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帮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网站,主要为网民提供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创业商学院、创业辅导等商机资讯、助您时刻掌握最热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创业 > 走向5G大风口,边缘计算进入小规模落地阶段

走向5G大风口,边缘计算进入小规模落地阶段

来源:青年创业帮作者:简万贵更新时间:2020-10-03 16:44:21阅读:

本篇文章2832字,读完约7分钟

(马/温)4月15日,随着5g技术的逐步商业化,与5g技术密切相关的边缘计算技术即将问世。

众所周知,通过将数据处理从云推向更靠近数据和应用的边缘,边缘计算可以减少系统响应延迟、节省网络带宽并保护数据安全。

5g的三种典型应用场景与边缘计算紧密相关,如urllc对超高可靠性和低延迟通信的要求、embb对高带宽的要求以及miot对大连接的要求,这些都需要引入边缘计算。

据idc预测,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与设备相连,而50%的物联网网络将面临网络带宽的限制,4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

此外,5g sa本身支持mec,而mec成为5g的核心功能。可以说,边缘计算在5g时代是不可或缺的。

如今,80%的顶级云供应商的边缘计算产品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已经正式商业化,芯片巨头也在集中发布边缘计算硬件。在边缘云的运营和管理方面,运营商正在加速5g商业化和边缘计算的登陆;在需求方面,工业互联网、自主驾驶和物联网的发展对边缘计算有着强烈的市场需求。因此,5g风口的边缘计算正逐步走向小规模着陆阶段。

走向5G大风口,边缘计算进入小规模落地阶段

抢占风头的云计算企业

如今,全球运营商非常重视边缘计算。最近,世界各地的许多电信运营商都在合作,在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支持下构建一个电信边缘云平台。

除了运营商之外,云计算公司也率先推出了边缘计算:

最近,微软收购了专注于5g和边缘计算的附属网络公司。今年春天,我们将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 T)一起在洛杉矶推出首个天蓝色边缘区域。该服务旨在为边缘、物联网和5g等新兴技术提供支持,其中许多设备和程序几乎可以毫不延迟地提供应用体验。

走向5G大风口,边缘计算进入小规模落地阶段

谷歌最近发布了全球移动边缘云平台gmec。gmec是一个开放的云平台5g解决方案,主要电信运营商可以使用它来开发各种以网络为中心的应用,同时也是一个可以部署相关解决方案的分布式边缘。据报道,at t是第一个加入gmec的公司。

走向5G大风口,边缘计算进入小规模落地阶段

此外,亚马逊还在2019年底发布了基于5g的aws波长边缘计算服务,并与全球主要电信运营商结成联盟,包括verizon、沃达丰、sk telecom和kddi。

在中国,一些云计算公司也在努力发展边缘计算。当然,首先要说的是蝙蝠:

过去六年,阿里巴巴云的全球市场份额迅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三大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它还具有用于边缘计算的深度布局。早在去年,阿里巴巴云就已经在中国30多个省份完成了300多个边缘计算节点的全球覆盖。接下来,它将特别关注四个边缘技术堆栈的布局:边缘芯片/设备、边缘计算平台(操作系统)、城市边缘中间件以及城市边缘应用和服务。

走向5G大风口,边缘计算进入小规模落地阶段

去年8月,腾讯云推出物联网边缘计算平台,可以帮助用户就近计算分析数据,并快速给出分析结果。这将彻底突破物联网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并使云计算的强大计算能力迅速延伸到用户的边缘。数以亿计的物联网设备将能够随时随地享受云计算带来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和尖端人工智能技术。

走向5G大风口,边缘计算进入小规模落地阶段

同样在去年,百度智能云宣布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在中国推出首个面向物联网边缘计算的人工智能功能,并开放其来源。与此同时,百度智能云正式将智能边缘计算的开源框架命名为baetyl。

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华为云正与时俱进。2020年,云诞生将在混合云、人工智能和边缘三个方面与企业业务进一步结合,其综合应用将快速发展。因此,华为云容器服务将继续围绕这些场景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加快企业落地云本土化战略。

