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杀毒软件业最大丑闻全景:中关村20年恩怨未了局——
本篇文章1633字,读完约4分钟
刘旭和王新的故事开始于20年前。
1989年底,王新找到了当时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计算机科学研究室工作的刘旭,邀请刘出山,想一起做点什么。 刘旭对王新说:“40岁之前只制作实验系统,不想制作商品化的软件。”
1991年,王新创办了瑞星企业,这家瑞星企业的总经理最终说服刘旭是在1993年。 这两年,刘事实上担任瑞星的技术顾问。
离开中国科学院,加入瑞星,让刘旭成为中国的“程序员五杰”,另外四人分别是吴晓军、鲍岳桥、周志农、朱崇君。 瑞星成就了刘旭,刘旭也成就了瑞星。 凭借刘旭主导开发的杀毒软件和杀毒卡,瑞星在中关村村成为了曾经联想、方正并驾齐驱的企业。
但是这个故事有一个美丽的开始,但没有美好的结局。
2003年,加入瑞星10多年后的刘旭离开了瑞星,当时据说“刘旭因健康问题离开了瑞星”。 但是,不久刘旭成立了从事同样的计算机安全业务的微点企业,之后不久微点和瑞星将公布名单。
2008年2月17日,媒体的报道进一步提高了王新和刘旭20年的恩怨,扩大到聚光灯下,也可以说是“杀毒行业最大的丑闻”。
一位中关村公司的业界人士认为,除了20年的恩怨曲折剧之外,王刘故事的典型性在于中关村的印记。 在这个被称为“中国硅谷”的地方,这样的争斗并不稀奇。 从联想到柳倪的纷争,到方正强制宫,然后向四面八方暗斗。
每次发生这种事,都会在中关村引起波澜,但很快就会消沉。 一会儿,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旁观者充满热情。 恩怨情仇,巧妙的夺取,刀光剑影,浪漫与血腥,夺心斗角……中关村江湖的本色不时闪烁。
正如奇虎网首席执行官周鸿祎所说,缺乏“中国硅谷”是对硅谷创新的保护和尊重,“(中关村)村民们只有弥补这些短板,中关村才能成为真正的中国硅谷”。
二十年的恩怨
其实,微点和瑞星之间的明争暗斗,是刘旭离开瑞星后埋下种子的。 2003年3月5日,瑞星宣布刘旭离职,随后瑞星宣布解雇整个系统整合部门和销售部门的约20名员工。 当时瑞星销售部的总人员也在60人左右。
刘旭离开瑞星时也是瑞星的第二大股东,约30%,王新股超过60%。
2005年,刘旭创立了微点企业,上述被切断的员工多服从刘旭,加盟微点,其中包括担任瑞星副总裁的田亚葵、马斌、熊不文等。
微点企业的主推产品是“主动防病毒软件”。 但是,2005年底,北京警察发布了“全国第一起故意网络病毒事件”。 当事人是刘旭创办的微点企业。
警察说,微型点企业“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违规通过在网络上下载和运行多种病毒,电脑病毒在网络上大量传播,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互联网安全管理规定,商业企业或个人未经主管机关许可不能下载和测试病毒样本。
微点企业副社长田亚葵至此被警察拘留了。 2007年11月,田亚葵被拘留11个月和接受保险审查12个月后,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对田亚葵做出了很棒的决定。
除此之外,微点企业也没有停下来,其产品“自主防御软件”允许国家计算机防病毒产品检测中心进行产品销售开始前的检测手续,在“国内第一个防病毒企业传达事件”过去两年半后,即2008年
但这并不是“国内第一家杀毒企业感染病毒的事件”的全部。 2008年2月17日,一家媒体报道将矛头指向瑞星,原北京市公安局网监与士兵等官商勾结制定了这个假案。
对此,瑞星根据2月19日发布的公告,刘旭元是瑞星的主要股东和高级管理层,其开发销售是“自主防御软件”,违反了同行的禁止和保密条款的协定。 根据该公告,刘旭离开瑞星时,瑞星企业交换了病毒库密钥,伤害了瑞星企业和其他股东的权益。
之后,微点企业又发表了声明:从相关部门获悉,制造此假事件的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原来兵、干警张鹏云、齐坤和瑞星企业副总经理赵四章已经正式批准北京市检察院。
到目前为止,围绕瑞星和微点、王新和刘旭的恩怨之门是向公众敞开的。
[1] [2] [下一页]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不自然了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不自然。
标题:热门:杀毒软件业最大丑闻全景:中关村20年恩怨未了局——
地址:http://www.qdgzw.com/cyhxm/35940.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