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出了什么问题?
本篇文章2762字,读完约7分钟
过去十年,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香港的经济环境和模式与十年前大不相同。有人说香港曾经引领内地,但现在却要靠内地来享受政策的红利。
现实情况是,如果香港经济在近十年不发展,香港的经济将会衰退,香港在内地的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丧失了勇气,亚洲四小龙的光环已经悄然褪去。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2014年全球竞争力年度报告中,香港自2004年以来首次跌出前三名,落后于新加坡,位列第四。
香港首富李嘉诚去年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民粹主义最近在香港盛行。如果它继续这样下去,五六年后就完全认不出来了。这不是危言耸听。
在过去的30年里,面对来自新加坡、台湾和内地城市的竞争,香港感到了一种危机感。遗憾的是,这种危机感并没有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动力,而是变成了一种影响力量,这种影响不断升级,对政府和富裕阶层不满。
香港经济曾在大中华区脱颖而出。20世纪90年代初,该镇位于珠江口的一角,面积不到全国土地面积的1/10000,其经济总量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截至目前,香港去年的本地生产总值只占内地的3%。
目前,香港经济的年增长率约为2%,而内地主要中心城市的年增长率仍保持在7%以上。上海和北京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在2009年和2011年超过了香港。按照这个速度,广州、天津、深圳等大城市的经济总量可能在三到四年内超过香港。
香港经济高度依赖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其中服务业占主导地位,占本地生产总值超过90%。其中,金融服务、贸易物流、工商支援服务及旅游业是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为香港带来超过1万亿港元的增值,约占本地生产总值的60%。
在增值和就业方面,贸易和物流服务是四大行业的主要支柱,占香港经济总产出的25%。然而,香港的主导产业正日益受到内地港口城市的挑战:2007年,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了上海,2013年,邻近的深圳港超过了香港。
但这不难理解。过去,香港的发展是基于内地缺乏发展和开放。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香港还没有做好准备,其发展战略需要相应调整。
香港在转口贸易中发了财。过去,它一直扮演着中国内地与西方国家经贸交流的中介平台角色。这一优势在20世纪下半叶得到充分发挥,使香港成为亚洲领先的交通枢纽、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在某种程度上,它得益于香港强大的腹地,来自西方世界的货物和资本不断通过香港流向内地。
相比之下,新加坡、台北等地虽然都想争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但缺乏强大的腹地,它们的规模和吸引力都无法与香港相比。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贸易方式和便利条件的改变,内地与西方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香港作为中介的作用越来越小。不可否认,这也是大势所趋。
以香港引以为豪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为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中国资本的不完全开放。如果将来全面开放,香港的优势必然会进一步削弱。
在全球化和香港与内地关系日益密切的过程中,香港中下阶层的生活水平下降了,因为这些阶层不是密切相关的受益者。
2012年,香港反映贫富差距的实际基尼系数高达0.537,创下近40年来的新高,仅次于中非共和国。根据《经济学人》今年3月发布的全球裙带资本主义指数,香港排名第一,财富集中度接近80%。
与此同时,中产阶级和下层阶级的生活水平下降了。一方面,它反映了物价上涨,尤其是食品价格,另一方面,它反映了房价。尽管香港政府一再采取措施为房地产市场降温,但房价仍然很高。根据一家美国机构的最新调查,香港已连续第四年成为全球按揭贷款负担最重的城市,物业价格中位数为402万港元。平均来说,每个家庭可以在14.9年内不吃不喝地买一套公寓,这是极其难以承受的。
香港证监会前中国顾问叶翔表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汇率制度。想象一下,如果香港的利率接近内地的利率,香港的楼价不会翻一番。香港的食物主要是进口的,所以随着港元贬值,价格总是上涨,这令中下阶层感到不满。
高房价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价格,在香港现行的联系汇率制度下,国际投资者将香港视为保值和保值的避风港,这继续推高香港的房价。
自1983年以来,港元汇率一直紧跟美元汇率。这项政策在香港回归后继续实施。所谓联系汇率制度,是指外汇市场上港元与美元的汇率维持在7.80港元兑1美元左右。
前湘乡HKMA行政长官任志刚写了一篇文章,建议香港政府应该检讨联系汇率制度。然而,政府官员对市场的声音并没有达成共识。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及HKMA现任行政总裁陈德林在接受财新记者访问时,均表示坚决的态度,指出香港政府不会检讨联系汇率制度,因为没有理由。现状绝对不是链接的错。
由于港英政府的历史原因,香港官员一般都有很强的行政权力,但他们显然缺乏思考和制订发展策略。再加上心态上的优势,直接导致了一些等待政策方案的心态。十年前,香港官员来到北京,希望得到中央政府的优惠和先进政策。这种心态当时很流行,但现在没有太大改善。香港一名高级政治官员向财新记者承认。
是时候调整心态和策略了
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工商支援服务及旅游业是香港的四大经济支柱,约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60%。
如上所述,香港的贸易和物流业的地位已经进入了夕阳时代,而这次中国在香港的占领将会对香港的金融服务业和一些与工商业相关的配套服务产生影响。
至于另一个支柱产业旅游业,香港人和公众舆论对内地游客的敌意事件,以及奶粉抢购事件,都对该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事实上,旅游业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4.7%,为香港创造了25万个就业机会。2013年,赴港游客人数达到创纪录的5430万,其中四分之三来自mainland China。然而,香港旅游业在2013年达到顶峰后,开始急剧转向。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的数据,今年第二季访港旅客的人均消费大幅下降,而珠宝、珠宝、手表及电器的零售量亦大幅下降,均为2009年第一季以来的最低纪录。
2013年,香港出台了牛奶限制令。自当年3月1日起,香港对婴儿奶粉的限制正式实施。离境的人每天只能携带不超过1.8公斤(约2罐)的奶粉离境。违例即属违法,可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
这显然是在开玩笑。携带奶粉等同于携带白粉,要负刑事责任吗?香港一位政界和商界领袖表示,如果整条生产线都缺货,就像政府所说的那样,世界上就没有生意了。这实际上是一个管理手段和沟通水平的问题。
香港政府一位前高官向《财新》记者指出,香港的轮廓是,在内地不断开放的情况下,香港能够站立起来,做出贡献,香港不应该负债。
香港的心态和发展战略已经开始调整:过去,香港领先内地,是因为内地不够开放;现在是大陆引领香港突破。香港应该利用内地的开放,把握趋势,发挥优势,分享改革红利。不正常的经济特区也应该学会接受正常的心理调整。
标题:香港经济出了什么问题?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29863.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中国下一个马云将出现在什么领域?
下一篇:中国A股为什么留不住阿里巴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