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投资背后的隐忧:软银背负1588亿美元巨额债务
本篇文章794字,读完约2分钟
科技博客techcrunch今日发表文章称,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及其庞大的视觉基金在全球各地进行了疯狂投资,但背后却负债累累,债务高达1,588亿美元,仅略低于经常影响公司运营稳定性的巴基斯坦公共债务。为了筹集资金进行投资、偿还债务和支付利息,软银不得不承担风险,以维持其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沙特阿拉伯是软银的大股东。尽管软银表示,公司转型为投资公司是正常现象,但如此高的杠杆率将把投资者、初创企业和行业投资生态系统置于危险境地。
以下是文章的摘要:
黄金大王沙特阿拉伯
一些媒体报道称,软银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最近表示,在决定是否接受沙特阿拉伯对未来愿景基金的额外投资时,他将考虑沙特记者贾马尔&米多;贾马尔·哈绍吉被杀的影响。沙特阿拉伯是目前远景基金的最大投资者,为远景基金提供了450亿美元,总额为980亿美元。
围绕沙特阿拉伯的政治风险让我们不禁要问:除了沙特阿拉伯能够开出大额支票这一事实,软银为什么会痴迷于沙特资金?
答案是:沙特阿拉伯不仅能够开出大额支票,而且愿意开出大额支票给全球杠杆比率最高的公司之一。软银(包括远景基金)一直背负着巨额债务,以提高回报率,这往往会牺牲其运营稳定性。
疯狂借款
首先,看看视觉基金。根据硅谷数据研究机构pitchbook的数据,视觉基金的大部分资金由软银(280亿美元)、沙特阿拉伯(450亿美元)和阿布扎比(150亿美元)承担。然而,为了提高回报率,远景基金仍在大举借债。
除软银之外,投资者承诺将60%的基金以债券形式投资于视觉基金,他们每年可以获得7%的固定收益回报。对于一只在创业初期投资于亏损公司的基金来说,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结构。尚不清楚投资者是否以及何时能够获利。
此外,远景基金及其附属机构一直在借钱。根据软银的文件,截至今年9月底,他们的债务为6360亿日元(约56亿美元),比过去6个月增加了28%。软银表示,这些基金中的一部分被用来向远景基金的投资者支付承诺的回报。软银还计划安排远景基金借入约90亿美元,以进一步提高基金回报率,并推出更多投资。
这样,软银为这只980亿美元的基金背负了146亿美元的债务。从各种指标来看,这并不疯狂,即使风险投资公司借钱相对不常见。与大多数初创企业投资者相比,远景基金在后期阶段投资于初创企业,条款和条件列表包含大量经济条款,为软银提供了强大的下行保护(防止因估值下降造成的损失)。很难相信远景基金的普通合伙人愿意投资980亿美元,但却没有找到至少146亿美元的回报来偿还债务。
软银的巨额债务
软银是远景基金的第二大有限合伙人,但其自身的资本贡献也来自负债累累的资产负债表。
本周早些时候,软银发布了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营业利润达到62亿美元,轻松超出分析师预期。尽管投资者普遍对软银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深厚关系以及卡祖奇谋杀案的不断发酵感到不安,但软银的股价仍在飙升。
然而,更有趣的数字是软银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截至9月底,软银的流动和非流动利息支付负债总计约18万亿日元(约1588亿美元),是软银营业利润的6倍多,仅略低于巴基斯坦的公共债务。
虽然软银的高额债务在媒体报道中并不是最重要的,但软银管理层对此非常清楚并保持冷静。软银(Softbank)首席财务官后藤义光(yoshimitsu goto)在讨论公司的财务战略时指出,公司正处于从电信控股公司向投资公司转型的早期阶段,因此很可能被视为债务和利息支付负担巨大的企业,通常被认为负债累累。
软银希望投资者能够意识到该公司从事投资业务,并改变对其声誉的评估方式。
债务扩张的历史
然而,缺乏投资公司的标签,从来没有阻止软银在过去积极扩张其高杠杆资产负债表。事实上,软银的经营历史悠久,债务规模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即1994年上市之后。
软银斥资200亿美元收购sprint
1998年底,软银的资产负债表上有大约50亿美元的债务,它用三倍的债务来为其运营融资,而不是股权融资。软银继续利用债务为其雄心勃勃的M&A战略融资,包括2012年至2013年以200亿美元收购美国运营商sprint。此次交易的结果是,软银的信用评级被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降级为垃圾级,这种评级一直维持到现在。
垃圾信用评级并没有阻止软银,后者在2016年以约320亿美元收购了英国芯片设计公司。到那年年底,软银的债务余额约为1250亿美元。
2017年初,软银宣布了愿景基金计划,该计划实际上允许软银在资产负债表崩溃后继续实施重大投资。
债务风险
随着愿景基金的成立,标准普尔将软银的信用评级前景从稳定下调至负面。随着远景基金准备再借90亿美元,一些银行开始更仔细地审视软银的策略。例如,美国银行两周前决定不向远景基金提供10亿美元的融资安排,因为它担心贷款条款风险太大。
当然,软银靠债务运营并不新鲜。一些日本投资者和债券持有人甚至为软银证券提供孙正义折扣。在过去两年中,软银证明了其在这种情况下运营良好、生存并实现大幅增长的能力。
然而,当一家公司以如此高的杠杆率运营时,风险将被放大,甚至在微观和宏观条件下的轻微挫折都会对投资者、初创企业和更广泛的投资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标题:疯狂投资背后的隐忧:软银背负1588亿美元巨额债务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29028.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