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大变脸 聚美优品遭遇资本市场抛弃?”
本篇文章2708字,读完约7分钟
作为化妆品电商领域曾经的领导者,面对这样的财报,聚美优品选择了沉默,没有任何解释。 行业分析师也表示,不再关注这家企业。 优品到底怎么样了? 沉默中,美优品将何去何从?
年关匆匆,聚美优品终于公布了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 但这是令人失望的成绩单。
据报道,去年上半年,集美优品对收入增长乏力,净利润下跌近30%。 作为化妆品电商领域曾经的领导者,面对这样的财报,聚美优品选择了沉默,没有任何解释。 行业分析师也表示不再关注这家企业。 优品到底怎么样了? 沉默中,美优品将何去何从?
业绩起伏不定
美国时间12月23日,聚美优品公布了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 上半年,聚美优品纯收入人民币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 净利润为人民币1.412亿元,同比下跌29.8%。
在各大电机制造商仍保持快速增长,领域平均增长率接近30%的电机制造商领域,集美的业绩可以说相当难看。 唯一能安慰的是,美优品依然很赚钱。
面对今年上半年业绩的大幅下滑,聚美优品高层没有出面解释,中国商报记者也想就相关问题联系聚美优品的宣传负责人和企业首席执行官陈欧本人,但未得到回复。
年开业后仅仅几年,聚美优品就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 年4月在美国上市,跃居了聚美优品迅速发展的顶点。 作为国内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垂直美容电商,美优品如耀眼的明星一样备受资本市场青睐,上市当天以超过以往24%的27.25美元开盘,以24.18美元收盘。 随后股价上涨,同年8月18日达到39.45美元的最高值。
但是,随着聚美优品业绩的起伏,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聚美优品的股价也开始进入漫长的下跌之路。
聚美优品的业绩报告显示,年第三季度,企业盈利增长率从上一季度的41.9%骤降至28%,第四季度的数字进一步下跌至18.5%。 与此相对应,第四季度该公司平台交易额首次出现-3%的负增长。 业绩的巨大变化与聚美优品的经营战略的变化有关。 假货的年度风波对美国的优良商品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促进了企业的变革。 聚美优品对外宣布,企业从年第三季度开始将美容产品从第三方信息平台转为自营,迄今为止聚美优品30%的美容产品为第三方信息平台,到年第四季度转移基本完成。
事实上,经营模式的变革确实取得了成效,招聘用户的信任度得到了恢复,带来了收益的快速增长。 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聚美优品的营收大幅增长61.8%,年第二、三季度分别为99.5%和99.9%,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
但是,自营也会导致费用和支出的大幅上升。 数字显示,年第四季度,企业运营支出、履约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20.8%,营销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20.8%。 另一方面,年第三季度,3个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100%,超过同期收益增长,其中履约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185.3%。 费用的急剧上升大大减缓了聚美优品净利润的增长,去年第三季度企业出现了亏损。 此外,企业的利润水平也在下降。 聚美优品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低于市场预期,仅为26.17%,远远低于去年同期。 另外,纯金利也比该领域的平均水平低4.47%。
而集美优品面临着巨大的外部挑战:一方面,电商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整个领域面临着新的流量枯竭危机。 另一方面,唯品会、天猫、京东等有实力的电商在化妆品行业持续发力,网易考拉、贝网等新晋跨境电商也逐渐抢夺吃分汤,聚美优品的特点越来越少,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年轻90后,客户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她很久没去过美国优品购物了。
业内人士认为,聚美优品年上半年的活动用户数从年第二季度的680万人增加到980万人,但目前的经营业绩不能体现这些活动用户的比较有效性。 很大的可能性是,聚美优品从移动端的活跃用户的增加并不明显。 根据第三方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年11月app活动用户排行榜”,聚美优品的活动用户为0.56%,排在第285位,年1月为0.47%,排在第312位。 在另一家第三方机构发布的便于查看智库的“年12月移动app排行榜top 500”中,聚美优品没有上榜。
随着业绩的起伏,聚美优品的股价自去年8月迎来高峰以来,开始连绵不断地下跌。 年1月6日,聚美优品股价收盘价4.74美元,总市值6.92亿美元,与最高点39.45美元的股价和55亿美元的市值相比,股价跌幅接近90%,市值也只剩下高峰期的零头。
稳定性差会被抛弃
“我们已经不看好这家企业了。 ”曾经研究聚美优品领域的拆卸师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他们已经将聚美优品排除在研究名单之外。 因为,这家企业不确定性太大,经营上目前也看不到明显的特征,按照他们的标准,已经不值得一看了。
除了经营业绩方面,聚美优品去年的一系列动荡也加速了股价下跌,被资本市场抛弃。
年2月17日,聚美优品宣布私有化,私有化价格为7美元。 消息一出,投资者就骚动起来。 投资者将美优品的企业名称分解为美“无品”。 因为,相对于上市之初的22美元发行价,私有化价格过低,意味着集美优品的上市不到两年就因投资而人工亏损了69%。 并且,那时,聚美优品上市近两年的许多时间里,股价维持在7美元以上。
一个多月后,私有化浪潮尚未平息,聚美优品联合cfo高孟、郑云生又因“个人原因”离职。 两个cfo都毕业于斯坦福,既是陈欧的校友,也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层,离职被解读为“对企业私有化进程失去了信心”。
投资者强烈反弹,国内资本市场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政策层面看,中概股私有化后,在a股上市的条件也发生了较大修改。 因此,聚美优品能否顺利私有化并顺利登陆a股还是个未知数。
去年年初,聚美优品宣布进军影视文化业,计划建立“时尚娱乐+电商”模式,加强营销。 但是,业界专家很少看到这种行动。 专家认为,营销只不过是一种治疗方法,如何弥补供应链和物流等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短板,是集美优品应该聚焦的方向。
近日,美国知名财经网站thestreet评级机构thestreet ratings发布研究报告,根据对美国优质品未来12个月投资期收益率的估算,将股票评级调整为d级“抛售”水平。
thestreet ratings认为,将美国优质产品调整到d级“抛售”水平是由一个稍显突出的问题决定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投资者很难更好地从这只股票中获利。 该公司的问题可以从无成长力的每股利润、恶化的净利润、不良的毛利率、自身在股市上的严重不良表现等多个方面加以关注。 根据thestreet ratings的研究报告,在下一年,市场普遍预计优秀产品的52%的跌幅。
对于市场的质疑和记者的问题,聚美优品没有任何反应,应该如何解读这种沉默? 在新的一年里,聚美优品打算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标题:“业绩大变脸 聚美优品遭遇资本市场抛弃?”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40663.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