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资本董事长包凡:科创板最大的吸引力在哪
本篇文章4995字,读完约12分钟
严记者孙
科技板块开盘一周年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站在这一时间节点上,《彭超新闻》推出了“科技一年:科技板块开盘一周年专题报道”,邀请资本市场顶尖专家、一线金融机构负责人、上市公司负责人回顾科技板块试点注册制度一年来的得失,展望科技板块在新起点上的改革前景。
本期发表的是对华兴资本集团董事长包凡的专访。
包凡
包凡在2005年创建了华兴资本集团,并领导其成为中国服务于新经济的领先金融机构。2015年,他被美国金融杂志《彭博市场》(Bloomberg Market)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人之一。包凡被聘为国家科委第一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五道口金融学院客座导师、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导师。
目前,华兴资本集团旗下的新迈医疗、南威医疗、华西生物、优科德四家基金投资企业已成功登陆科技板块。
鲍凡认为,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对风险投资业有三个主要意义。首先,登记制度使市场回归投资的合理性。在a股审计制度下,投资者仍然希望获得上市公司的所谓溢价和认可奖金。注册制度使每个人都更加关注公司层面。
其次,人们会更多地考虑长期投资,而不是在短期内快速赚钱。过去,对整个市场的退出有许多限制。现在,更丰富、更好的退出渠道将使投资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陪伴公司更长的时间,在最合适的时间退出。
第三,让拥有核心技术但投资周期长的企业获得更多的机会。随着科技局注册制度的引入,拥有核心技术的上游科技企业可以不断获得资金的接力支持,这些企业本身就是国家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在谈到中国上市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二次上市时,包凡认为,香港市场与美国市场在上市和市场体系方面的相似性仍然较高,企业通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二次上市可以部分实现回到本国资本市场的目的。
“我们相信,市值较大的中国股票公司将来可能会在美国、香港和a股上市,成为标准公司。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中国股票公司陆续登陆国内资本市场,而香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包凡说道。
此外,鲍凡还谈到了对科技局的三大期望。
首先,任何制度改革都需要时间。目前,科技局的注册制度改革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希望它能够继续实施。
第二,我相信市场化程度在未来会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并期待更多有效的措施陆续到位。
“第三,我们特别期待推动科技巨头企业登陆科技板块。在过去的一年里,有100多家高质量的企业进入了科技板块,成为了子板块的领导者。在此基础上,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ipo和海外股票的回报,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可以欢迎一些航空母舰级的技术企业。上市,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包凡说道。
以下是新闻与包凡对话的记录:
澎湃新闻:谢谢包先生接受我们的采访。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板块试点登记制度改革对风险投资业有什么意义?
包凡:
我们有幸参与了整个科技板块系统的设计过程。一年后,科技局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这也给了市场一个很大的惊喜。从风险投资企业的角度来看,科技板块确实给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一些企业以前在a股市场登陆有困难,但现在已经打开了一个好的渠道。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有几种含义:
首先,登记制度使每个人都回归到投资的合理性。在审计体制时期,a股仍然想获得上市公司的溢价和批准奖金。现在注册系统已经到位,人们更加关注公司层面,所以价值的回归是第一点。
其次,过去对整个市场的退出有很多限制,但现在它给了投资者一个长期投资的理由,因为退出不是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既然有好的退出选择,或者退出本身不是一个约束,你会考虑在公司呆更长时间。人们会更多地考虑长期投资,而不是在短期内快速赚钱。
第三,关注拥有核心技术的上游科技企业,这些企业投资周期长,投资过程中风险大。在科学技术委员会注册系统启动后,市场上就有可以转播的资金。这些产业正是国家大产业政策所需要的,所以这部分投资分配已经加入到我们整个基金的分配中。
风起云涌的消息: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已经快一年了。你如何评价董事会成立以来的运作?你最看重科技委员会的哪些制度创新?
包凡:
首先,多重上市标准使更多的科技企业能够满足上市的要求和条件,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更好、更顺畅、更灵活的上市选择。目前已上市的100多家企业的总市值为1.6万亿元,融资规模超过1400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是相当多元化的。当然,数量最多的是信息技术企业,其次,大健康类企业也占了大约1/3。一般来说,行业分布广泛,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了上市选择。
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是注册制度的一个试验领域。总的来说,在这段时间里它相当成功。无论是在我们的风险投资圈还是企业圈,大家都认为现在整个上市体系相当透明,企业在整个上市期间的表现是相对可预测的,也有可能提前对上市的成功有一个很好的预判。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实际的好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看到,科技板块的上市过程转向了信息披露,招股说明书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包括发行过程,都相当高。据大家反映,科委项目对发起人的要求比传统项目要高,因为对介绍信的要求相当严格,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做。企业能否上市和发行价格可以由市场来检验和决定,这使得对求职信的要求明显提高。
在你看来,在科技板块的制度设计中,哪个更重要,比如注册制度,允许亏损企业和低收入企业上市,降低上市后风险投资减少和退出的门槛?
包凡:
这些都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包,很难挑出一个方面。因为当设计一个系统时,科学技术委员会需要另一个系统来匹配它。如前所述,登记制度本身不再以发行规模和发行价格作为审计标准,或者监管机构不再承担这方面的责任。监管当局对信函的责任更大,要求更高。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为什么允许一些无利可图的企业上市?前提是这些企业有足够的信息披露。过去,大多数企业所谓的质量评价标准是他们是否盈利。现在,即使这些企业今天没有盈利,作为投资者,我们也可以假设它们将来会盈利。你根据什么判断它将来会盈利?在我们做出判断之前,我们必须给出信息并披露足够的信息。这些东西是一包东西。总的来说,我认为结果还是很好的。
风闻:华兴资本投资的企业中,有哪些已经上市了?谁将成为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成员?对于华兴资本来说,科技园最大的吸引力在哪里?
