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李嘉诚财富缩水百亿:超1/3投资在英
本篇文章3144字,读完约8分钟
2015年2月26日,香港长江实业在香港举行了一场演出大会,李嘉诚出席了会议。数字/视觉中国
在英国宣布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后,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受到了几天的影响。在这次黑天鹅事件中,香港首富李嘉诚成了受伤最多的中国人。
近年来,李嘉诚逐渐将投资重点转移到欧洲,尤其是英国。自英国公投结果公布以来,其上市公司股价连续受挫,四家旗舰上市公司市值在两个交易日内蒸发714亿港元(约合61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香港上市公司碧桂园的总市值。
从长远来看,被称为“购买英国”的李嘉诚也将面临英镑贬值带来的资产贬值。然而,李嘉诚似乎有先见之明,英镑在速动资产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他的汇率对冲策略甚至无形中减轻了英镑贬值期间的债务压力。
两天内蒸发掉一个乡村花园
6月24日,英国举行了历史性的英国退出欧盟公投,51.9%的人支持英国退出欧盟。英国选举委员会宣布英国投票退出欧盟。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立即给全球股市带来压力,而与英国关系密切的香港金融市场则充满紧张。其中,被外界称为购买英国的李嘉诚正躺在地上。
在公投结果公布的当天,李嘉诚旗下主要上市公司的股价暴跌:长江基建下跌5.477%,长河下跌5.074%,电力行业下跌4.762%,长寿地产下跌3.21%,均高于恒生指数(2.920%)。上述四家公司的市值在一天内分别减少107.35亿港元、179.5亿港元、74.7亿港元及59.6亿港元,蒸发市值总额为421亿港元。
昨天,上述公司的股票价格继续下跌。据《新京报》记者报道,上述四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在过去两个交易日分别缩水197.5亿港元、314亿港元、114亿港元和88.4亿港元,蒸发市值总计714亿港元(约612亿元人民币),与碧桂园当日市值持平。
根据李嘉诚家族在昌河和昌石地产的持股情况,其家族财富在两天内缩水至少111.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5.4亿元。在年初发布的《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上,李嘉诚连续18年以313亿美元的财富成为香港首富,尽管mainland China首富王健林已经摘下了中国首富的宝座。
据报道,在英国举行全民公决的前几天,李嘉诚警告说,他希望英国不要离开欧盟,否则英国会损失惨重,对整个欧洲产生不良影响。此前,李嘉诚还表示,英国退出欧盟将减少在英国的投资。
英镑贬值是最大的风险
自本世纪初以来,李嘉诚在mainland China和香港以外的英联邦国家大举投资,主要投资方向是英国。
统计数据显示,李嘉诚56%的投资在欧洲,其中英国是主要战场,约占37%。一些英国媒体甚至形容李嘉诚购买了英国一半以上的土地。如今,英国近30%的天然气市场、近30%的配电市场和约5%的供水市场实际上是由李嘉诚的公司控制的。
根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在英国市场收入相对较高的香港上市公司中,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占据了前四名中的三个,即长江基建、电力工业和长河,它们在英国的业务分别占72%、63%和21%。
一些分析师表示,在英国公投结果公布后,对汇率损失的担忧是李嘉诚旗下公司股价暴跌的主要原因。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认为,英国退出欧盟最直接的风险是英镑大幅贬值,这将减少昌河集团、长江基建和电力行业的现金流。由于昌河集团在财务报表中使用的功能货币是港元,如果英镑大幅贬值,汇率将大幅降低。
在英国宣布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后,昌河表示,集团有信心其在英国的业务将继续增长。
英国业务涵盖基础设施、电信、零售、房地产等。
那么,李嘉诚的产业在英国有多大?
