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帮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网站,主要为网民提供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创业商学院、创业辅导等商机资讯、助您时刻掌握最热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创业 > ““纠结”的IPO重启之路”

““纠结”的IPO重启之路”

来源:青年创业帮作者:简万贵更新时间:2021-04-09 03:25:05阅读:

本篇文章2822字,读完约7分钟

去年以来,对比明显的造假问题,证监会表现勇猛接连开出罚单,甚至一点大型中介机构都依法受到了惩处,此举赢得了市场的赞许。不过遗憾的是,还没有出现力度能足够震慑市场的处罚措施。年证监会对比排队ipo公司的财务核查已经逼退160余家公司,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净化市场的作用。但面对造假频现、包装普遍的a股市场,怎么从制度层面把造假冲动降到最低,恐怕是监管层在重启新股发行时必需要考虑的。

““纠结”的IPO重启之路”

两个月的ipo财务核查,ipo公司申报数量由过去的815余家,锐减200余家,至615家。证监会对比排队ipo公司的财务核查已经进入复核阶段,那些公司能够顺利过关,那些公司或被查出问题,成为市场焦点之一。其中,已经过会的88家公司的去向令人关注。 如果说去年的暂停是在舆论和维稳压力下的无奈之举,那么如今,即使经过财务自查,仍然面对数百家排队等待发行上市的公司,重启新股发行势在必行,这一天终要到来。

““纠结”的IPO重启之路”

资本市场为融资者和投资者提供了直接对接的场所。没有融资的市场是残缺的,正常的市场兼备投资与融资功能,不能长时间没有新股上市。可是我国的a股市场一直有“圈钱市”的恶名,一点上市企业常常肆无忌惮地“圈钱”,却吝啬分红。近两年来,企业上市不久业绩便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形时有发生。面对“业绩变脸”、“荐而不保”,证监会重拳祭出了措施,对“变脸”企业及其保荐人予以处罚。

““纠结”的IPO重启之路”

自去年二季度开始,股市持续低迷,投资者看不到希望。大多数人认为,正是源源不断的新公司上市抽走了股市资金,影响了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应立即暂停ipo,让股市休养生息。随着股市的持续下跌,这种呼声越来越高。新股发行本应是一个股票市场最正常不过的事件,而今却成为一个碰不得的敏感词,一丁点儿相关情况都可以让市场闻风而动。近几年来经济环境不景气,暂停新股发行加剧了中小型企业“融资难”,排队公司为上市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企业治理已付出了巨额价钱,暂停一方面加剧公司财务价钱,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公司融资预期渺茫、资金链告急,对众多中小型企业无异于雪上加霜。

““纠结”的IPO重启之路”

a股历史上曾8次停止发行新股,其中2000年有5次。 对比a股市场停牌1个月、2个月、6个月前的综合指收益和停牌前,发现停牌后有正收益和负收益,并无一定规律。 从直观上看,本轮暂停ipo后,上证短信大涨,至今未形成明显的上涨态势,暂停后形成的巨大“堰塞湖”成为制约市场上涨的“达摩克利斯剑”。

““纠结”的IPO重启之路”

股改巨量扩容,造就了中国证券史上最大的牛市,这证明股市有其自身内在规律,不会因ipo的状态而受到影响。暂停新股发行,或许能起到“安慰剂”的心理效果,但不会实质性改变股市运行的基本趋势。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监管部门从业的重中之重,投资者的损失往往成为暂停ipo的理由,但从根本上讲,造成投资者损失的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不成熟、市场化程度不高、概念炒作层出不穷、投资者盲目跟风等。暂停新股发行,是对资本市场功能定位的扭曲,行政之风与市场化的矛盾才会真正伤害投资者好处,投资者对开闸预期的恐慌,真正影响着市场心理预期和股指走势。

““纠结”的IPO重启之路”

