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婴幼儿奶粉安全之殇
本篇文章3187字,读完约8分钟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婴儿消费市场,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在巨大的市场蛋糕下,国内外奶粉品牌竞争激烈,秩序混乱。近年来,海关系统破获了几起涉及跨境电子商务走私婴儿配方奶粉的大案要案。缺乏监管的外国婴幼儿奶粉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进入中国,已成为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一大安全隐患。
严重的体重下降,突出的头骨,发育不良!
继2003年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后,“大头娃娃”于5月12日再次出现在湖南郴州!
湖南省郴州永兴县的一家爱婴店误导家长,给牛奶过敏的婴儿提供了一种固体饮料“贝安敏”蛋白,并称之为特医最畅销的奶粉。长期饮用后,许多婴儿会出现颅骨突出和佝偻病。
1
“双氨敏感度”谁在冒险
作为一种普通的固体饮料,为什么要将苯那明改为特殊医用配方奶粉(即特殊医用奶粉)?
据了解,特殊医用奶粉通过食品技术调整奶粉成分,以满足患有特殊疾病或特殊医疗状况的婴儿的营养需求。
据报道,硫胺素的生产厂家是湖南威莱克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婴儿食品店先后从湖南威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购买了47件从法国进口的深度水解乳清蛋白(蛋白固体饮料),即“贝安敏”,并于2019年10月前全部售出。
由于很多家长对“特殊医用奶粉”缺乏认识,为了销量和利润回报,母婴店的销售人员极力推荐贝安敏,误导家长认为贝安敏是一种可以缓解婴儿过敏反应的“特殊医用奶粉”。
事实上,北安敏并不是湖南省郴州市第一起假冒奶粉事件。
2019年,湖南省郴州市一名婴儿被发现对牛奶高度过敏后,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开出的处方包括“舒尔益氨基酸配方粉”,这也是一种固体饮料。
2019年底,在湖北省武昌,除了舒尔的氨基酸配方粉外,鸭梨迪作为一种固体饮料,被包装成中度水解的蛋白配方粉(一种特殊的医用奶粉),公然误导消费者。
2019年6月,同样是固体饮料的浙江宁波“佳瑞宝”和山东青岛“金达洋”,也“假装”了特殊的医用奶粉,甚至偷偷溜进了当地的医院门店。涉及的产品销往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和山西。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固体饮料国家标准对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没有规定,而奶粉国家标准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有详细规定,对特殊医用奶粉的要求更为严格。
此外,国家规定,从2019年1月1日起,未经配方注册的特殊医疗用配方食品不得在中国生产和销售。
目前,有54种配方注册用于特殊医疗食品。贝阿明、舒尔依、贾瑞宝和金大洋不在其中。
2
奶粉市场混乱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婴儿消费市场,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在巨大的市场蛋糕下,国内外奶粉品牌竞争激烈,秩序混乱。
“特殊医用奶粉”只是冰山一角。
据了解,国内奶粉销售的主要渠道包括:一是通过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的品牌可以通过超市、专卖店、母婴店等线下渠道以及电子商务等渠道销售;第二,通过跨境保税渠道和自由贸易区进口的产品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包括企业经营的旗舰店。
此外,有些产品是通过海涛销售和采购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购买外国品牌奶粉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海涛和跨境电子商务很受人们的欢迎,它们也成为中国奶粉混乱的罪魁祸首之一。
就在郴州“大头娃娃”曝光之前,4月30日,西班牙进口奶粉赖安易立婴儿配方奶粉(12-36个月大,3段)连续两次检验不合格。
与流入中国的外国假冒伪劣奶粉相比,“假冒外国奶粉”屡禁不止。
2018年,“西班牙查获8吨假冒奶粉,涉及多个大品牌,大部分准备运往中国”的消息震惊中外“宝贝妈妈”,13320箱不同品牌的假冒奶粉被公之于众。
2017年12月,美赞臣的一种假冒产品在马来西亚出现,一名婴儿被怀疑在喝了假奶粉后呕吐。同年3月,立陶宛查获了18000箱德国版艾塔梅假货,重11吨。
“假外国奶粉”一般有三种“化妆技术”:一是国产奶粉通过“保税区一日游”获得境外发货证明和入境许可;二是央视《焦点访谈》曝光的国外注册奶粉品牌已被国内部分企业加工,许多国产奶粉被转化为进口奶粉。
此外,少数国内企业正在寻找国外食品工厂生产代工奶粉,将其包装成“外国名牌”后销往中国。
3
“外国奶粉”借船出海
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几乎成了“外国奶粉”的天下。