以长江基建为例,自2004年收购剑桥水务并将其业务扩展至英国后,该公司已连续多年通过收购进入英国。
根据《长江基建》2015年年报,《新京报》记者发现,长江基建在英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力、天然气、供水和交通等多个领域,这些都属于基础设施行业。根据新浪财经的数据,上周五,英镑对美元的汇率暴跌超过10%,6月24日,英镑对港元的汇率暴跌8.19%。周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继续下跌。与6月23日收盘价11.5570相比,昨日17: 20,英镑对港元汇率跌至10.2750,累计下跌11.1%。
根据收购时的企业价值,长江基建在英国的投资总额为167亿英镑。基于上述汇率,长江基建的上述资产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缩水了18.37亿英镑(约161亿元人民币)。
除了基础设施,李嘉诚旗下的其他公司也在英国投资了电信、港口、商业零售和房地产。据媒体报道,李氏商业帝国在英国的总资产高达3900亿港元,包括三个港口、三家连锁店、一家移动运营商、一家铁路集团、一家地区电网公司、两家地区燃气公司和一家水务公司。
具体来说,英国业务对李嘉诚的公司贡献了多少?
《新京报》记者梳理了李家族上市的两大旗舰公司昌河和长江基建的年报,发现对英国基础设施行业的大量投资给李嘉诚的上市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英国业务成为公司财务报告中的摇钱树。
根据长江基建2015年年报,长江基建目前是英国最大的海外投资者之一,提供电力、天然气、水处理和运输服务。2015年,英国基础设施业务组合继续提供良好回报,利润贡献为67.65亿港元,相当于英国利润贡献的一半以上。
昌河的年报详细披露了英国业务的具体数据。根据昌河公司2015年年报,公司2015年的测试准备总收入(即内地通常所指的营业收入)为3960.87亿港元,其中21%来自英国,这意味着英国向昌河公司贡献了832亿港元的收入。
就税前利润而言,英国所占比例较高。2015年,该指标为920.93亿港元,其中英国占34%,远高于mainland China、香港和加拿大。
记者注意到,英国贡献了34%的利润和21%的收入,而中国香港只贡献了6%的利润和16%的收入,这表明英国已经取代香港成为增长和增长的源泉。
李嘉诚实际上是准备了
由于英国业务对李嘉诚的产业布局意义重大,有人甚至说,英国退出欧盟公投不仅可能造成汇兑损失,还可能打破李嘉诚的战略布局,未来也不排除调整在英国的投资。
香港投资银行家温天娜公开表示,在英国投资相当于在欧洲投资,但如果英国退出欧盟真的发生了,英国将只是一个单一的市场和经济体,辐射和协同效应将不复存在,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在英国投资的企业的估值。
然而,李嘉诚似乎并没有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被英国深深地束缚住。
李嘉诚在接受媒体独家采访时也暗示,他已经为英国退出欧盟做好了准备:即使英国退出欧盟,也不会是世界末日。
昌河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速动资产(即可快速转换为现金或已呈现金形式的资产)为1,314亿港元。虽然英国对公司业绩贡献很大,但以英镑计价的速动资产只有11%,这意味着即使英镑大幅贬值,对昌河资产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此外,由于汇率因素,英国退出欧盟带来的美元升值将进一步使这一巨大的快速资产大幅升值。
新京报记者指出,在上述速动资产中,最大的比例恰恰是美元,达到40%。在美联储加息和英国退出欧盟等地缘政治风险的推动下,美元资产升值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
即使是英镑贬值,也实际上减轻了李嘉诚公司的债务压力。
昌河2015年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银行及其他债务的本金总额已达2876亿港元,其中英镑占25%。英镑贬值将直接推高港元和其他货币的价格,英国的债务偿还压力也将相应减轻。这是由于其汇率风险对冲策略。
昌河在年报中表示,对于涉及非港元的海外子公司、联营公司及其他投资项目,本集团一般会尽可能安排从当地货币借入适当水平的债务融资,以实现自然对冲,并将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长江基建在其年度报告中还披露,对于在其他国家的投资,以本币计价的借款一直保持在合理水平,以对冲汇率风险。
这个版本是由《新京报》记者赵一博写的
标题:英国脱欧李嘉诚财富缩水百亿:超1/3投资在英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29582.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