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的800亿机器人梦,烧了两年,陷入窘境
本篇文章4354字,读完约11分钟
不想当裁缝的厨师不是好司机,不做机器人的房地产公司也不是好公司。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碧桂园,一个在机器人领域有全面布局的房地产集团。资料来源:Zhidx(身份证号:zhidxcom),边肖:王赢。
虽然是房地产企业,碧桂园在机器人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自从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在2018年宣布进入机器人领域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经成立了两家机器人公司,包括建筑机器人公司博支林和餐饮机器人公司迁西集团。产品包括建筑机器人、安全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和烹饪机器人。
最近,碧桂园人事变动的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据了解,今年2月24日,即碧桂园正式复工的第一个晚上,碧桂园发布了一份大规模机构重组的通知,涉及十几个总部部门和地区公司的合并以及数名高管的调动。其中,碧桂园的全资机器人子公司博支林的CEO张志远被调任湖南省省长,而张志远的这一调动是博支林两年来第三次更换高层管理人员。
然而,如果只是更换CEO,就不会引起这么多的疑虑,但最值得注意的是,博支林的下一任CEO人选仍悬而未决,这无疑将为博支林的机器人业务蒙上一层阴影。
这家房地产集团威胁要在五年内投资800亿元人民币,并在机器人行业上下赌注,它已经成立了两家机器人公司,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开发了十几个机器人。为什么首席执行官们经常更换人员?这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将从碧桂园的“机器人帝国梦”开始。从1980年到2013年,从承包商到1000亿美元的总裁,杨国强和他的机器人梦想被杨国强使用了近23年。杨国强出生在广东顺德的一个贫困家庭。他在农村种了田,以备温饱,并在建筑工地上做苦力。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瓦工,1991年与几个老乡合资买下了一家建筑工程公司,次年开始建设顺德碧桂园。
杨国强首先将目光投向了高端住宅建筑。他看到了中国“第一批富人”对财富的需求,一下子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开始用同样的想法在其他城市复制这些高端建筑。项目遭遇瓶颈后,杨国强果断放弃了“炫耀财富”的策略,开始实施舞台定位法,向平民转型。2019年7月,碧桂园以573亿美元的营收在《财富》全球500强中排名第177位。
2018年5月,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生产与城市整合中心总经理刘宁在一次行业峰会论坛上透露,碧桂园计划投资智能制造领域,并准备在全球范围内招募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人才。两个月后,碧桂园的全资子公司博之林机器人公司在顺德成立,主要从事建筑机器人的研发。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公司内部管理会议上,杨国强高调表示,“五年内有必要在机器人领域投资800亿元。”
自2018年6月碧桂园深圳机器人产业园落地以来,碧桂园的机器人业务就像一枚火箭。今年7月,它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9月在广东顺德建了一个机器人谷,12月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一个联合机器人研究所。
乡村花园机器人在两个月内基本上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目前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在2019年8月,据央视新闻报道,地砖铺设机器人、壁纸铺设机器人、电脑内墙板安装机器人等9个施工机器人也首次在现场测试现场公开亮相。
自2018年7月博支林成立以来,已经举办了许多专门针对机器人人才的招聘会。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博支林的人才团队已超过1400人,其中超过41%的R&D人才拥有博士学位,1000多项专利申请和近60个同步机器人项目。2019年11月,博支林与清华大学关于平滑机器人、机械臂和智能建筑的合作研究项目正式启动。时任博支林CEO的张志远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今后,我希望借助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水平一流大学的力量,推动建筑机器人和智能建筑等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碧桂园还将发挥联盟企业巨大的产业资源优势,深入参与联盟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对于大型房地产企业来说,多元化的战略布局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也是一个寻找正确方向的过程。除了碧桂园在机器人领域的尝试,同样是房地产公司的恒大,也在汽车领域尝试布局。2018年,恒大还与中国科学院达成合作,并在十年内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航空空航天等领域。
除了建筑机器人,碧桂园在机器人领域的整体布局仍在继续。2020年初,碧桂园的第一家机器人餐厅在广州登陆,其清洁机器人还获得了2020年德国if设计奖。
碧桂园首席执行官空缺乏令业内人士困惑的原因是,一向高调的碧桂园在机器人公司首席执行官调任后没有宣布新的任命,因此博支林的领导职位由空.设定
博支林的第一任CEO沈刚和继任的周啸天都是业内顶尖的技术人才。在加入博支林之前,沈刚是法努克机器人研究所机器人部的首席技师(总工程师)。20岁时,他在日本学习,并成功进入日本法努克。2014年回到中国后,沈钢在上海法努克担任机器人部门主管。2018年7月1日,申钢正式加入碧桂园,并立即加入杨国强的800亿机器人项目。
支林的首席执行官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沈刚于2019年5月离职后,周啸天高调表示,他放弃西门子高管的职位,加盟博支林,并表示加盟博支林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但这个梦想只支撑了周啸天4个月,他于2019年9月离开碧桂园。
2019年1月,张志远突然从房地产行业调任至博支林机器人公司担任CEO,而博支林的总裁张颖此前一直在房地产领域工作。沈刚和周啸天走后,杨国强把支林交给了他的房地产组长。
杨国强曾在公开会议和内部会议上表示:“我对碧桂园的定位是高科技企业。”在公司内部会议上,他强烈要求博支林在两个月内完成一个机器人项目。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幻想,但杨国强已经“做到了”。截至2019年4月,博支林已完成样机研发,并与地板铺设机器人、壁纸铺设机器人和砌砖机器人等十几个施工机器人一起进入现场测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和国发展成就广东行”的特别节目也报道了博支林机器人进入现场的情况。
“乡村花园速度”不仅描述了他们建造房屋的速度,还应用于机器人的研发。
曾经在支林工作的员工在网上吐痰。外人管理公司的专业人员是一种普遍现象。这就像“只走路,不坐飞机。”
在担任博支林首席执行官期间,张志远专注于促进公司与大学的联盟,并与清华大学、兰州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大学达成战略合作。2019年11月,他在与多家大学建立智能建筑、生产与教育联盟的签约仪式上公开表示,“碧桂园也将在联盟中发挥企业巨大的产业资源优势,深入参与联盟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碧桂园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的变动可能对整个集团和博支林都有更多的考虑。下一个接任博支林首席执行官的人将是房地产精英或机器人专家,这取决于碧桂园对其机器人产业布局的下一步规划。当机器人从建筑工地撤出时,碧桂园将使用机器人来封闭土地?
