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又放大招!支付宝微信支付躺着赚钱越来越难
本篇文章1676字,读完约4分钟
在我们告别旧时代、迎接新时代的时候,央行一个接一个地采取了重大举措。条形码支付标准刚刚出台,支付机构客户备用金存款比例已经调整。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一份文件。从2018年开始,支付机构客户储备资金的集中存款比例将从目前的20%逐步提高到50%左右。
一般来说,备用金是客户在网上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支付的款项,一直存在支付机构的账户中,直到客户收到商品并确认。虽然备用金的所有权属于支付机构的客户,但它以支付机构的名义存入银行,银行向支付机构支付利息。支付宝和财付通等支付机构靠躺着赚钱。
按照规定,公积金集中存放后,不会产生利息,支付机构无疑会损失一块大蛋糕。
支付机构的拨备将从20%调整至50%
据央行《金融时报》报道,目前20%的集中存款比例在2018年1月仍在执行,从2月到4月每月增加10%,2018年4月集中存款比例调整到50%左右。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运行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支付机构客户准备金集中存管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专项整治互联网金融风险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自2017年初建立以来,该制度的实施进展顺利,市场各方都期望逐步提高集中存款的比例。
今年1月,央行下发了《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储备资金集中存放和管理的通知》,要求从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将客户储备资金按一定比例存入指定机构的专用存款账户。初始存款的平均比例约为20%,央行的目标是最终实现所有客户储备资金的集中存放。根据这份文件,准备金集中存放后将不再产生利息。
储备资金集中存放的原因是各支付机构以前都以自己的名义在多家银行开立了客户储备资金账户,客户储备资金规模庞大,存款分散,导致一系列潜在风险。央行指出,客户储备资金分散存储存在四大风险:
首先,存在客户储备基金被支付机构挪用的风险。例如,2014年12月,上海长沟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挪用客户储备资金,导致资本风险敞口7.8亿元,涉及5.14万持卡人。
第二,一些支付机构非法占用客户储备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或其他高风险投资。
第三,支付机构通过在商业银行开立的准备金账户办理银行间资金结算,超范围经营,变相行使中央银行或清算组织的银行间清算职能。甚至一些支付机构利用这一点为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渠道,这也增加了金融风险跨系统传递的隐患。
第四,客户储备资金分散存放不利于支付机构整体资金管理,存在流动性风险。
根据之前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267家支付机构吸收了超过4600亿元人民币的客户储备资金。平均每个支付机构开立13个客户储备账户,最多开立70个账户。
[/s2/]对于支付机构来说,躺着赚钱越来越困难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上海某支付机构副总裁表示,第三方支付储备资金的利息收入是支付机构不愿放弃的一块蛋糕,因此支付机构推动集中存管的动力非常弱。
支付机构的客户准备金和银行结算利息收入根据平均每日资金存款额和约定的存款方式计算。这意味着支付机构客户储备资金的存款额越高,银行给予的利息就越高。据上述支付机构人士透露,协议存款的价格区间基本在每年3%左右,最高可达4%以上。二线支付机构的储备基金平均日存款额可达30.5亿,也就是说,二线支付机构在银行获得储备基金的利息将达到每年1亿多,远远高于外界的估计。更不用说像支付宝和财付通这样的行业巨头了。
通过客户储备基金赚取利息相当于支付机构的无风险套利。只要他们吸收客户储备资金,他们就可以躺下来赚取利差,这甚至高于许多银行产品的利差。
与此同时,在准备金存款比率提高后,支付机构在银行的存款中有更大比例无法使用,这相当于央行恢复了流动性。
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麒麟表示,从目前央行账户中的非金融存款来看,储备基金约为5000亿元,存款利率提高10%将导致银行损失500亿元流动性。如果存款利率上升后,银行的支付基础下降,银行的流动性损失将会减少,对资本的干扰也将会减少。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支付机构客户储备资金集中存款比例调整的影响,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稳定。
标题:央行又放大招!支付宝微信支付躺着赚钱越来越难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29206.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