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帮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网站,主要为网民提供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创业商学院、创业辅导等商机资讯、助您时刻掌握最热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创业 > 知识付费屡遭歧视,什么时候才是头?

知识付费屡遭歧视,什么时候才是头?

来源:青年创业帮作者:简万贵更新时间:2020-10-03 23:38:21阅读:

本篇文章3294字,读完约8分钟

根据麦琪的数据,流行期间app和喜玛拉雅app在app store总免费列表中的排名与去年同期相比没有显著增加。相反,iQiyi、腾讯视频、颤音和快手等娱乐应用在流行期间赢得了用户的青睐。看起来,即使人们“空闲”并且有足够的剩余时间,他们也不愿意充电去学习。用户习惯的缺乏给知识支付的未来投下了阴影。

知识付费屡遭歧视,什么时候才是头?

去年9月,吴晓波频道首次未能上市。罗永好评论说:“吴晓波失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1 .这个梦想太大了,他公开了吗?你在开玩笑吗?2.入错行原本是后知后觉(我的意思是,姓重复后,我被昵称为诸葛亮)。结果,我和侄子一起玩,产生了幻觉。我一直以为我姓诸葛,我的名字很亮。”

知识付费屡遭歧视,什么时候才是头?

知识支付领域的另一个巨人罗振宇,并没有像2020年“时间之友”的第一次新年演讲那样引起广泛的共鸣,也没有什么声音在社交网络上讨论相关话题。

吴晓波和罗振宇的经历让外界对花钱购买知识不那么乐观。

自2015年知识支付兴起以来,对知识支付的歧视从未停止过。例如,认为知识支付是“虚假知识”,不能给用户带来实用价值;认为知识支付是“切韭菜”和欺骗用户的钱;认为为知识付费很难成为大生意,等等。

事实上,经过近五年的沉淀和打磨,目前的知识支付已经大不相同,但为歧视性知识付费的现象并没有停止。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开始?

受到局部影响

无论是曾经的热门团购,还是后来的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在线教育等等。,这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面临着与知识支付相同的情况。然而,从这些行业的发展轨迹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骗子,有些公司真的想做好。

知识支付涉及广泛的方面。首先,“知识”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词汇,有不同的理解。再加上不同公司的不同包装,知识支付容易走样,容易被一些“热点”公司滥用。

根据郭怡广对互联网圈的观察,知识支付目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业务:获得,890新业务,混沌大学;

2.阅读俱乐部:在樊登阅读,早晚阅读;

3.综合平台类:直湖、豆瓣时代;

4.垂直班:极客时间,三个班;

5.音频直播:喜玛拉雅,荔枝微课,千次聊天;

6.付费阅读:公开号码,微博;

7.网络教育:网易公开课、腾讯教室;

由于涉及的公司类型复杂多样,一旦有关于知识支付的负面消息,将被视为整个行业的问题。

例如,阅读俱乐部被认为是传销性质的,其代理人拉其成员的过程看起来非常类似于传销。据《成都商报》报道,一家知识支付公司因涉嫌传销而受到调查。“微课传奇”参与了传销,并交换了20多万个鸡汤视频。知识付费还是智商付费?。

知识付费屡遭歧视,什么时候才是头?

一些网民认为他们购买的付费知识内容是无效的。

知识支付平台上有涉嫌盗版和剽窃的“专家”。

上述问题在知识支付领域经常出现。对于那些没有购买知识并为之付出代价的人来说,很容易形成“知识和为之付出的一切都是切韭菜”的主观印象,这有点像“老鼠屎害一锅粥”。

类似于为知识付费,媒体行业也是如此。随着各大平台鼓励自媒体账户落户,自媒体账户的数量迅速增加。百度2019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12月份,白家好的内容达到260万,同比增长38%。

此前,主要由行业专业人士、媒体等注册的行业门槛已经大大降低,这意味着此前许多行业规则已经完全被打破。标题派对、虚假内容、断章取义、拼凑抄袭等现象越来越多。

这个行业甚至已经到了“闻媒体”的地步,但并非所有媒体都是如此。当地不良的自媒体报道影响了外界对整个自媒体行业的看法。

知识支付也受到当地的影响。不是所有的平台都是“伪专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抄袭和盗版的,但是外界很容易对整个知识支付行业形成看法。

很难定量分析产品价值

有些人说他们“没用”,不管他们是在智湖还是在樊登学习。知识产品本质上不同于移动电话和计算机等有形商品。前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cpu、内存、操作系统等。,基本上是“一分钱一分货”。然而,没有办法定量分析知识产品的价值。

知识付费屡遭歧视,什么时候才是头?

