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下半场,再看物流行业的变化和机会
本篇文章6884字,读完约17分钟
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影响到每个人的心脏。这种流行病可能会改变许多人、许多企业和许多行业的运行轨迹。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样一个大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股信息洪流,给人一种压抑和窒息的感觉。到目前为止,当疫情有所缓解时,让我们摆脱信息的噪音,看看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沉淀下来。我想用物流行业来分析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一分析的主要结论如下:
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网上需求都进一步增加,“网上购物”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带来了物流业务量的持续增长;
除了快递需求,日常生活需求的网上满足在短时间内推动了o2o的发展,这相当于培养顾客习惯。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订单量的增加都带来了即时配送的需求。促进即时分销行业的发展;
无论是快递企业还是快递企业,在疫情形势下供应链能力优势突出,直营企业具有较强的管控能力。SF、京东、苏宁、邮政等直营快递企业业务量增加,品牌得到认可;
虽然物流业高速发展已有6年,自动化改造进程近年来也很快,但总的来说,劳动力仍然比较密集,对人的依赖性很大。通过这场疫情的考验,行业内所有环节的自动化和无人化建设将加速推进;
无论行业如何变化,终端配送都是必需的,而且压力越来越大,这被认为是这场流行病的一个机会点。我也同意终端分销对这个行业的收入影响最大,但它的发展不是由这种流行病带来的,而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促进和所有家庭的战场。这也是一个有许多棘手问题亟待解决的场景。这种流行病起到了加速作用。接下来,我将具体谈谈无人配送(无人驾驶)、无接触配送(快递站中的快递柜)、服务机器人和社区经济。
从爆发到持续到缓解,中国人民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留在国内。此外,在流行病预防和控制政策下,社区被关闭,这种政策持续了几个月而不是几天,给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需求需要得到满足。原有电缆下的需求已大部分转移到网上市场,对网上超市、新鲜食品和药品的需求大幅增加。业务流推动了物流,业务量激增(包括o2o即时配送)。从数据的角度来看,情况也是如此。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1月24日至29日,全国邮政行业共收到包裹8125万件,同比增长76.6%,投递包裹7817万件,同比增长110.34%。
京东数据:今年春节期间粮油营业额同比增长15倍,其中食用油营业额增长556%,米面谷物营业额增长20倍以上,方便食品营业额超过10倍,奶制品营业额增长300%,饮用水营业额增长200%。
根据苏宁店披露的数据,春节期间,北京苏仙生线蔬菜水果单日订单同比增长200%,苏宁店蔬菜市场网上订单同比增长245%。
美国团购在北京的日订购量达到春节前的2-3倍;
由于饥饿,北京的新鲜外卖订单数量比去年春节增加了7.76倍;
京东春节防疫期间,整个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470%;
除夕夜至第四天,平台日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21%,春节7天总销售额超过4000万;
与前一个月相比,除夕购买食品的订单量增加了300%以上;最近,整体订单量增加了约80%,客户单价增加了约70%;
从高辛零售到家庭线的b2c业务销售额增长了3.5-4倍。
哪里有业务流,哪里就有物流。
从电子商务快递的角度来看,从短期来看,疫情对物流运输的中转环节仍有一定的影响(原因将在下面详细分析),但从长期来看,疫情肯定会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的普及率,需求会随着业务的正常恢复而逐渐增加,业务量肯定会逐年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o2o平台对超市和生鲜产品的爆炸式需求,实时物流业的订单量也呈现爆炸式增长。相关订单如《饥饿》、《蜂鸟配货》、《点对点快递》、《美团快递》、《达达快递》等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美团分销、蜂鸟分销、达达等大业务流平台支持的优势明显。