包凡:
目前,华兴资本集团旗下的四家基金投资企业已成功登陆科技板块,其中有科德是首家上市云服务企业。我们已经进入了两个生物医学领域:新迈医药、南威医药和华西生物,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另外两家企业已经在等待科技委员会。
总的来说,这些企业上市后表现相当不错,因为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些企业是各个子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市后,得到了投资者的高度认可,现在我们将与许多投资企业讨论,科技股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
彭超新闻:你认为上市科技股企业细分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包凡:
现在,这些在科技板块上市的企业已经覆盖了广泛的领域,但是我不认为在任何领域有什么特别的缺点,但是例如环保技术和新材料,我认为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爆炸性新闻:华兴资本对项目储备有什么偏好?
包凡:
我们有三大投资主题,第一是科技创新,第二是消费分级,第一是三次产业升级,大致是三个领域。在科技创新中,我们仍然关注数据,而数据生成、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括半导体设计、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以及信息安全,我们都参与其中。
新闻:创业板也在推动注册制度的改革,在行业分布和科学研究方面,它不像科技局那样具有限制性。对于科技企业来说,哪个比科委更有吸引力?
包凡:
这两个板块的位置很不一样。科技板块显然是硬核技术,其科技属性相当明显。创业板相对更感兴趣的是成长型创新企业,但创新企业不仅仅是科技创新,包括模式创新、行业创新和各种创新。科技股和创业板在投资者层面和市场层面都有自己的定位是十分必要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两个市场是互补的。
新闻:你如何看待创业板和科技局之间的竞争关系?这两个板块应该如何错位发展?
包凡:
肯定会有健康的竞争,但首先,它对市场有利,其次,我认为它比激烈的竞争更具互补性和竞争性。这两个部门的定位存在明显差异。如果企业更了解自己,他们将很快找到一个更合适的部门。
例如,非营利企业进入科学技术委员会将更加顺利。现在创业板,尤其是第一批上市公司,对利润仍然有一定的要求。
风起云涌的消息:最近,中国证券交易所掀起了一波回归浪潮,特别是一些领先的互联网公司,但基本上他们都选择了第二次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包凡:
时间是个问题。自去年科技股注册制度建立以来,我们不断推进国内资本市场的改革步伐。然而,在此之前,a股的上市标准与海外公司有很大不同。因此,作为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公司,如果它想进入自己国家的资本市场,回到香港是一个更快登陆的选择。
我们相信,市值较大的中国股票公司将来可能会以美国、香港、中国和a股上市为标准。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中国股票公司将陆续登陆国内资本市场,而香港市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彭超新闻:对于一些要上市的公司,你会如何建议这些公司的上市地点?是美国、中国香港,还是内地的科技局和创业板?原因是什么?
包凡:
现在,上市地点的选择真的很复杂。过去,作为一家中国科技公司,在美国上市有点像自然选择。现在,随着可供选择的途径越来越多,有很多因素需要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这正是我们作为投资者和投资银行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我们可以帮助企业看得更清楚。
去哪里上市的最重要的潜在逻辑是看企业(本身),以及哪个市场具有最高的匹配度,这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除此之外,你未来将面对的投资者是谁,他背后的投资逻辑是什么,与该企业相对应的估值体系是什么,以及不同市场之间上市时间表和确定性的不同安排等。
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明确长期资本市场规划。对于一个上市后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它在这个市场的未来成长。最重要的是你去的市场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融资和退出能力。
风起云涌的消息:与美国股市和香港股市相比,如果科技板块想增强对科技企业的吸引力,你认为空空间有哪些改进?
包凡
:我们今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重点是注册系统,包括每日限额和上市后退出。如果与海外市场逐一比较,作为投资者,我认为在退出等制度设计方面,空未来仍有进一步市场化的空间。从大方向看,我们对未来的市场进程相当有信心。
第二,必须有一个基于信仰的惩罚机制。在海外市场,如果企业披露问题,投资者可以通过集体诉讼或其他方式追究主要责任,除民事赔偿外,还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从目前国内的法律法规来看,对于信访制度的惩罚机制是不够的。既然我们想建立一个基于信息公开的系统,坏人将受到严惩。
风起云涌的新闻:在你看来,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对风险投资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包凡:
科技板块注册制度的推出对于风险投资行业来说至关重要。从内外部环境来看,我们迫切需要开发自主创新产品,培育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的中国企业。从这个角度来看,资本市场的改革解决了这类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问题。
第二,当前社会不缺乏流动性。我们希望这些流动性能够进入对实体经济有益的领域,而不仅仅是纯虚拟经济。科学技术委员会注册系统的启动将大量流动资金转化为对创新和创业企业的支持。
第三,中国国民经济进入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人们对理财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和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注册制度将通过科技局实施,进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扩大,这将对中国居民未来的财富管理和财富配置产生良好的积极影响。
风起云涌的新闻:你对科技板块的未来有什么期望?
包凡:
首先,我希望这些良好的系统将在今天继续实施。科技板块的推出有一定的压力,但任何体制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给市场更多的时间来下结论。目前,它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希望它能够继续深入发展。
第二,我相信市场化程度在未来会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并期待更多有效的措施陆续到位。
第三,我们也期待推动科技巨头企业登陆科技板块。一年多来,已有100多家高质量企业登上了科技板块,成为子板块的领军企业。在此基础上,我们期待着未来ipo和海外中国股票的回归,而科技局将欢迎一批航母级科技企业上市。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标题:华兴资本董事长包凡:科创板最大的吸引力在哪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0599.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项目风险识别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