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家庭微工厂撑起一片“绿荫”
本篇文章772字,读完约2分钟
家庭微工厂支撑着“绿阴”。
新华社石家庄7月4日电(记者秦婧)漂亮的四合院有高大茂密的白杨,刮风带来凉爽。 在树荫下,贫困家庭的张汉英谈到了他的微型工厂。 “最近又增加了两个人。 听到嗡嗡的机器声,我很高兴。 ”。
今年54岁的张汉英是河北省辛集市伯镇礼璨村的村民,年轻时手脚勤奋,一边种地一边打工,家人生活幸福稳定。 谁考虑过? 年张汉英突然得了急性白血病,高额的治疗费使这家人陷入了贫困的泥沼。
在新的扶贫攻防行动中,辛集市寻找准路径,增强“造血”功能,通过产业扶贫,帮助贫困者消除贫困。 身体状况稳定的张汉英也制定了新的计划。 “我不是在等待政府的救济。 政策这么好,我们有腿,必须自己做。
张汉英所在的位伯镇是全国有名的“手套童帽之乡”,全镇有300多家制造商。 镇政府利用当地产业的特点,帮助穷人建设了“家庭用微型工厂”。 政府支持贫困家庭的电脑缝纫机,进行技术训练,贫困家庭从制造商那里收到原材料后,可以在家加工手套赚钱。
知道张汉英的愿望后,一位伯镇政府帮助他的两台电脑缝纫机加工手套。 最初只有张汉英一家在加工,后来生产规模扩大,他做了自家北屋的客厅,又买了十台缝纫机,吸纳了周围的十个村民,他们就在附近来工作。 现在微厂每天可以缝制2000副手套,机工每月收入2000元。
礼璨村的村民李秀兰和杜群肖都是穷人家,已经60多岁了,身体弱,没有技术长。 在镇政府的协助下,张汉英安排她们在自家的微厂当副工,先把手套翻过来,做剪线工作,平均每天挣30到40元。
“种下一棵树就凉了。 我的微工厂也像这棵树一样,要多高,尽量带些凉的。 ”张汉英说。
“生活的贫困不可怕,怕的是思想的贫困。”位伯镇负责人表示,要把扶贫和扶志结合起来,利用产业特点,宣传家庭微工厂产业扶贫模式,并且激发贫困户志气,让身边的榜样带动其他人,早日脱贫致富。
标题:热门:家庭微工厂撑起一片“绿荫”
地址:http://www.qdgzw.com/cyhxm/35138.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