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世博会资产后续开发追踪”
本篇文章3344字,读完约8分钟
沈阳信息港云南频道4月16日新闻 被旅游公司关闭两年多的资本市场正在慢慢打开大门,位于昆明的世博园急切地要赶上这辆巴士。 参观世博会会场的记者看到了热闹过后的宁静。 这座接受国内外众多政府要人的大楼,现在是世博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博会企业)的办公室所在地。 过道里络绎不绝的工作人员。 他们告诉记者,现在所有人都在忙着围绕另一件事:把世博园推向市场。 政府将全力发售世博园 许多人给人的印象是,世博园的所有动向都打上了政府的烙印。 当然,这基本上是由世博园的“出身”决定的。 ’99中国昆明世博会把云南推向了世界。 这是云南最美的旅行卡。 1999年前后,云南省几乎举全省之力筹备世博会。 世博会企业的一位员工对记者表示,当时需要资金和人才,一个报告就可以处理所有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为迎接世博会,云南省投资了200多亿元,其中占地218公顷的世博园投资13亿元。 据了解,迄今为止世界上已举办了14届园艺博览会,昆明是唯一保存展馆的园区。 世博会集团理事长郭方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展馆维护非常高,维护起来也不容易,因此闭会后其他国家开展了世博会进行了其他开发。 昆明世博园为什么会被保存呢?一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精力,撤退了,非常遗憾。 第二,希望借助世博园的知名度,继续加大云南旅游。 为此,闭幕后云南省政府对世博园提出了四个转变:“政府行为向公司行为转变,会议展览型向旅游经营型转变,粗放型的维持向集约规范型转变,数量型的增长向效益型转变。 就这样,发售自然地提上了日程。 2000年3月,云南省政府成立云南省园艺博览会组(以下简称世博会组),赋予世博会产业独立经营管理的权利,要求开辟世博园后续开发和经营的道路。 2000年12月,世博会集团设立子公司世博会股份有限企业,世博会集团出资世博会部分固定资产,享有60%的控制权,另外,红塔实业、樱花实业、云南锡业、世博会广告业者集团、周林谱等5家公司注入3000万元资金,成为世博会企业。 2001年1月5日,世博会企业正式进入上市指导期,同年7月11日向社会发布了《关于股票拟公开发行的公告》。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世博会的上市不仅利用沉淀了13亿美元资金的资产,还涉及到难得创建的世博会企业品牌,因此云南省政府对于大力宣传世博会上市的心情非常焦虑。 这种不安的表现很明显。 记者了解到,在世博会企业轻装上市的资产重组中,政府做出了大量让利。 根据世博园的资产判断报告,世博园的资产价值为5亿元左右。 相关人士表示,在昆明市的市侩论中,光世博园所在地的土地价值就在4亿美元以上。 另外,集团企业的一位高层向记者说明,投资世博园的13亿中属于公共设施的部分(包括园内外道路、水、电投资等)全部被描绘。 此外,园内的部分资产将转让给世博会企业,其他部分以租赁或委托管理的形式,如办公楼,世博会企业只需向母公司支付房租。 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的折旧费。 云南省政府的一位官员认为,这种重组方法大大减少了世博园的不良资产成分。 政府持有60%的股份,世博园上市后增值,这些资产仍由政府占大头。 在政府看来,上市显然比争论土地价值更重要。 筹集6亿美元干什么 据悉,世博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总数为6000万股。 世博会企业会长花泽飞表示,希望筹集5亿~6亿元的资金。 花泽飞告诉记者,世博园上市后募集的资金分为三个块,一个是世博园的后续开发,主要是投资园内盈利项目。 二是世博园周边开发;三是投资云南旅游景点开发,通过资金、管理、企业品牌输出整合云南旅游资源。 世博会闭幕以来,后续的开发工作一直在进行。 2000年,投入4000万元的“夜景工程、“世界名花艺石园”、“动态电影、“艺术广场巨蛋改造工程”等系列二期改建项目相继完成。 这只是园内投入的开始。 企业副总经理葛保荣向记者感叹,自然风景名胜区与人工景观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工景观后期投入相当高,除了维护费用远远高于自然景区外,还必须不断推进新项目以吸引游客。 据悉,世博园目前委托国际一流的设计企业进行项目规划设计。 8年后的世博园将增加3倍以上。 在世博园现有的基础上,建设占地500公顷的大型生态城市。 在生态城市内除建设几个住宅小区外,还将建设面积1000亩以上、拥有18个球洞的高尔夫球场、科研学术交流中心、水上活动公园、濒危植物园等。 