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注册制要来了 对创业板改革意味着什么
本篇文章3292字,读完约8分钟
新华网北京4月28日电(记者邱小敏、杨晓波)创业板市场改革方案正式发布。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和试点登记制度总体实施方案》。同日晚,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征求社会对创业板改革和试点登记制度相关配套业务规则的意见。
2000年,国务院决定建立创业板市场。截至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已正式登陆创业板。自10年前开业以来,创业板市场一直稳定且影响深远。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见证了创业板市场的前世,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历史节点。
前世,十年创业板开放回顾
如果我们谈论创业板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中国经济开始进入转型期。培育和扩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批创新型、成长型科技企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
从2000年国务院决定设立创业板市场,到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正式登陆创业板。经过十年的精心准备,创业板以服务创新型和成长型企业为使命启航,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又一座里程碑。
创业板推出至今已有126个月。2019年10月3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创业板10周年报告发现,2009年a股上市公司以金融、房地产、能源等传统制造业为主。2019年10月30日,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的比例已升至45%。制药生物、电子和计算机已经成为市值最高的三个行业。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反映出创业板已经成为创新和创业的支撑
从2009年到2019年,创业板已经成为服务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在过去的十年中,创业板公司深入参与前沿研究,平均每年R&D强度超过5%,超过35,000项发明专利。103家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17家企业获得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快,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者。
经过十年的发展,创业板已经聚集了一批高质量的上市公司,为该行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石。截至2020年4月27日,共有6家公司市值超过1000亿元,25家公司市值在300亿元至1000亿元之间。迈瑞医疗、宁德时报、爱尔眼科、志飞生物、乐普医疗等公司已成为创业板的标杆企业集团。2009年,创业板上没有一家公司年收入超过30亿元,净利润超过5亿元。经过10年的发展,2018年全年收入超过30亿元的公司有93家,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公司有45家,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目前约有5000万个创业板账户,约占深圳个人账户的30%;创业板账户的平均交易经验为8.95年,高于深圳个人账户的4.77年;平均资产金额超过50万元,远远超过深圳个人账户的平均资产规模。
可以说,经过十年的发展,创业板已经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完善创新资本形成机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创业板的科技板块有什么区别
在全面深化金融供给体制改革的背景下,2019年9月,中国证监会提出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12项重点任务,重点是总结和推进科技板块有效的制度安排,稳步实施注册制度,完善市场基础体系。在此背景下,创业板注册制度的改革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关注。
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回答记者关于创业板和试点注册制度改革的提问时表示,《创业板初始注册办法》总体上借鉴了科技局试点注册制度的核心制度安排,并予以充分吸收。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简化和优化发行条件,提高机构包容性,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在发行条件、注册程序审查、发行承销和信息披露原则方面,
上述负责人表示,创业板和科技局都承担着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发展和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两个板块各有特色,错位发展。
科技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
同时,科委允许无利可图的企业发行和上市,而在改革初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都是有利可图的企业。因此,两个行业在投资者适宜性管理上存在差异,这符合各自的定位和实际情况。
目前,虽然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比科技股多,但两个市场在规模、交易量和上市公司数量上都有所不同,因此不可能简单地以投资者的绝对数量来判断市场的流动性。
此外,两个部门的体制安排将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评估和改进。
科学和技术委员会的运作符合预期
4月23日,我递交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的工作报告(节选,以下简称“报告”),题目是“努力工作,履行职责,努力把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向新的高度”。据《报告》称,2019年7月22日,第一批25家科技板块公司实现了集中上市交易。科学技术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基本稳定,达到了预期目标。
该《报告》称,上海证券交易所将进一步推动设立科技板块和试点注册制度改革,总结和梳理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经验,支持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科技板块试点注册制度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登记制度在改革中发展,在实施中逐步完善。
从数据来看,自2019年7月22日启动科技板块试点注册制度至今已近一年。目前已有200多家企业申请成立了科技局,25家企业终止了审计,99家企业上市。
风能数据显示,在已发布2019年年报的科技板块公司中,只有上海硅业和泽京制药出现净利润亏损。具体来说,中国郝彤在营收和归属于其母公司的净利润方面排名第一,具有绝对优势。2019年,公司实现收入416.4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8.16亿元。其次是川银控股,其2019年收入为253.13亿元,归属于其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7.25亿元。
创业板改革的前景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指出,推进创业板改革和试点登记制度,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体系、增强资本市场功能的重要举措。要着力建设规范、透明、开放、充满活力、富有弹性的资本市场,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和退市等基础制度改革,坚持创业板与其他板块错位发展,明确各自定位,发展自身特色,促进不同侧重点、互补性的适度竞争格局形成。
上述中国证监会负责人表示,新修订的《证券法》建立了证券发行登记制度,大幅加大了对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并规定了责令回购人先行支付、明确退股和隐入民事诉讼制度等投资者保护措施,为深化登记制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改革和试点创业板注册制度,增强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服务功能,更好地促进优质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和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必须是互补和有竞争力的。深交所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世界著名的区域性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注册制度改革应大大降低企业上市门槛。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也建议,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应该关注上市企业的成长。只要企业能够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高速增长,创业板就应该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一个平台。未来,创业板可以有更加多元化和本土化的上市门槛要求,扩大潜在企业的来源,并更多地发挥市场定价的作用,使市场能够充分定价各种上市企业的风险。
此外,资深投资银行家王认为,创业板不同于科技板块这种新的市场渐进式改革,它是一种现有公司和现有投资者参与的股票市场改革,是资本市场全面改革的中间过程。至于如何在创业板、科技局和创业板之间错位竞争的问题,理想状态是相互重叠、相互竞争,各有特色和侧重点,便于发行人、投资者和中介机构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互相学习是整个市场发展的动力。他补充道。
关于市场对其是否会影响二级市场的担忧,许多市场参与者表示,根据科技局的成功经验,注册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改革将关注市场的承受能力,把握节奏。创业板注册制度改革不会导致新股大规模扩张和资金明显分流,但也将有助于抑制空壳投机。
标题:创业板注册制要来了 对创业板改革意味着什么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28750.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新基建”风口下的万亿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