根据郭怡广对互联网圈的观察,基于知识的产品有几种支付模式:

1.为专栏付费。用户可以购买梁宁、吴俊、李翔等名人的专栏,价格通常在200元以内;

2.会员付费。在樊登学习的年费为365元/年,vip听书费为365元/年,890门新业务学习的svip费为1980元/年;

3.成长中的社区。从大学获得14800元/人,从混沌研究学会获得1198元/人。

从产品的单价来看,栏目和会员的价格都不贵,产品的价格与产品的价值相对应。有三种人可以评估产品的价值。

1.购买产品的用户;

2.未购买产品但参与相关知识的人员;

3.没有购买产品和没有知识储备的人。

其中,最有价值的用户是第一类,而在这些用户中,为知识付费是喜忧参半的,一些用户认为它非常有价值,而另一些用户则认为它被“欺骗”。核心是每个用户的期望和目的是不同的。

以财务管理知识为例,有些用户只是想“开始”,所以有些专家的内容是有价值的,而有些用户是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平台提供的内容很难满足用户的期望和目标。

有些人希望学习相关知识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并实现晋升和加薪或人生的转型和升级,但学习知识在短期内实现这一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有很多用户购买了知识支付,认为知识支付是“虚假的”。

就内容类型而言,每个平台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樊登的阅读内容主要是基于工作场所、人文和管理;早晚阅读是基于亲子、工作和自我成长;它覆盖面最广,包括金融、法律、历史、科技、互联网等。

金融、法律、互联网等领域的内容价值容易判断,而职场、人文和管理则属于“以山为峰,远近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所以他们的价值更难衡量。

商品不能被定性和定量地判断,所以很容易被辨别和误解。此外,每个人对“知识”都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对一些知识知之甚少的人甚至嘲笑平台上的专家所说的话,但是谁知道“你的砒霜,我的宝贝”?

紧急成功案例

知识支付形成时间较短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其他行业因素的制约,如移动支付、手机终端普及率、用户支付习惯等。至于当其他因素相对成熟时,知识支付可以迎来自己的春天。

互联网行业的短暂历史告诉我们,随着成功案例的出现,市场对某一行业的偏见将逐渐消失。

这里的成功分为两类,一类是商业上的成功,如上市公司的数量、市场价值、营销、利润等。(团购、智能硬件);一个是模型的成功,比如用户数量和购买者数量(视频短片和直播)。

目前,知识支付行业还没有成功的典型案例。去年,吴晓波频道也未能上市,这使得知识支付成为外部“讨伐”的对象。

据艾传媒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知识支付行业用户数达到3.6亿,行业市场达到278亿元。从行业规模来看,知识报酬逐渐上升,但整个市场过于分散,尚未出现垄断。

知识支付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一方面,内容类别仍然太小。除此之外,樊登早晚阅读和阅读的内容过于注重提高人文素质的水平,而不是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另一方面,创建小系列的内容,特别是创建小系列的高质量内容,仍然是稀缺的。对于创建小系列的高质量内容,目前的知识支付平台仍然不够有吸引力。

知识付费屡遭歧视,什么时候才是头?

只有当内容足够时,用户才能随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这样,更多的普通人才能被提升为为知识付费的用户。

知识是好东西,但当它成为一门生意时,它很容易改变它的口味。在知识支付的偏见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现实问题,整个市场需要清理。

例如,为了净化代理模式,据我所知,有些代理销售是激进的,很容易给用户造成传销的错觉,而有些代理显然不够好,他们不会分享有价值的内容,除了欺骗用户购买会员。因为这是一个读书俱乐部,我们应该专注于“阅读”,而不仅仅是赚钱,不管质量如何。

知识付费屡遭歧视,什么时候才是头?

还有所谓的“合作伙伴”模式,其中“合作伙伴”的名称旨在赚钱,而阅读俱乐部的本质是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合伙人”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充当代理人,所以他们没有心思做好内容和操作,只想尽快回到自己的账本上。

知识付费屡遭歧视,什么时候才是头?

为知识付费不适合短期内的爆炸性增长,这肯定会出错。只有“慢慢酝酿”才能产生真正的钱。

知识改变命运,但知识并不着急。许多人习惯了“快餐式”的生活,不适应以“慢”的节奏为知识买单。

总之,为知识付出代价,不要担心。


标题:知识付费屡遭歧视,什么时候才是头?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2375.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