截至4月9日,ipo核查启动以来有162家公司撤销ipo申请,并且,还有107家公司中止审查。ipo公司申报数量由过去的815余家,锐减200余家,至615家。度过了忙碌的2月和3月后,30家被抽查公司以及券商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在内的中介机构们将迎来最“残忍”的4月——他们将等待证监会的抽查。首批30家接受抽查的在审公司名单是通过抽签方法产生,总数约占已提交自查报告公司的5%。

““纠结”的IPO重启之路”

证监会公开新闻显示,在过会而未发行的88家公司中,有5家公司由于财务核查而撤单,另有一家因未按时提交财务自查报告而中止审查。可以预期,对于依然在队列之中的80余家过会公司来讲,大部分应该都可以通过财务核查,即便是存在撤单或被查出问题的情况,比例相对其他排队公司也要低得多。这些公司中的过关者有可能成为ipo重启后的先行者。不过,在暂停这么久之后,IPO重启之后新股必然成为抢手货,打新热恐将卷土重来,怎么做到平稳起步十分关键。

““纠结”的IPO重启之路”

3月25日,全国股转系统公布了挂牌企业申报ipo发审进展,目前有5家挂牌公司申请了创业板ipo。全国中小型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企业总经理谢庚近期表示,股份企业在股转系统挂牌进行公开转让时已经取得证监会的行政许可,这些企业如果在股本规模和结构等方面完全符合沪深股票市场的上市条件,可以通过介绍上市的方法在沪深股票市场上市。由于介绍上市并不融资,没有公开发行,因为此不需要证监会审核。

““纠结”的IPO重启之路”

悬而未决的ipo重启时间表不仅撩拨着市场脆弱的神经,也耗尽了多个拟上市企业的耐心。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近期已经有不少在a股排队上市的企业拟转赴香港发行h股上市,其中包括多个等待数年的城市商业银行、大型券商和一点中型制造业企业,最快二季度就会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业内人士预计,为缓解a股上市压力,监管层继去年降低内地公司国外上市门槛之后,将会在今年试点h股ipo全流通,并简化h股再融资审批,港股市场将成为分流a股ipo“堰塞湖”的首要渠道之一

““纠结”的IPO重启之路”

中国股市起步于服务国企改革,一定程度上存在行政色彩,暂停新股发行与市场走势或有相关,但难以产生直接性联动。ipo恢复或许不可怕。自1990年a股市场创立以来,共发生7次新股发行重启。对这7次ipo重启的当日以及一个月内的股指涨跌统计,结果显示,重启短期对股指下行的影响有限,重启当天市场表现,跌多涨少,但跌幅有限;而重启后的一个月内市场表现,7次中6次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所以,重启ipo心理层面影响大于实际影响。

““纠结”的IPO重启之路”

充分肯定此次第一阶段财务自查所取得的成果,并期待第一批对所抽取的30家公司所进行的抽查,包括此后的n批次抽查,应会比拟ipo公司的自查更严格,也更规范。因为倘若这样的自查、抽查、核查所依据的依旧是重形式轻实质的形式逻辑大体上,那么,不论是自查过关也好,抽查核查过关也好,本质上都还是行政权力对样式化新闻披露的背书,并不等于诚信的保证。在好处的巨大诱惑面前,谁能保证自查公司个个都会有自知之明,知难而退,而没有胆儿大的还敢铤而走险,企图蒙混过关?这种担忧,与其说是对核查阶段的考验,不如说是对惩假机制的考验。

““纠结”的IPO重启之路”

肖钢上任后表示“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表明证监会将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继续推进各项改革,完整各项制度,夯实市场快速发展基础。而定期召开主席办公会和新闻发表会,表明证监会进一步推进新闻公开透明的决心。“证监会主席犹如坐在火山口。”第一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曾经做过这样的描述。在未来,肖钢还会交出怎样的答卷?在a股长时间低迷,财务造假、欺诈上市以及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出现的情况下,在多个散户投资者因为亏损而对监管部门抱有怨气的情况下,怎么加强市场的监管,打造客观公正公开的市场,恢复监管部门的公共信服力,给广大投资者以信心,是新任主席将要直接面对的问题。

标题:““纠结”的IPO重启之路”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40133.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