美团配送独立后,它一直在争夺更多的非外卖订单,扩展到超市、生鲜、蛋糕、医药、差事等领域。此外,随着美团购物的C端配送,也给美团配送带来了巨大的配送需求。
去年6月,阿里饥饿口碑宣布独立其即时物流品牌蜂鸟,并整合其部分配送能力后,一方面继续为阿里的外卖配送和新零售订单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在餐饮、超市、生鲜食品和美容护理领域建立了高标准的配送方案。
京东达达实施“零售+配送”双核驱动战略,京东作为达达集团的本地实时零售平台,打造了从大卖场、便利店到精品超市的多类型、全方位服务的商业超级矩阵;达达快递作为当地的即时配送平台,已经建立了由落地配送、即时配送和个人商务三部分组成的立体配送服务体系。
终端即时分销网络的意义不仅在于新鲜食品、餐饮和快速消费品的在线消费,还在于电子商务巨头对现有用户的竞争。无论美团、阿里、京东,其战略背后的布局都是基于高频特性,进一步稳定业务基础,提升电子商务平台整体用户活动。
疫情爆发后,消费者行为被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深化,使得网上购物更加正常。电子商务和o2o的发展将再次推动快递和即时配送的快速发展。
从这种流行病来看,物流作为基础设施在未来将变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在非常时期,物流是一个国家经济流通、社会流动和生活保障最不可或缺的基本依赖。
它突出了劳动密集型问题,加速了工业自动化的无人化建设进程。
目前,所有行业都受到影响,物流也不例外。根据国家邮政局2月8日发布的《2020年1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2020年1月,快递发展规模指数为169.7,同比下降12.0%,快递业务量预计为40亿件,同比下降11.5%。虽然春节期间订单量有所增加,但整个行业仍然受到疫情的影响。
主要因素如下:
快递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也是目前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在转运中心的分拣和终端配送环节,非常依赖人,尤其是操作人员和快递员。目前,疫情已导致大部分物流业处于计划复工或限制复工状态。许多操作员和快递员害怕返回工作岗位,无法返回工作岗位,导致压力增加;
为了预防和控制疫情,运输车辆和包裹在运输途中需要严格消毒,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严重影响了时效性;
大多数原本通过“规模效应”创造利润的快递公司,在单票数量减少的影响下,无法降低单票成本。
为了促进快递网络的快速恢复,业内各大平台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菜鸟与淘宝和天猫联手,成立了一个10亿元人民币的专项基金来补贴供应链和物流。这些措施包括为快递员提供免费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免除技术服务费,以及通过一系列措施激励快递员,如恢复工作红包、收取补贴和提供送货奖励。
SF快递,17日直接取消10元/票的资源调整费;
中通快递收取整个网络的转让费(转让费+运营费),价格为原价的30%,执行时间为18日至29日;
18日,安能物流和白石快运宣布,从2月19日至2月29日,安能物流的全国中转费将根据配送基准实现30%的折扣,白石快运将对整个网络的接收价格实施30%的折扣;
糯米的价格在各省之间有30%和60%的折扣;
大云快递对整个网络的转让费提供50%的折扣,截止日期直接到国道收费结束。
经过这次大的考验,我认为它将带来新一轮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并推动现场操作向无人化和不太人性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直接运营系统的SF快递、JD.com和邮政,在这场疫情中表现突出,业务量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凸显了企业的实力和声誉。在后续工作中,将加强现场自动化建设,进一步增加自身优势。
“非接触式配送”很受欢迎,无人配送和快递柜也很受欢迎。
首先,我们来谈谈交货方式。正常情况下,终端交付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
“站内配送”:一般是指通过快递站、专营配送点、快递超市等场所,将快递分批配送给小商店经营者。在小商店经营者上架后,他们将被告知让收件人拿起或送到他们家。这种交货方式约占80%;
“柜式配送”:通过智能快递柜实现配送,快递员被放入快递柜中,提货人使用验证码自己提货,约占11%;
“门到门”:指传统的送货上门或电话通知提货。快递员根据运单上的地址送货上门,或通过电话约定交接地点,等待提货人接货交接,约占9%;
随着疫情的不断发酵,为了避免因个人接触造成的交叉感染,“非接触式配送”一词在空横空出世,立即成为业界的热点。业内各种平台和企业已经推出了“非接触式分发”方案。
什么是“非接触式分发”?
