企业很是殷勤。她不仅利用最好的资源和人脉来帮助这些企业,还花了大量时间研究被投资企业相关领域的大量专业资料,如专业医学期刊和医学论文。用她的话来说,“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没有dna,5年前没有基因编辑,3年前也没有基因测序,所以如果你想在医学上投资,你必须经常学习。”
梁上有很多的标签。她是《福布斯》全球100位最佳风险投资家之一,“最了解医疗领域的女性投资者”,也是中国医疗行业的头号“捕手”。当然,她也是一个有梦想和勇气的“探险家”。在过去的11年里,梁和他的团队在医疗卫生领域的100多个项目中投资了50亿元。她称这些经历为“冒险”。医学界仍有许多未开发的领域。这些未知领域中的无限可能深深吸引了梁,她的旅程还在继续。
标题:启明创投梁颕宇:11年投出50个亿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1424.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