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没卖出一辆车的力帆,这一次又上演了“兄弟相残”
本篇文章3438字,读完约9分钟
一只脚站在破产边缘的力帆汽车现在陷入了“内乱”风暴。
近日,力帆股份披露了一份仲裁通知。根据公告,重庆熊猫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熊猫汽车”)以销售合同纠纷为由,向重庆仲裁委员会申请对力帆的子公司重庆力帆客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客车”)进行仲裁,请求判给力帆客车公司赔偿熊猫汽车公司资产损失及其他费用约7.98亿元。
关于此次仲裁纠纷,力帆股份在上述公告中表示,由于本次披露的仲裁案件尚未审理,暂时无法判断对公司当前利润或未来利润的具体影响。
然而,几天后,力帆又发布公告称,由于上交所询证函中的相关问题涉及控股股东、熊猫汽车等主体,有些内容需要时间收集。为确保回复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力帆在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出申请后推迟了对询证函的回复。
首先是“无法判断”,然后是“迟迟不答复”,由此可见,这起仲裁纠纷无疑让力帆的处境雪上加霜,其前途又一次蒙上了阴影。
由于7.98亿元的赔偿,他自己的“兄弟”上了法庭
根据《仲裁公告》,熊猫汽车成立后,由于运营需要,与力帆乘用车签订了新能源汽车购买协议。
2015年6月25日,双方签署了《新能源汽车采购框架协议》。框架协议签署后,双方及其指定公司签订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详细购销合同。从2015年到2018年,双方及其指定公司共签订了22份购销合同,购买了近10,000辆汽车。主要车型是定制版力帆330ev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为150-200公里。
但此后,熊猫汽车发现所购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如电池严重衰减、设计缺陷等,导致大多数车辆出现故障,需要长期维护,甚至无法运行,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双方于2018年9月26日签署了《关于购买新能源汽车补偿熊猫汽车损失的补充协议》,其中规定,如果目标车因质量问题停止使用,力帆乘用车应按每辆车每天110元的停运费补偿收入损失等补偿措施。
双方通信确认,力帆乘用车应赔偿熊猫汽车资产损失6.14亿元,收入损失1.6亿元,交通保险损失2218.61万元,租赁停车场租金损失198.91万元,共计7.98亿元。
但无奈的是,熊猫汽车多次向力帆乘用车索要赔偿,但直到仲裁申请提出后才获得赔偿。
有网友嘲笑道:“这次真的是‘大水冲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这并不是不合理的,因为不仅仅是力帆客车,熊猫汽车也是力帆集团的子公司。
田玉娥表示,熊猫汽车的大股东是重庆惠阳控股有限公司,最终受益人和实际控制人都是力帆创始人尹明善。力帆乘用车只是“提前一个月上市”,这已经成为熊猫汽车平台的主要车辆来源。
至于自己的“兄弟”为什么会上法庭,一些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力帆陷入破产危机的前提下,这起仲裁案不能排除作为力帆保全资产的策略。
事实上,熊猫汽车用7.98亿元的补偿来经营自己更现实。
据此前媒体报道,去年下半年,熊猫汽车暴露出一些领域存在问题,如网点萎缩、用户无车可用、押金难退等,自2017年赢得首轮融资后,一直没有融资披露。在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和没有外部“输血”的情况下,为了生存而与自己的兄弟反目成仇并不出人意料。
深陷“欺骗和编造风波”的二月份,乘用车的生产和销售都“交了手”
与其子公司的发展状况相比,力帆的股票不太好,但负债累累。
根据公开数据,力帆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从2009年到2014年,其利润一直徘徊在4亿元左右。自2014年以来,公司业绩连续四年下滑,负债率高达70%。2015年,为了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力帆发布了总额52亿元的“史上最大增资计划”,这也使得当年力帆的净利润降至1.1亿元。
然而,是力帆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被重新注入,给了它一个打击。
2015年,力帆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874辆,但与此同时,有2395辆汽车不符合国家申报补贴的要求,涉及补贴金额达1.14亿元。陷入“欺骗和补贴风暴”的力帆汽车受到严厉处罚,其2016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预分配资格被财政部取消。此后,力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开始大幅下滑。