“非接触配送”是快递物流终端配送服务模式的体现。在武汉疫情引起特别关注之前,“非接触式配送”已被广泛应用于快递“最后一英里”的高效配送、收件人隐私保护和用户安全。在快递物流的最后,第三方平台如智能快递柜、快递邮局和收集点被用来运送货物。
物流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将“非接触式配送”定义为:“物流配送人员通过智能快件柜、邮局、集合点或用户指定的场所实现配送的配送行为,以避免与收件人直接接触。”与通常的快递服务相比,其核心在于“无接触”,快递服务需要送货上门和用户签名才能完成。
快递、外卖、生鲜食品和即时配送等终端服务企业的“无接触配送”响应:
顺丰快递:从1月23日起,顺丰快递将在武汉提供自助送货和送货服务。届时,快递员会提前通过电话联系收件人,预约后放在丰超等快递柜中,或在网点以自助方式投递。
通达部:许多快递公司,如大云、白石、童渊,一般都建议用户通过快递柜收发货物,以减少人员接触。据悉,疫情并没有影响到中通未来铺设快运机柜的计划,但由于非接触式调度对用户体验更安全,中通也可能会大力铺设快运机柜。
邮政:中国邮政表示,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邮政安全,快递员会通过电话联系收件人预约投递,首选是将邮件投递到集合点或包裹柜台,这样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
饥饿:1月26日,饥饿宣布“快速在线”服务开始。同一天,武汉100多家餐馆、生鲜食品和便利店提交了在线申请。据饥饿网提供的信息,截至1月30日,上线后不到4天,各方发出的订单数量不断增加,从60个订单增加到1000个订单,这也加快了饥饿时购买食物的自助点增加速度,尽快实现武汉市的全覆盖。
美团推出“无接触配送”,即经销商和用户同意将商品放置在物业中心、公司前台、门卫值班室等指定地点,以减少经销商和用户的直接接触。截至1月27日,美团外卖的“无接触配送”已在中国184个城市推出,包括北京和深圳。
天猫超市,黑马:宣布正式推出“非接触式配送”服务。消费者下单后,天猫超市默认提供“非接触式送货”服务:通过电话联系客户后,送货人员会将货物放在双方约定的位置。
“无接触配送”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直接指向“柜式配送”方案,而快递柜又一次被推到了前沿,拥有优惠的政策和客户需求。
1月30日,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侯艳波在国家卫生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卫生和卫生部门的要求,进出武汉的邮件和快件应定点发送、定点投递,快递员应与用户进行电话联系,优先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
从那时起,地方政府、邮政管理部门、商业部门和防疫局都颁布了相关政策,鼓励通过非接触式配送优先使用智能快件柜。
然而,由于大多数社区采取封闭管理,禁止外人进出,快递兄弟和外卖伙伴被封锁在社区之外,社区关闭导致限制快递进入。2月19日,交通部、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联合发布紧急通知。“在设置智能快件箱的管理区域,邮递员和快递员应做好进出登记、体温检测、戴口罩等工作。允许他们优先通过指定路径将邮件快递直接送达智能快件箱。”此后,各地纷纷出台快餐柜布局和选址的鼓励政策,以推广快餐柜的应用。
2019年,各大城市共有40.6万套智能快件箱,快递率约为11%,其中SF快递和中国邮政快递约占70%,丰朝快递约占44%,中国邮政快递约占25%。根据国家邮政局《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终端平台和集约化发展已成为趋势,预计2020年快递率将达到15%。
快运内阁领导人也在疫情下提供了支持政策:
快递:1月24日至2月15日期间,湖北省实施了快递员免费送货费、用户长期免费接送费等优惠政策。鼓励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快递柜,并宣传快递柜将有专人定期消毒。
丰朝:丰朝还积极帮助非接触式交付,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并推动丰朝开放平台帮助第三方开发商,使其他电子商务平台也可以使用丰朝快件柜。
虽然“非接触式配送”和快件柜作为鼓励疫情期间派遣的方式得到推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障碍,如智能快件柜日益普及,但仍存在一些痛点,如缺乏相关服务标准、抵制现场进入、资金压力和消费者投诉压力等。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和快递邮件业务量的增加,很难强迫快递伙伴通过短信或电话确认快递邮件是否在柜子里。此外,这与《邮政法》和《快递条例》中规定的门到门递送的要求相冲突。
这些看起来像山一样的障碍,但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可以从国家和邮政管理局的声明中清楚地看到希望。去年出台了第一部快递柜管理条例,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智能快递柜应纳入城乡公共设施范围。我们可以相信,只要它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得到了普通人的认可并符合市场规则,任何新的格式都可能得到国家和法律的认可。因此,我认为传统的“门到门”方法将被淘汰。