薄支林在成立之初就受到杨国强的高度重视。他多次豪言壮语,希望在2020年实现建筑机器人的大规模使用。
2018年12月,碧桂园公布了董事长杨国强的演讲,其中关于机器人的内容占了三分之一。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机器人”出现了近40次。
虽然在建筑工地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力可以减少工人数量,确保人员安全,但房地产行业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碧桂园相当于掩盖了房地产开发的上下游。一般来说,开发商基本上不可能承包建筑墙体和搬砖等工作,施工单位也不可能负责整个过程。
此外,根据杨国强的假设,博支林的自动砌砖机器人“哈德良”每小时可以砌1000块砖,比普通砌砖工人快10倍左右。但是,“从目前的建设水平来看,除非在建筑材料上有大的突破,否则没有人敢住在短时间内建成的房子里。”恒大市场部相关人员在谈到机器人建设时表示。
杨国强对机器人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他是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的忠实粉丝。据一位自称是支林前雇员的网民说,杨国强还邀请项目中的农民发明家到总部给专业工程师讲课,并要求员工停止总理的项目,去看一些发明,如自动雨伞和自动水果刀。业内人士告诉郅都,房地产业务本身就是一种资金周转快的模式,而漫长的建设周期会影响资金的回报。杨国强想要的是“做能产生效益的事情,否则就不要研究它们。”然而,将房地产的高周转率模型应用于需要长期发展的高端机器人领域是违反制造业规律的。
试图寻找新的资本出路没有错。从碧桂园投入的资金和吸引高薪人才的做法来看,这不仅仅是热点。但不可否认的是,碧桂园从机器人项目中赢得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土地资源。
我们在三个月内建立了一个机器人研发基地,在半年内测试了十几个机器人,并在一年内招募了数千名工程师。杨国强在两年内摆开的大摊子不会结束,是真的吗?
自2018年7月成立以来,博支林的团队已从70多人发展到3000多人。机器人行业不仅限于建筑机器人,还包括清洁机器人和餐饮机器人。
一位自称是支林前雇员的网友表示,“杨国强所谓的800亿投资可能只有两三十亿元,但支林的发展速度依然如故。”该公司同时开展了几十个机器人项目。”“准备好每天早上8: 30去上班,晚上12点下班,一周工作7天,不是偶尔,而是每天。”杨国强要求博支林在两个月内完成一个机器人项目,而高压工作是不可避免的。
博支林一直在招聘大量高学历人才,但一些技术人员对公司的商业模式不太了解。“整个公司都是新成立的,招募了一群受过高等教育、没有经验、整天谈论这个过程的人。”
博支林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家为碧桂园建造房屋的机器人公司。
2019年下半年,碧桂园的员工曾向媒体透露,十几个去工地测试的机器人根本没有打磨过,几乎所有的机器人都有问题。闭路电视新闻中出现的墙纸铺设机器人和地板铺设机器人未能通过允许的测试,所有这些机器人都被撤回。
截至2019年底,博支林有20%的员工得到了“优化”。有一段时间,网络上充斥着许多仍在薄熙来职位上或已经离职的员工,他们谈论公司管理和项目。有些人甚至说,“经过一年多的建立,没有产品可以真正投入使用,没有生产效益。”
支林的商业模式可能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但这不仅仅是更换高管的问题。在整个集团的人事调整之后,博支林未来的发展道路可能会更加清晰。结论:住房企业大胆跨越边境的勇气和困难
从杨国强的机器人梦想布局的经历来看,高调背后不乏“白手起家”的创业风格和务实的一面。
但是,从过去三年的发展来看,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摊位大、进度要求高、房地产后台管理和技术团队之间的管理整合等。
博支林首席执行官的缺席只是所有问题的一个表现。
新技术正在影响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杨国强已经从一个承包商变成了1000亿房地产的总裁,他的勇气和胆量令人钦佩。在传统企业与技术融合的道路上,杨国强也率先迈出了一大步,所以他不惜代价投资成立了一家专门的机器人公司。
然而,机器人产业化仍然面临许多问题,这不仅是碧桂园集团机器人团队的问题,也是整个行业的问题。
标题:碧桂园的800亿机器人梦,烧了两年,陷入窘境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2907.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关于做策划、写方案的几点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