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暴利”标签,眼镜工厂要直接给消费者卖货
本篇文章4547字,读完约11分钟
资料来源:电子商务在线(标识:电商网)正文|朱英利编辑|司文
在智湖寻找“眼镜”时,“眼镜给你带来了什么损失”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价格太高,行业利润成了共识。
这些唾液在微博上搜索,仍然有很多。“不是眼镜是金的”,“收紧你自己的小钱包”,“我不敢戴眼镜”...
土草包含无助。毕竟,对于近视的人来说,他们每天睡觉前睁眼闭眼做的事情与眼镜有关。这个小配件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
然而,要找到合适且经济的眼镜并不容易。虽然买一副眼镜很方便。你可以去眼镜店解决问题,或者你也可以拿着医院的验光表在网上配镜。
如果你有时间,你可以去眼镜行业的源头进行一天的眼镜之旅。
在“眼镜吃了什么亏”的问题下,有网友指点出路:“江苏丹阳知道了。”
作为“世界眼镜之都”,江苏丹阳的光学镜片占中国总量的75%,世界总量的50%。每年,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戴眼镜。
鲜为人知的是,江苏省丹阳市,著名的“眼镜之都”,有一个更原始的眼镜框供应点:温州瓯海眼镜城。
与江苏丹阳的国内销售不同,温州的眼镜城主要专注于制造业和对外贸易。随着疫情的席卷,观察世界眼镜行业的变化已经成为一个风暴眼。
然而,极少数人在闭眼经营了20或30年后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行业。在这个新的愿景中,危机变成了机遇,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
被遗弃的“玻璃城”
距温州南站约3公里,打车10分钟即可到达温州“眼镜城”。
入口处蓝色的“玻璃城”显示了这个地方的独特特征。
与江苏丹阳的名牌相比,温州的“眼镜城”的声音要弱得多。
但说到“名副其实”,温州瓯海区的这个小角落实际上是中国眼镜和世界眼镜厂的一半。
早在2017年,温州瓯海区的眼镜产值就超过100亿元,相当于丹阳。
但今年7月,“眼镜城”前所未有地荒芜。
在前几年,6月和7月是太阳镜销售的旺季,集装箱进进出出,车流如织,人们议论纷纷。
今年,空空宽阔而漫长的街道摇摆不定,没有人影;有数不清的光学公司和配光中心,但只有一两辆货车偶尔停在楼下。
在眼镜城,标准是前店后厂。绕过商店,进入工厂,沮丧也来到我身边。一个曾经容纳400多名工人的工厂现在只有大约170人,而且唯一的工人经常有充足的假期。通常拥挤的生产线极度萎缩。
即使仅仅在半年前,整个行业中也没有人能够想象这一幕。
在正常情况下,小城镇的商店就像展厅,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在这里漫步,不同的语言在展厅里交织在一起。如果你想得到货物,你还是要依靠友谊。一些巴基斯坦投机者带着小型摩托车直接飞到工厂,只寻求以最低价格获得工厂产品,然后在国内转售以赚取差价。
总的来说,市场是繁荣的。
近视人数仍在稳步增长,近视眼镜市场正在缓慢扩张。同时,消费升级也体现在眼镜行业。太阳镜已经成为配饰,一个人拥有不止一副是一种趋势。
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国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工厂不断向中国转移,眼镜城的订单仍在上升。
流行病的到来对整个行业来说就像是一场冰冷的感冒。有些人不能移动和关闭;另一个还在受苦,等待解冻。
知名铸造厂没有机会“牟取暴利”
在眼镜城入口前几百米,“洪飞眼镜”映入眼帘,它是镇上几十家眼镜外贸工厂之一。厂长李明正在经历一些新的痛苦。
他的工厂建于1996年。在过去的24年里,它已经从小作坊升级为大品牌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它已经拥有400人的规模和8000万的产值。然而,疫情就像一盆冰水。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努力和积累,几个月之内一切都归零了。
