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养殖技术重点”
本篇文章2174字,读完约5分钟
青鱼鱼体呈青色,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平原地区。 青鱼个体大,饲养简单,生长迅速,人工饲养前景广阔。 本期介绍一组青鱼养殖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1
维持水体确保生长环境
鱼种最好在2月底前后放养完毕,因为水温低,鱼鳞很紧,拖网、搬运等操作鱼种不易受伤。 放养200~250尾每亩尾重1公斤的2龄青鱼种,搭配了100尾尾重0.3公斤的鲣鱼种、50尾鳗鱼种、20尾重0.05公斤的黄莺种。 鱼种进入池塘前,每平方米浸泡8克硫酸铜和1克漂白剂20~30分钟,或用3%~5%的食盐水消毒15分钟。
青鱼种类应选择6龄以上体重15公斤以上、体质强健、无损伤、雌雄1:1比例的青鱼种类进行蓄养。 蓄池面积3~7亩,水深2米以上,池底平坦,土质为壤土,每亩1~2尾,催产前1个月将青鱼集中在一个专业池塘中培育。
青鱼种类以喂食活卷贝类和蚌埠肉为主,辅以少量菜饼和豆饼饵料,定期水洗,通常冬季每月水洗一次,初春每月5~7天冲水,产前一个月3~5天水洗一次,促进青鱼种类性腺发育。 一般进行混养后,清洁池水,定期注入新水,使水质达到“肥、活、软、爽”的要求,春秋季节通常每月2~3次,夏季每月5~8次,每次8~12厘米,6月15~20日全 春秋季节通常每季度换水一次,夏季每月换水一次,水量每次为原池水的1/5~1/4。 换水的时候可以直接取下盖子。 因为青鱼是下层鱼,所以排水时鱼体不会逃走。 排水结束后请马上安装。
每天晚上进行巡视池,下雨天要注意半夜,及时打开加氧机。 通常,6~9月,晴天中午开充氧机1~2个小时,浮头较重时必须通电到天亮,寒冷时无需每天开充氧机。
2
人工催产能提高亲鱼的繁殖能力
长江青鱼的初次成熟年龄为3~6龄,通常提前4~5龄,雄鱼提前1~2龄。 雌性成熟的个人通常长约1米,重约15公斤。 雄性成熟的人通常长约900毫米,重约11公斤。 繁殖季节为5~7月,河水通常性增高会刺激产卵。 产卵活动分散,持续时间长。 产卵场分布于长江重庆至道士澡堂江段,也存在于支流汉水、湘江,但规模不大。 绝对怀孕卵量为每公斤体重平均10万粒,通过成熟系数为14%左右的人工催产,每公斤体重可获得约5万粒。 卵漂流性,卵膜透明,卵径1.5~1.7毫米,吸水膨胀后达到5~7毫米。 精子排出淡水后,通常在1分钟内具有受精能力。 胚胎发育适宜温度18℃~30℃、最佳温度26℃±1℃、低于17℃或超过30℃时,会引起发育停滞或畸形。 在水温21℃~24℃下孵化仔鱼约35小时。 初孵仔鱼淡黄色,长6.4~7.4毫米,略有弯曲。 幼鱼卵黄囊消失,鲫鱼出现后,头和背呈“垲”状的黑色图案。 生殖期间,雄性胸鳍内侧、鳃盖、头部出现珠星,雌性胸鳍光滑无珠星。
催产时间的催产时间通常为5月中下旬,水温22℃~30℃,水温25℃最佳。
青鱼成熟度选择青鱼成熟度直接影响催产效果,青鱼在催产配比组时必须严格选择。 公鱼的选择标准是精液流出轻节流部生殖孔,热水出来后可以散开,母鱼腹部膨胀,柔软有弹性,腹部鳞片稀疏为宜。
催产剂青鱼催产常用药物为“pg”、脑垂体、“lrh-a”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质、“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gth促性腺激素、“dom”地欧酮等催产剂,一般在浮头较重的情况下,黎明时分,
3
科学孵化保证繁殖效果
注射发情第二针催产剂后,将青鱼种放回产卵池,在达到见效时间的青鱼发情时立即进行人工采卵授精,获利时间长短随水温高低变化,水温25℃~28℃,获利时间8~10小时,此时应注意青鱼发情动态,青鱼 此时,当雌性轻轻按压腹部时,鱼卵会自行从生殖孔流出,雄性挤出精液的温水会自行迅速发散,从而可以开始人工采卵。
取精进行干水人工授精,不能采集天然精卵子时,将蓝鱼种放回产卵池,等待青鱼发情,使采集的卵子和精子充分混合受精,人工授精时不直接照射阳光杀伤卵子,授精后用水稀释受精卵后在环道内孵化,人工授精
环道孵化人工收集的受精卵在事先准备好的环道流水中孵化,密度必须在每平方米120万粒以下。 环境中的流速必须适当。 前期的水流速约为每秒17厘米,膨胀的受精卵跃上水面的程度。 幼鱼刚出生时,应加强管理常用3~4种药物混合剂的催产效果,采用二次注射法催产,母鱼第一针每公斤注射lrh-a2~5毫克,针距8~12小时后注射第二针,剂量为lrh-AAL
4
尽早预防疫病的发生
疫情防治多次以“预防为主,防治重于治疗,防治相结合”为大致。 鱼种在放养前严格消毒,入池后向1克结晶敌百虫的全池洒水一次,然后定期用生石灰25毫升、漂白粉1毫升消毒,定期给药预防肠炎。 饵料新鲜、适口,死鱼很快深埋于土中,使用的渔具必须浸泡清洗消毒。 将含氯制剂撒在全池中消毒,往食物中加入药物作为食物给与。 青鱼对药物极其敏感,在治疗中稍不观察就会对鱼体造成伤害,因此必须按规定采用鱼药。
在高密度养殖的条件下,细菌性肠炎非常容易发生,发病时期多在4~9月。 一旦发现病害,必须立即治疗。 一般来说,必须从水面捞出生病的鱼,以免影响其他鱼体。 可以向池子里喷洒漂白剂的百倍液,也可以喷洒结晶敌百虫的百倍液。 每亩可以采用100公斤的药液,也可以内服药物。 100公斤饲料中可添加40克硫酸新霉素粉。 每天给药1次,2~3次即可。
标题:“青鱼养殖技术重点”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40013.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盆栽蔬菜市场前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