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无人车”研发 自动驾驶商用化元年开启?
本篇文章1800字,读完约5分钟
降低成本是自主驾驶商业化的关键。目前,在算法和计算能力以及外部基础设施方面都有降低成本的趋势。。。。
最近,自动驾驶的投资热潮仍在继续。据报道,软银可能敲定一项新投资,并牵头向滴滴自主驾驶子公司投资3亿美元(约合21亿元人民币)。如果交易达成,这将是软银第四次向滴滴投入资金。除了反映软银对滴滴雪的贡献,它还反映了当前资本对自动驾驶未来潜力的认识。
投资热潮来了吗?
自动驾驶的商业场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这种突然的流行让外界看到了对无人驾驶服务的需求,如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驾驶物流、无人驾驶配送等。同时,它也促进了自主驾驶公司的技术研发,从而达到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最佳效果。此外,中国新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自动驾驶标准的发布,也为该行业注入了一股推动力。
“我认为自主驾驶的发展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基本上,投资界也认为,自动驾驶将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投入使用,并将得到广泛应用。”文远智星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旭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这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高风险的投资,但大家都已经看到了这条非常需要资金的轨道,需要的是扩大运营和技术稳定性。我预测,2020年,自动驾驶技术将会有很大的发展。”
韩旭还透露,公司本来应该进行B轮融资,但由于疫情的影响,B轮融资的步伐可能会略有放缓。然而,最近的融资新闻不断增加,资本市场再次变得火热。
时宇科技首席执行官吴甘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年初融资开局良好的主要原因是,大家对智能驾驶的真正商业化有了更强的信心。一般来说,一项新的高技术从实验室出来并投入真正的大规模商业应用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我们认为,2020年应该是无人驾驶汽车真正大规模商业化的第一年。”
目前,疫情已经催化了自主驾驶的进一步登陆。例如,一些公司已经使用自动驾驶在疫区运输口罩、消毒剂、食品和饮料以及其他材料,在机场和工厂无人驾驶车辆的物流运输案例并不少见。无人驾驶车辆在减少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以及确保安全和方便方面有其优势。
专注于无人驾驶汽车物流的时宇科技公司最近收到了客户增加订单的需求。“订单正以一个数量级的速度增长,我们还看到,下半年需求可能会出现一些报复性反弹。”吴干沙说道。目前,时宇科技一直运行正常,一是香港机场的机场物流,二是时宇和上汽通用五菱在其宝骏生产基地的工厂物流。
关键是降低成本
在吴干沙看来,要切入无人,我们需要看三个因素。第一个是它是否只是在高频率下才需要;第二,规模是可行的和可复制的,安全官员可以被删除;第三个条件是经济账户更好,客户可以赚钱,无人驾驶公司也可以盈利。他说,明年年底前,预计公司将达到1000台的正常运行,同时实现收入2亿元,真正实现财务意义上的商业化。
2019年12月,文远之星开通了自驾游。目前,用户可以在黄埔区和广州开发区144平方公里的城市开放道路上享受出租车服务。然而,由于国家法律的限制,需要一名安全官员来确保完全的安全。由于疫情爆发,文远之星于3月2日开始恢复广州黄浦区机器人溪的客运运营。
韩旭表示,如果能够实现纯无人驾驶,非常适合运送疑似患者,因为无人驾驶车辆中除了患者没有其他驾驶员,还可以避免下一个患者的交叉感染。然而,纯无人自动驾驶和有人驾驶的普及将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文远致星还将加快技术研发,以实现更好的稳定性。
他告诉记者:“我们决定尽最大努力继续扩大在广州的业务,并在2020年部署数百台机器人。”在2021年,我们期待着推动在我们熟悉的领域取消安全官员的政策。2023年,我们希望在广州的大部分地区实施机器人技术的无人驾驶客运运营。”
一些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降低成本是商业普及的关键。目前,无论是算法和计算能力,还是外部基础设施,都有降低成本的趋势。吴甘沙还提到,时宇科技拥有丰富的场景,不同场景之间的迁移成本可以很低。“就技术而言,我们实际上很好地适应了特定的模型、不同的技术和业务场景。在算法上,我们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尽可能地进行推广。”
人工智能科学家、创新工程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预测,无人驾驶将需要15-20年才能真正实现。可以看出,无人驾驶已经在小范围内着陆。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自主驾驶在三到五年内的转变值得期待。然而,应该注意的是,要进入大规模商业阶段,制造商仍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包括技术、产业链成熟度、政策和关键成本问题。
标题:疫情加速“无人车”研发 自动驾驶商用化元年开启?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2852.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这一次,阿里创投套现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