他不得不回到起点,考虑眼镜铸造厂本身的定位。
2007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它们只是潮水上的一片浮萍,随着时代的涨潮而生长。工厂生产的眼镜从最初的每月销售20,000副增加到每月600,000副。
然而,利润被一次又一次地压缩,中间交易者赚了很多钱。
在此期间,他们生产低端超市商品。一副眼镜的出厂价是6美元,在国外卖16美元,几乎是溢价的20倍,但他们只赚了几美分。
光学行业“暴利”的传说是不变的,70-80%的毛利率是常态,超过90%并不罕见,但赚钱的是品牌,而不是工厂。
李明也不嫉妒。在他看来,品牌溢价、店铺租金、员工工资、店铺验光设备等等都涉及到最终的销售价格。
但对于工厂来说,当务之急是摆脱从工厂到品牌的中间贸易商,从低端升级到高端。
2007年后,李明接触到了世界三大麦克莱恩眼镜集团。麦克莱恩拥有许多高端品牌,如巴黎世家(Balenciaga)、SKECHER、tomford、diesel和guess,这些品牌都成为李明工厂的主要客户。
到2015年,洪飞眼镜厂有了一个贸易部门,彻底抛弃了中间商。工厂的工艺也是在大人物的推动下得到保证的。
但是巨大的利润差距仍然存在。李明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他们工厂的名牌太阳镜出厂价是20到50元,但品牌价格是2000到5000元。
以200倍的溢价,在直接供应给品牌的情况下,工厂的毛利率只有15%。换句话说,一副眼镜卖了2000元,但工厂只赚了3元。
朝阳产业迅速冻结
即使在“暴利”行业的末期,厂长们在疫情爆发前仍然很开心。
原因很简单。蛋糕越来越大了。虽然漏斗底部没有肉,但有很多汤。
据公开数据显示,全球眼镜行业(包括近视眼镜和太阳镜)的规模已超过1000亿美元,而中国已占据全球眼镜制造业的70%。
这意味着,只要整个全球眼镜市场的规模仍在增长,支撑中国制造业的厂长们仍处于前列。
李明的感觉很直接。“订单源源不断,越来越多,温州所有的工厂都过得很好。”
70%的洪飞眼镜是太阳镜,其出口国家主要是欧洲和美国。李明分析说:“在欧洲和美国,眼镜不仅是必需品,而且是附属品。不同的服装、场合和化妆对对应不同的眼镜。需求,因此整个市场仍在扩大。”
另一方面,近视眼镜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以中国为例。2018年,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中国近视总人数超过4.5亿,青少年整体近视率超过50%,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1%。预计到2020年,中国眼镜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850亿元。
调查数据进一步证明,2019年以来,中国新增经营范围包括“眼镜”的企业数量已超过27万家,占总数的近30%。
穆九石、敖乔、鸡蛋,在这些新的“挡箭牌”中,不仅一些人在电子商务领域蓬勃发展,而且他们在下线时也开始引领新的消费潮流。眼镜已经成为像包和口红这样的时尚物品。
需求增加了,趋势改变了,品牌在前线被消灭了,工厂在后方像泰山一样稳定,直到疫情到来。
李开始工作时直接没有给熟悉的大客户交押金,这成了流行病期间不可挽回的代价。
订单减少,原材料积压,保护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降低成本。工人的工资占了35%,这成为第一个动刀子的地方,400人最终被解雇了一半以上。
随着国外疫情的严重,他的工厂似乎离完全恢复还很远。迄今为止,只有一些日本和韩国客户以及在线订单保持了30%的正常销售额。
在削减中间贸易商后,疫情给了李明欣一个打击——或许,我们应该尝试直接面对消费者。
从“闭门造车”到“开门迎客”
20多年来,订单一直不尽如人意,铸造厂一直运转顺利。李明自嘲道:“我们是闭门造车,太注重生产了。”
参观过工厂的人会发现这是可以原谅的。
很难想象一副简单的眼镜最多需要100多个过程。超过一半的镜框成型、镜片抛光和眼镜的最终安装都必须手工完成。
仔细观察揭示了眼镜所需的精细技术。螺丝、铰链和鼻托非常小,凹槽的颜色应该非常精确,框架和脚的角度和尺寸应该精确到毫米。在洪飞眼镜厂,如果你和一个工人随便交谈,你会发现他有10多年的资历,稳定的技术和专业观点。
