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Apollo 三周年:扎根自动驾驶、散叶智慧交通后,如何实现盈利?
本篇文章3817字,读完约10分钟
2020年4月19日,百度阿波罗平台开通三周年之际,百度副总裁兼智能驾驶事业部总经理李振宇发来了一封主题为“不要停在山中,从中流击水开始”的内部信件,透露了大量重要信息。
这是阿波罗平台发布的第一封内部信件。
同时,在三周年之际,百度阿波罗太空堡垒正式登陆国家级应用,长沙市民可以通过在线百度地图和百度应用智能小程序免费享受无人出租车服务。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百度自主驾驶发展中值得回顾和期待的一个节点。
阿波罗的开放历史应该从三年前开始。
2017年4月19日,在上海会展中心的一个小会议室里,齐鲁简单地宣布了阿波罗计划,即将阿波罗自动驾驶功能框架中各个模块的源代码开放,并免费提供给所有合作伙伴。
阿波罗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级开源自动驾驶平台。
虽然阿波罗的开源计划似乎对外界没有任何警告,但事实上,这一切都不是空.所为
2016年10月,李彦宏首次宣布百度将转型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构建完整的人工智能开放生态一直是他的重点,自主驾驶是这一开放生态的组成部分之一。
这个计划早已在李彦宏的心中扎根,但在某种程度上,是齐鲁真正推动阿波罗建立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2017年1月,齐鲁正式加入百度,出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两个月后,在齐鲁的领导下,百度进行了结构调整。最初的自动驾驶事业部(adu)、智能汽车事业部(l3)和汽车生活共同组成了智能驾驶业务集团(idg),齐鲁也是idg业务集团的总经理。
4月,齐鲁宣布了阿波罗平台的开放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入百度之前,齐鲁在雅虎和微软工作了近20年。长期受国外开源文化的影响,这可能为齐鲁推广阿波罗平台的开源铺平了道路。毕竟,早在2000年左右,齐鲁就开始推广与大数据平台相关的hadoop开源项目。
同年7月,百度召开了一次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并宣布公司开始拥抱“全在人工智能”的战略,重点是开放授权,阿波罗计划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正如齐鲁所说:
阿波罗是汽车工业的一个新里程碑。这是一款自动驾驶的“安卓”,比“安卓”更开放、更有能力。
与此同时,他还强调了阿波罗的技术架构和详细的开放路线图(如下),这是对各种外部疑虑最有力的回应。
上图显示了阿波罗的技术架构
上图显示了百度阿波罗的发展计划
齐鲁还亲自推动并与汽车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阿波罗平台拥有50多个合作伙伴。百度还与微软azure合作,将其自主驾驶业务拓展到海外。
阿波罗1.0正式发布后,一切开始按照路线图有序进行。通过反复迭代这个系统,阿波罗有了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阿波罗团队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
2017年12月20日,百度阿波罗无人驾驶团队出现在熊安,并顺利启动;
2018年央视春晚,百度阿波罗无人驾驶团队在港珠澳大桥上奔跑;
2018年9月,百度与金龙客车合作的l4量产自驾巴士“阿波罗”正式在广东省芜湖市科技镇登陆,并于2019年3月在博鳌亚洲论坛附近完成试驾;
2019年9月,由百度和一汽红旗联合运营的大规模生产的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机器人车队在长沙正式试运营。普通市民可以登录阿波罗官方网站申请成为种子用户,并预约试驾体验。
百度阿波罗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
2019年3月13日,国际研究机构navigant research发布了最新的自主驾驶竞争力排行榜。在阿波罗的祝福下,百度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公司。
2020年2月,加州当局发布了2019年加州自动驾驶脱离报告。百度阿波罗拥有最高的年度mpi值(两次人工干预之间的平均里程),排名第一,尽管近年来车管所的报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
虽然最初推动阿波罗开放生态建设的齐鲁于2018年7月离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阿波罗的发展,但从以上成绩不难看出,百度的自主驾驶业务越来越好。
此外,在阿波罗三周年之际,百度向长沙所有市民开放了机器人汽车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百度应用和百度地图(Baidu Map)等国家级应用调用该地区可用的机器人汽车,实现快速出行。
就百度而言,这一事件意味着阿波罗机器人正逐步从内部研发走向市场。
经过三年的发展,阿波罗环保合作伙伴包括汽车制造商、tier1 、芯片制造商、地图公司、激光雷达公司和旅游服务公司;比如比亚迪、BAIC、博世、英特尔和velodyne。其中,阿波罗 与汽车制造商合作生产了400多种车型,未来两年将推出的车型总数将超过500种。
与此同时,阿波罗的足迹遍布全球24个城市,总共有10万次安全的乘客旅行。
这些是阿波罗的成就。