走向5G大风口,边缘计算进入小规模落地阶段

据悉,华为云去年开通了kubeedge项目,对kubernetes模块进行了解耦和精简,使kubeedge的最小运行内存仅为70m,实现了云侧协同通信和边缘离线自治功能。2019年3月,该项目正式被Cloud Native Foundation接受,成为cncf首个云Native智能边缘项目。

走向5G大风口,边缘计算进入小规模落地阶段

2020年4月8日,华为的垂直5g边缘计算实验室正式揭幕。该实验室致力于5g边缘计算技术的研发,为全球用户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靠、可持续和创新的云服务。

此外,为了解决自建边缘基础设施的问题,JD.com智联云基于成熟的公共云计算产品研发能力,借助核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交付和运维服务能力,将其计算能力扩展到边缘计算节点,推出了以“边缘云”形式的 边缘计算产品组合,包括以人工定制交付为重点的“边缘物理计算服务”和以自动化灵活交付为重点的“分布式云物理服务器”产品。

走向5G大风口,边缘计算进入小规模落地阶段

三大运营商之间的“军备竞赛”

早在2018年,中国移动就建立了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推动5g边缘计算试点,包括内容缓存、本地流、定位和应用、跨层优化等。,并规划了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现场游戏和汽车联网等关键领域。

在mwc 2019上,中国移动宣布了边缘计算的先锋行动“先锋300”。根据当时的计划,2019年,中国移动将评估100个能够部署边缘计算设备的测试节点,开放100个边缘计算能力应用编程接口,并引入100个边缘计算合作伙伴来帮助商业应用落地。

走向5G大风口,边缘计算进入小规模落地阶段

中国移动边缘计算将构建全面的软硬件系统,并已发布sigma平台、bc-edge和otii edge定制服务器。据了解,这三类产品涉及paas、iaas、硬件等领域的技术。,这是中国移动在边缘计算领域对新服务模式的探索。借助统一的软硬件系统,中国移动努力为垂直行业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服务。

走向5G大风口,边缘计算进入小规模落地阶段

在去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企业家峰会论坛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表示,中国电信将加强一些关键技术,特别是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网络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

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完成了基于边缘计算技术版本的研发,并发布了mec平台。该平台具有固定移动、多种网络接入能力,支持多种网络接入边缘计算节点,可为第三方提供便捷的部署环境,并提供统一的开放能力为第三方服务。在后续工作中,中国电信将逐步迭代完善mec平台,未来将重点关注工业互联网、高清视频、汽车联网等行业,打造双赢的mec边缘生态。

走向5G大风口,边缘计算进入小规模落地阶段

以mec边缘云为支点,推动“云边缘产业”五人合作成为中国联通5g的重要战略。中国联通表示:基于“网络、边缘和终端”的优势,将加强与“产业和云”的生态合作,使5g成为成千上万的业务。

最近,为了同步5g的商业步伐,中国联通和英特尔等生态合作伙伴联合推出了mec - edgepod的边缘云端到端解决方案,以赢得优势。目前,edgepod已经推出了四大类产品:基础网络产品、基础平台能力、增值服务产品和N种edge-saas应用产品;50多个生态合作伙伴已进入实验室测试阶段,20多个生态合作伙伴的产品已入库并上线,许多合作伙伴的产品已投入商业使用。

走向5G大风口,边缘计算进入小规模落地阶段

同时,为进一步拓展生态,中国联通将以“1+1+n+x”的模式与边缘产生共鸣,即成立一个集团事业部、一个运营中心、n个孵化基地和x个省级专业集团,与国家联动,与边缘产生共鸣。

如今,中国联通已经在mec智能港口、智能医疗、智能制造、新媒体和智能交通等八个领域取得突破,并成功孵化出端到端的行业产品和解决方案。


标题:走向5G大风口,边缘计算进入小规模落地阶段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2237.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