40多岁的吴洁(音译)在她的余生中一直在用鼻子支撑着她的眼镜。很难数清她手上的玻璃杯。她骄傲地说:“我不喜欢普通的眼镜。”
20岁的打字员王双双对整副眼镜的生产过程、工艺和材料都非常专业。当他工作时,他会想起日本工匠。"我学这个画框圈已经一个多月了."他的成就感来自于他双手形成的眼镜。“你会觉得你创造了一个作品。”
当厂长们还在磨砺他们的技能,依靠外贸订单吃饭的时候,零售市场已经在红海了。
2017年,洪飞工厂尝试在亚马逊测试电子商务零售,但效果并不好。
在这种流行形势下,一方面,品牌订单的无休止取消,另一方面,网上零售的兴起,以及厂长面对消费者的决心更大了一点。
6月16日,经过一个月的筹备,洪飞眼镜厂落户于产业带最大的国内平台淘宝专版,开启了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渠道。"发布当天有4500份订单。"
李主任描述了这次经历。“我们在后台,看着人数迅速增长,感觉很刺激;消费者会给你一些表扬,然后留言问你这个产品怎么样。我们可以回答一些专业知识,并感到非常高兴。”
“这是一个新的平台,符合每个人的起跑线。”但不同的是,c2m的特殊版本的定位似乎给了李提振。“我们认为这是最适合我们的平台。”
做一个面向消费者商品的工厂已经成为洪飞工厂的首要目标。“既然我们已经进入这个行业,我们希望在这里扎根,成为消费者的超级工厂。我们预计我们的产出率至少达到50%。”
本着这个目标,李明终于走出了工厂,专注于电子商务,成为面向消费者的“首席运营官”。他会不时地教客户服务部与消费者沟通。“毕竟,我已经积累了20多年。如何回答问题对消费者来说更专业、更容易理解。它可能比他们更清楚。”
出售“暴利”眼镜的出厂价格
李明在工厂里看到了面向消费者的无限空房间。
对于消费者来说,直接获得名牌眼镜的底价而不经过中间商是一种不可抗拒的优势。订单的激增证明了这一点。
电子商务网上查工厂网店,大部分价格都在2元到50元之间,最便宜的一副老花镜只卖20美分,而“暴利”眼镜都是按原价出售的。
工厂可以卖得很便宜,因为它们与消费者直接相关,并且可以根据销售量进行生产。在销量确定的情况下,成本效率是可以控制的。体积越大,成本越低。这也是工厂愿意承包利润率低的大品牌的原因。
然而,原始设备制造商也不时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成本很难控制:“过去,一个订单被接受一个月,但现在客户变得聪明,订单特别分散”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直接与消费者交流的平台,关键是要有业务的确定性。
另一个优点是工厂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所以我们可以做更精确的调整,将来可能会有一些真正的产品由消费者定制。”
这里还有一个比较。和往常一样,眼镜的工厂设计取决于经验和品牌概念图。"比如,今年流行什么元素,我们会相应地设计. "
然而,这个周期很长,从设计、印刷、调试到结束需要9个月才能在一个季度内完成一个新产品。“相对而言,阿里的大数据可能会让我们更快地进行反向定制。”
李明透露,对于特别版平台,他们也准备建立一个灵活的生产供应链,以实现小订单的快速逆转。
作为一名24岁的工厂经理,70岁的李明仍然保留着他面对消费者的独特技能。
采访结束时,这位电子商务在线记者漫不经心地问,他能否根据每个人的脸型推荐眼镜。答案是肯定的。
“我甚至能做到。当眼镜戴在你脸上时,我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就能让你更舒服、更漂亮。”
李明揶揄说,如果工厂直播开放,他很乐意尝试做商品的主播。面对未知,他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机会。“事实上,当出现危机时,会有商机。我认为疫情实际上可能是一个机会。也许每片云彩都有一线希望。”
标题:撕下“暴利”标签,眼镜工厂要直接给消费者卖货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0584.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