这笔总投资预算为26亿元,前期投入后将进行滚动开发。 当然,备受期待的世博园企业品牌效应不仅如此。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02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东亚和亚太地区整体游客人数将达到4亿38,000万人。 中国至少在这个地区市场占31%。 目前云南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大而不强的不自然状况”。 去年云南旅游业收入达到257亿元,占全省gdp的10%以上,但由于经营过于分散,参与者和公司太多,利润不太好。 为什么上市的步伐很慢 与预定的发售时间表相比,世博园希望减缓发售的步伐。 花泽飞表示,将今年1月结束的发售指导期再延长半年。 他否认了世博会经营陷入困境的传言。 他说,世博园现在已经实现了三年的利润。 那么,什么原因让急于上市的世博园在临门时犹豫了呢? 世博会企业绝对控股的世博会集团董事长郭方明表示,游客减少是今年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一份数据表显示,世博园一天的运营价格为22万元,一年将达到8000万元以上。 在收入基本来自门票的世博园,一天必须卖出2800张以上的门票才能持平。 主题公园在建成两年后将面临一个问题:游客的正常减少,世博园也不例外。 与两年前的人流相比,记者走在世博园花园大街上,只看到了几个游客。 开电动汽车的女性告诉记者,在旅行淡季,每天的游客只有几百人。 如果定价100元的门票,用户市场只能锁定在省外,但是随着世博会的影响弱化,外国人也不再将世博园作为云南之旅的优先事项。 但郭方明仍然很乐观,认为如果促销措施得当,将入场者稳定在一定数量,保证世博园自身运营良好并不容易。 郭方明表示,目前让他们举手的原因在于项目的选择。 根据云南省政府的期望,世博园上市后,希望成为行业的龙头公司。 这也符合他们自身的特征。 但是现在云南的旅游项目已经太多了,新项目不怎么赚钱。 最理想的方法是收购好的景点,使之联合起来。 但是好项目所在地的政府通常不愿意放手。 云南省旅游局的规划发展迅速也是,云南地方管理部门有很强的垄断意识,认为资源是我的,有资源就可以领门票,没有考虑如何扩大市场。 60多岁的郭方明说,推动世博园上市就是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但是,既然要上市,不仅要对政府负责,也要对投资者负责。 只有掌握了项目有相当大的利润后,才能上市。 所以他们非常谨慎,反而晚了一步。 郭方明认为,门票收入、投资项目和管理班子只有做好这三辆马车,世博园上市后才能给投资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评论: 面子问题和赚钱目的 世博园无疑是云南旅游业的“门面”。 从那一年的报告中可以处理所有的问题,到现在关于世博园的大事一直引起省政府的关注,这中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在云南旅游快速发展史上,世博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就像支点,仅仅三年时间,位于西南角的这个省就成长为旅游大省。 所以,无论在投资上还是感情上,世博园不仅在景区,在官员和市民眼里都是象征性的。 但是,对游客来说,对这一象征意义的体会,显然本省人并未深入人心。 在他们眼里,以花草树木为主的世博园,依然只是景观。 让游客把世博园作为云南旅游的必经之地,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 因此,昔日官员花泽飞们开始了新的角色扮演,越来越多的“入园人数、维护费、促销、利润”一词占据了他们的头脑,因此也应对了上市问题,对政府的不安,他们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理性。 可以看出,世博园不知不觉中开始展现出公司的本色。 当然,是上市造成的。 郭方明对记者说,上市是把双刃剑,搞不好会伤害自己。 为了不伤害自己,必须认真遵守这个游戏的规则。 作为世博园,首先要学习的不是怀念它受到保护的成长过程,而是像真正的上市公司一样,必须以回报投资者为主要目的。 而且,世博园将来能否成长为领导,还必须说业绩。 中华时报田砚君
标题:“昆明世博会资产后续开发追踪”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40082.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瞩目草原英雄小姊妹::”
下一篇:“::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