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帮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网站,主要为网民提供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创业商学院、创业辅导等商机资讯、助您时刻掌握最热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创业 > 数据说话:李嘉诚究竟为何离开香港?

数据说话:李嘉诚究竟为何离开香港?

来源:青年创业帮作者:简万贵更新时间:2020-09-28 13:14:20阅读:

本篇文章2335字,读完约6分钟

资料来源:边肖好奇号日报:徐炳清

对香港来说,没有哪个商人比李嘉诚更重要。

他拥有的私人住宅总数占香港的七分之一。占据香港零售市场70%份额的百佳超市也属于他的资产,香港近一半的港口业务也属于他。

因此,当“香港梦”的代表决定将公司的注册地移出香港,而将他推上首富之位的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这两个实体联合重组时,肯定会对香港的商界,甚至整个香港社会造成冲击。

10天前,1月9日下午4时,经过6个月的秘密谈判,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实)和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共同宣布了一项重大重组计划:

新成立的长江和记黄埔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河)将接管昌石和和记黄埔的所有非房地产业务,包括港口及相关服务、零售、基础设施、能源和电信业务的经营和投资;新公司长江实业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棣)将持有长实和和记黄埔在香港、Mainland China和海外的所有房地产业务。

数据说话:李嘉诚究竟为何离开香港?

新的昌河和常棣公司将选择以离岸注册闻名的英属开曼群岛作为注册地,而原本在香港注册的昌石和和记黄埔将被取消。重组计划完成后,新成立的昌河和常棣将再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所有工作预计在2015年年中完成。

简而言之,此次重组后,多年来一直支持李嘉诚成为首富的昌河百货,将成为两家主营业务严格区分的新公司。令香港震惊的是,这家与香港共同繁荣、在香港几乎没有错过任何大发展机会的公司,在理论上已不再属于香港。

虽然在宣布这个决定后,87岁的李嘉诚仍然微笑着对在场的记者说:总之,一定很好,所以请相信我!然而,他之前多次强调的不要搬走书的承诺最终被打破了。

李嘉诚名下的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几乎丰富了香港商业发展的历史,并没有错过香港发展的任何好机会

香港中环的长江中心广场紧挨着贝聿铭设计的著名的中国银行大厦。自1999年建成以来,它一直是李嘉诚帝国的心脏。每个工作日的早上,都会有数千名员工和李嘉诚来到这里工作。李嘉诚听说了这个消息,还打了高尔夫球。

60多年前李嘉诚创业时,他的办公室条件比现在差得多。1950年,他在香港岛东侧的工业区筲箕湾租了一家工厂,创办了长江塑料厂,专门生产塑料花,这是当时香港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战后,中产阶级在全世界崛起,精神需求简单而粗糙。塑料花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流行。香港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港口地位使香港成为制造业中心。李嘉诚抓住这个机会,在十年内完成了1000万港元的原始资本积累,成为香港著名的塑料花大王。

数据说话:李嘉诚究竟为何离开香港?

1960年来了。香港的经济仍由英资外资银行主导,它们依赖传统港口和对外贸易来大规模影响本地商业活动。当时,从北角、观塘等工业区出来的中国企业家,看到了香港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根本矛盾,也看到了大量的工商业财富。

数据说话:李嘉诚究竟为何离开香港?

一夜之间,房地产成了热门行业。1958年,李嘉诚购买了香港北角的第一块土地,并建立了长江实业。长江实业于1972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其股票代码为00001。

香港人仍在谈论的是李嘉诚在1979年的一桩合并案:他从汇丰银行(HSBC)手中以长江实业(Changjiang Industrial)账户下的6.39亿港元资产收购了第二家英国独资企业和记黄埔(Hutchison Whampoa)的控股权,成为第一个进入英国独资企业的中国人;同时,通过收购黄埔码头公司,货运业务被并入和记黄埔香港国际码头公司,进一步拓展了港口业务。

数据说话:李嘉诚究竟为何离开香港?

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以及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成熟大大增加了全球货运量。香港在东亚的优越地位和mainland China的需求开始使和记黄埔迅速成为李嘉诚财富帝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过30多年的重组、并购和业务扩张,和记黄埔的主营业务除了房地产和港口航运以外,还发展了零售、能源和基础设施。目前,其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欧洲的海外业务。

目前,昌河部门已经是两个拥有众多子公司的庞大集团,业务遍及全球52个国家,员工总数约为28万人。根据其2013年财务报告,仅在香港上市的部分的总市值就高达10,230亿港元。

李嘉诚被称为超人,名副其实。每一步都能看出他的准确判断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李嘉诚一直在房地产、能源、零售、互联网、金融甚至空.航空领域把握住了良机这是他个人财富迅速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

下图列出了长河区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时间节点的业务拓展和变化。可以发现,李嘉诚在电信、互联网甚至房地产等领域都是依靠强大的现金流来获得长期支持的,只是他依靠自己的判断反复准确地进行资产的低买高卖,只有长期运营后才能看到回报。

数据说话:李嘉诚究竟为何离开香港?

李嘉诚的实体经营和资本经营本质上是互补的。一方面,资本运营为实体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其能够在经济衰退时收购和囤积资产,并冷静地等待经济复苏,从而以预期的价格获得资产;另一方面,该实体的运营产生了丰厚的利润和现金流,为其在资本市场的运营提供了信誉支持和良好前景,并为其大规模融资提供了便利。

数据说话:李嘉诚究竟为何离开香港?

以房地产为例:数据显示,和记黄埔的资产负债率从未超过60%,长江实业更是低于20%,而内地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往往超过70%,这可以从李嘉诚的财务稳健和充足的现金流看出。

李嘉诚资本运营和实体运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他的资产分割和销售技巧。企业集团的盈利能力可以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通过排除利润小和潜力损失的行业,包括需要巨大的财政支持,但前景丰富的行业。集团现金流充裕,拆分和处置后的企业拥有空酌情权,形成良性发展。

数据说话:李嘉诚究竟为何离开香港?

以电信业为例:在2000-2009年期间,当和记黄埔的3g业务出现亏损时,昌河部门的关联公司被拆分出售多达9次,收益超过1000亿港元,这支持了这一先进理念继续进入真正的3g时代。

由于这些原因,李嘉诚能够长期保持香港首富的地位并不奇怪。

标题:数据说话:李嘉诚究竟为何离开香港?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0192.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