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大放水,手中的钱将更不值钱?
本篇文章1874字,读完约5分钟
央行一直向公众承诺采取审慎的货币政策,但事实上它正在秘密放水。最近,央行发布了5月份的金融统计报告,其中广义货币(m2)增长率达到10.8%;新增贷款数据为9008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3.23万亿元。具体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较去年同期增加43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增加318亿元,家庭部门贷款增加311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47亿元,较上月有所下降;中长期贷款增加2063亿元,比上个月增加近500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出现反弹,主要是由于过去两个月房地产销售的反弹和二手房贷款的放松。除家庭贷款反弹外,企业贷款也增加了不少,但扣除票据后,非金融企业贷款较4月份有所下降,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均有所下降。
可以看出,央行放水的势头从未改变,只是略有放缓。在全球经济增长疲软的今天,各国央行都开始了以邻为伴、转嫁矛盾的放水模式。欧洲央行担心英国退出欧盟公投,也不排除它将准备投入大量流动性,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英国退出欧盟危机。俄罗斯央行将利率下调0.5%,并将关键利率从11%下调至10.5%。俄罗斯央行已经不堪重负,现在要忍受它并不容易。韩国央行突然开始降息,将基准利率下调0.25%,创下历史新低。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央行也不能独善其身,并已启动了放水模式。
6月初,央行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了208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业务,其中3个月1232亿元,6个月115亿元,1年733亿元,利率与前期持平,分别为2.75%、2.85%和3.0%。这是央行今年第七次实施mlf操作,这种释放中期流动性的方式被称为变相RRR减息。这是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整体放开的一个显著标志。
但是,为什么中央银行放了水,但是你没有看到你手里多了一毛钱吗?原因是钱不会流向你。剩余的钱去哪里了?答案是,它落入了那些持有资产的人手中。尽管增加货币发行的初衷是为了刺激经济,但第一个效果是各种资产的飙升。今年的房价上涨主要是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关键原因是市场上有太多的钱,而这些钱还没有用完。因此,资金涌入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因此,最近几个月,资产价格大多升至高位。在资产短缺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越宽松,资产价格上涨越快。
所以有一个矛盾。一方面,我国广义货币快速增长,大量新货币投放市场;另一方面,中国陷入了缺乏流动性的困境。为什么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提高流动性?原因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房地产领域已经成为一个货币中转站。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上涨,其中北京市房价上涨趋势最为明显,平均涨幅为3%,最高涨幅为6%。我们的m2增长率最近一直保持在13-14%。对于普通人和企业家来说,现在最好的选择是投资房地产或高质量的股票资产来对抗通胀。
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从2016年1月到5月,有多少新贷款进入了房地产市场?至少算一半。货币和贷款没有流向它们应该流向的实体经济和企业,这导致了货币供应的双重火灾。我努力工作了一年,但是到了年底我一点钱也没赚到。这是实体经济的惨淡局面。它直接导致实体经济缺乏投资意愿和流动性。
然而,在房地产等非实物领域,流动性明显过剩。资产泡沫越来越大。在流动性陷阱中,传统货币政策已经失败,央行增加的资金将有多少存入房地产,而不是直接投资于实体经济和消费。从长远来看,经济已经陷入长期萧条。在债券市场,人们倾向于持有流动性好的短期投资,因为他们的风险偏好较低,导致短期利率接近于零,而期限利差和信贷利差难以下降。至于股市,由于人们投资和消费的意愿较低,陷入长期低迷是必然趋势。
事实上,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成为房地产的寄生产业。水释放后,资金首先流向房地产,然后在保证基本市场的基础上,通过投资流向实体经济。房地产已经成为银行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节拍器和避风港,发挥着调节经济融合的作用。如果不释放水,实体经济将首先不堪重负。想想沿海地区许多外贸企业和铸造厂的关闭。如果央行不释放水来振兴经济,实体经济将首先死亡,而房地产最终将供不应求。
为什么手头的钱在缩水?这不是因为货币过度,而是因为流动性陷阱:过度扩张的货币不会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向房地产,这导致制造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以及成本驱动的进口通胀掠夺普通人的财富;第二,由于资本市场不断引入流动性,资产溢价增加,增加了普通人投资的难度,使投资变得不可能;最后,当进入房地产的行业在一段时间后被释放到消费市场时,就形成了全面的价格上涨。在这个过程中,普通人的低工资无处可逃,他们的收入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不可能显著增加,所以他们越来越穷,成为货币流动性陷阱的受害者。
标题:央行大放水,手中的钱将更不值钱?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29573.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