目前,在中国注册的国内生产企业有103家,国外生产企业有77家,但品牌系列有2000多个,其中估计约有1000名没有生产工厂的OEM品牌专家。
随着海涛、跨境电子商务、社会电子商务和采购的快速发展,各种名称的外国奶粉不断流入中国市场。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等手续相对简单,无需缴纳高额税款,许多假冒外资和劣质婴儿配方奶粉借此跨境电子商务机会涌入中国。
此外,加强市场监管对国内奶粉生产企业的影响不可低估。
从2018年1月1日起,中国成为第一个实施奶粉配方注册的国家,奶粉成分的控制接近药品。从2018年开始,进口奶粉和国产奶粉都必须在中国注册。
目前,国内奶粉抽检合格率已达99.5%,居世界最高水平。然而,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流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奶粉却不受如此严格的监管。
因此,很多乳品行业的人认为,与进口的国外奶粉相比,国内奶粉在成本、价格和控制方面处于劣势,这导致许多国内企业或品牌为了生存而冒险。
例如,“边民”及其经销商的误导性宣传,以及“假冒外国奶粉”事件。
4
谁将确保儿童口粮的安全?
近年来,海关系统破获了几起涉及跨境电子商务走私婴儿配方奶粉的大案要案。缺乏监管的外国婴幼儿奶粉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进入中国,已成为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一大安全隐患。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如何确保他们口粮的安全?
一是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整体监管,加大违法成本。
目前,《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仍在制定过程中。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和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时,无需获得相关产品的配方注册证书。
业内人士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加快改善管理措施,增加非法成本,防止非法和不合格的外国奶粉流入中国。
同时,在特殊配方食品领域,特别是婴幼儿特殊配方食品,我国国家立法和监管部门仍需加强监管。
二是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
在严格控制国内乳制品从奶源到生产销售全过程的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还应加强良性、公平、有序竞争机制的创建。
另一方面,跨境电子商务奶粉不接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严格的配方注册、通关检查和月度抽样检查,不仅存在产品质量风险——许多假冒外资和劣质婴幼儿配方奶粉从国外乘船出海,还影响了中国配方奶粉市场的公平机制。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李最近在两会上提出“将婴幼儿配方乳粉从跨境电子商务名单中删除”,意在通过海关进口并通过正常程序,特别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等敏感产品,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市场秩序,确保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和安全。
据了解,在我国现行的配方奶粉管理体制下,存在一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海涛的国外奶粉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证。一些国外奶粉既没有配方注册,也没有严格监管,这是目前奶粉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
李建议将该奶粉从名单中删除,并将其纳入监管范围,这实际上是对行业秩序和儿童健康负责的一种表现。
第三,严格行业自律。
对于生产商和经销商来说,他们应该严格行业自律,诚实地生产、经营和销售产品,而不应该徘徊在灰色甚至非法的监管领域,从而蚕食行业声誉。
最后,消费者必须睁大眼睛。家长应充分了解与婴儿营养和健康相关的各种常识,避免成为“边缘球”宣传的受害者,尽量选择合格的大品牌和正规的奶粉制造商。
另外,在为宝宝选择奶粉时,不应该有对国产产品的偏见,关键是要看两个指标:安全性和营养。事实上,与国外产品相比,由于中外饮食习惯和文化的差异,购买基于中国母乳配方的名牌国产产品可能更安全,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至于跨境购买、海外直接购买或购买奶粉,由于属于零售进口,是消费者的个人行为,目前国家无法监管,所以不推荐采用。
标题:中国婴幼儿奶粉安全之殇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1172.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