这种流行状况进一步加强了快餐柜的使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民心理有影响。作为“非接触式配送”的重要方式之一,相当多的消费者有意识地选择了这种方式。为了避免职业暴露风险,快递伙伴也打算避免与消费者直接接触。习惯正在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政策的推动作用将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这项政策能够解决入园和租金过高的问题,快运内阁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注:作为一名高级研究员,我会写一篇专题文章,详细分析快餐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不想在这里详述。
传统的门到门模式将被进一步淘汰,柜面配送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无人配送将迎来发展机遇。
除了终端分销的“无接触”之外,更大的痛点和趋势方向在于“无人化”或“去快递”,这将是一个颠覆性的超价值市场。
我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无论电子商务如何发展,快递如何调整,仓储配送如何演进,零售如何演进,终端配送场景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当前问题和难点中最突出的环节。再看看成本,最大的成本是数百万的快递和分销商。如果这个巨大的成本可以减少或省略,其价值和颠覆是可以想象的。目前,通过转变模式,我们也需要考虑就业问题。
无人配送带来的相关发展机遇:无人驾驶飞行器、无人驾驶汽车(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和新型配送模式。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有利的无人配送连锁反应,各企业纷纷效仿。
阿里、JD.com、顺丰快递、三东一达、美团、饥饿和苏宁都推出了自己的无人驾驶车辆系统,顺丰快递推出了无人驾驶车辆/无人驾驶飞机/快递塔/智能机柜组合的终端完整解决方案。这些企业都是三年前开始布局的,目前已经完成了试点。
在武汉市青山区吉林街,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能送药车每天往返于送药点和医院之间,以15公里/小时的速度沿街行驶,自动避开车辆和行人,不断向武汉市第九医院运送医疗用品。
深圳一清科技的“夸父”无人送货车在山东登陆,每辆车每次可运送1500公斤蔬菜和水果。在第一线疫区,“夸父”无人运输车开始承担物流仓库与病房、病房与垃圾站、超市与社区之间的物资运输任务。
SF的无人机降落在武汉金银滩医院,并向医护人员运送了3.3公斤的医疗和防疫物资。据工作人员称,当天安排了三架无人驾驶飞机从江军路向湖北区金银滩医院运送防疫物资。无人驾驶飞机运送了18架次(往返)货物,总重量为70公斤,共27件。运输的所有物资都是紧急医疗物资。
苏宁物流已经在苏州、北京和南京完成了终端无人送货车的部署。5g卧龙无人车可在1小时内3公里内接收货物,并24小时值班。与此同时,该公司还推出了一个小型biu机器人没有交货。快递员将商品送到社区门口后,消毒机器人将商品送到消费者门口。在此期间,机器人可以自己判断路线,乘坐电梯,提醒消费者提货,从而完全实现“无接触配送”。
美团推出了两辆无人送餐车,向北京顺义区许多社区的居民运送水果和蔬菜,并公开测试了大约20公里/小时的道路行驶速度。不久,无人送餐车将在海淀区着陆。
此外,百度、高线机器人、酷炫机器人、智能沃克、时宇科技等十多家无人驾驶汽车企业也在武汉、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投入了与抗击疫情相关的工作。
在COVID-19抗击肺炎的战斗中,对无人驾驶车辆有着巨大的需求,如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驾驶环卫车和无人驾驶消毒车。如果你感兴趣,你可以关注文远广发银行的机器人出租车和百度的机器人出租车,它们已经在中国开展了试点项目。
终端配送叠加了更多的增值服务,智能社区服务再次受到重视。
社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重要人群控制节点。病毒将人们从公共场所驱赶到社区,社区成为人群集中的接触点,具有显著的商业价值。2020年,社区商业仍面临许多瓶颈,如新鲜电子商务和社区便利店,这些都面临着教育市场和改变“用户习惯”的问题。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为新鲜电子商务和社区便利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出台政策大力发展和建设社区便民点及相关服务设施。在这一政策的帮助下,推动“强制”培养顾客习惯,与社区服务相关的业务将逐渐凸显,并可能出现相应的“独角兽”。
标题:战疫下半场,再看物流行业的变化和机会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2887.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