此外,去年12月,阿波罗在原有自动驾驶业务组和车辆联网业务组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交通业务组,重点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升级,为城市提供车路协调系统、区域智能信号优化系统等下一代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百度阿波罗还发布了一个智能汽车协会的开放平台和一个汽车-道路协作的开放平台。
这些迹象足以释放核心信息:实现自主驾驶不是一个企业能够单独实现的,它不仅取决于自行车智能的发展,还取决于实现长期发展的外部力量。正如李振宇当时在百度阿波罗生态大会上指出的那样,自动驾驶的最佳解决方案取决于“智能汽车”和“智能道路”的结合。
更重要的是,今年3月,新基础设施的概念将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中心等与智能交通密切相关的领域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这股“风”将使百度阿波罗智能交通业务的未来更加明朗。
今年4月9日 ,百度阿波罗正式发布了新基础设施的ace交通引擎解决方案,并首次披露了阿波罗 智能交通完整解决方案,依托“1+2+n”(1个数字基础、2个智能引擎和n 生态应用)的整体架构,百度已经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领域工作多年。
上图展示了百度王牌流量引擎的整体架构
具体来说,ace 交通引擎依托百度的五大核心技术:汽车、道路、云、地图和 阿波罗,构成智能道路+智能汽车的基础设施。此外,通过智能交通控制、智能停车、交通管理、智能公交、智能货运、智能汽车协会、智能租赁、自主停车、公园物种等应用生态,百度互联网思维下的智能交通已经渗透到城市交通的各个方面。
交通部国家智能交通中心首席科学家王晓静表示,百度王牌交通引擎解决方案符合智能交通发展趋势,能够推动智能交通新基础设施的高效建设,对城市智能交通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2019年,阿波罗在北京、长沙、沧州和保定等10多个城市签署了智能网络和智能交通合作协议。今年3月,阿波罗成功中标重庆、合肥和阳泉的智能交通项目。
当然,三岁的阿波罗也面临许多挑战。
例如,阿波罗在智能交通领域投入巨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据雷锋说。(公开号码:雷锋。阿里巴巴云的城市大脑已经从杭州开始,扩展到包括海口、重庆和澳门在内的20多个城市;它还涵盖了三大运输行业:海运、陆运和空.华为也在加紧布局。去年10月,华为的智能交通2.0解决方案发布,并在天津、深圳等城市成功应用。
此外,腾讯、滴滴和其他玩家也在关注智能交通。尽管他们各自的业务领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在朝着交通数字化的方向前进。
另一方面,阿波罗的l3业务略逊于l4自动驾驶巴士和robotaxi业务,后者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现在l3和l4业务部门已经合并)。
上图显示的是阿波罗,一辆已经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巴士
雷锋。据了解,百度阿波罗与比亚迪、大众、魏玛、BAIC、长城、江淮等众多l3级厂商进行了合作。其中,阿波罗分别与BAIC和JAC达成了合作。双方合作计划在2019年大规模生产l3级自动驾驶汽车,但尚未实现。
此外,还不知道百度阿波罗是否会与比亚迪合作,在2021年大规模生产l3自动驾驶汽车。比亚迪的一位技术合作伙伴曾向36kr 透露,“比亚迪要求每辆车的计划成本不超过1000 元,这对于百度来说是非常困难的,现在人员已经撤出。”比亚迪表示:“项目进展缓慢,但不清楚是否会完成。”
目前,百度阿波罗正基于avp与魏玛合作,计划在2021年实现l3大规模生产模式。
百度阿波罗l3业务发展存在诸多瓶颈,包括技术桎梏、法律界定问题、汽车公司对l3级解决方案需求不明确等。当然,大市场环境也不好。博世中国总裁陈黎明去年12月表示,2019年,汽车公司对自动驾驶的兴趣大幅下降,许多计划在2020年和2021年推出l3生产模式的公司都撤回了计划。
最重要的是,阿波罗的商业化似乎进展迅速。目前,它在全球拥有近180个合作伙伴,但事实上,阿波罗平台甚至百度的整个自主驾驶业务都还没有给公司带来利润——百度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曾经说过,“在这个领域已经做了7年,还没有赚到钱。”
雷查看了百度最近一个季度(2019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发现百度本季度的成本为48亿元,同比增长5%;2019年,R&D投资183亿元,同比增长 16%。虽然与阿波罗相关的财务数据尚未披露,但根据瓦伊莫、优步、克鲁斯等公司的数据,自主驾驶领域已经进入年消费10亿美元的阶段。
对于阿波罗来说,它正面临着紧迫的利润压力,但幸运的是,相关的商业化路线已经明确,那就是"勇攀高峰,一路下蛋"。总的来说,在短期内,我们会找到一个商业化的方法,并反馈实现全自动驾驶的长期目标。
综上所述,阿波罗平台的诞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它在“攀登高峰”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障碍。正如李振宇在阿波罗三周年纪念日的内部信件中所说:
这是一条不寻常的路,注定是艰难的。
标题:百度 Apollo 三周年:扎根自动驾驶、散叶智慧交通后,如何实现盈利?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1865.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