即使包括力帆的传统乘用车,它的生产和销售数字也不是很好。根据力帆披露的生产和销售数据,2019年,力帆乘用车(包括燃料和新能源)销量为25627辆,同比下降72.8%;今年2月,生产和销售数据都为零。
去年10月初,多家媒体公开报道,猎豹汽车、中捷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等四家汽车公司将在年底破产,预计上下游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业链涉及的坏账总额约为500亿元。
随后,作为谣言的主角之一,力帆汽车发布了两项公告来辟谣,称公司没有破产计划,并将继续及时准确地履行其信息披露义务。同时,也承认公司负债高,流动性压力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未来的发展可能会面临挑战。
事实上,力帆股份目前的经营状况确实令人担忧。
根据力帆公布的2019年度业绩预亏,根据财务部门的初步计算,预计2019年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49.81亿元,预计比去年同期减少52.34亿元,同比下降2068.77%。力帆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业绩的预期损失是由于汽车行业环境的限制和公司资金紧张,影响了公司的汽车业务,导致收入大幅下降。
此外,今年3月20日,由于“16力帆02”债券违约,力帆连续发布了两个公告。公告显示力帆“16力帆02”债券发行日期为2016年3月15日。当时力帆批准的债券总额不超过20亿元,实际发行的债券为11亿元,债券有效期为4年。截至2020年3月15日,因不能按时兑现,共逾期5.303亿元。
据央视此前报道,两江新区力帆汽车生产基地已完全停产,于2018年12月以33.15亿元的收购价格出售给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改造中心。位于裴蓓区的另一个乘用车生产基地(第三工厂)自去年以来一直处于半停产状态,其员工已拖欠近两个月。一位工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你不生产汽车,你就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生产汽车,工厂就会倒闭。”。
此外,据天燕查称,力帆已涉及多达75起诉讼,包括账单追索纠纷、劳动纠纷、销售合同纠纷等。,并已6次被列为遗嘱执行人。
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合格的接班人
力帆下降如此之快的原因与其自身造血能力的缺乏有很大关系。
首先,力帆的汽车业务一直缺乏核心竞争力。力帆的第一辆车,力帆520,于2006年1月正式推出,但它的年销量仅超过1万辆。之后,力帆走上了模仿之路,从力帆320模仿宝马迷你,到力帆620模仿宝马3系,再到轩朗模仿福特s-max和力帆x80模仿汉兰达,几乎没有自己的创新车型。
当国家六大标准实施后,力帆还没有推出符合国家六大标准的车型,其原先积压的国家五大车型也无法销售或获得许可。因此,甚至在新的国家第六标准实施之前,力帆就推出了优惠价格消化库存,燃料车和新能源车的总销量也没有超过2.5万辆。显然,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仅靠低价是不可能站稳脚跟的。
其次,力帆没有找到一个合格的继任者。2010年力帆上市时,尹明善曾经说过:“我家有很多能干的人。我可以推荐他当主席。我家里的人才不如外面的好。我们将在家族之外选择主席。总统候选人。”
从最终结果来看,尹明善的选择是“家庭之外的人”。虽然他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他的儿子尹喜地只喜欢豪华车,对公司的运营不感兴趣。他花了3000多万元在中国买了第一辆布加迪卫龙跑车;她的女儿尹索威从小就在国外上学,只是担任力帆公司的董事,并没有选择接任。
在2017年“作弊器风波”之后,尹明善宣布退休,并最终将权力移交给职业经理人祁刚,他说:“如果八十年代不撤退,力帆将衰落;接班人之后,力帆腾飞了。”
然而,目前,牟刚并没有把力帆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力帆也没有像尹明善所说的那样再次腾飞。
幸运的是,力帆的困境得到了政府的关注。据悉,重庆市政府已经介入协调。据报道,重庆市政府召集当地金融机构和银行机构的债权人,帮助力帆汽车组建并成立了债权人委员会,要求银行“不得放贷、不得压贷、不得继续放贷”。
此外,力帆还改变了发展方向,在去年的半年报中再次提出将摩托车业务列为重点业务,表示将加大在R&D的投资力度,巩固和提升摩托车产品的竞争力。目前,其摩托车业务确实在改善。2月份,力帆摩托车销量达到43569辆,同比增长101.96%;1-2月,摩托车累计销量97477辆,同比增长25.29%。
此前,力帆表示,在2月22日恢复工作后,它收到了5亿元的订单,全部是摩托车。但这5亿元对力帆来说只是九牛一毛。显然,仅仅摆脱破产危机甚至东山再起是不够的。
标题:2月没卖出一辆车的力帆,这一次又上演了“兄弟相残”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2216.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