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街裁员背后,一个七年老员工的自述:蘑菇街如何与上千亿擦肩而过
本篇文章5166字,读完约13分钟
边肖|技术大麻来源|技术大麻(标识:技术麻)
4月17日,蘑菇街发布了一封内部信件,宣布新一轮裁员。根据内部信函,约有140名员工受到此次调整的影响,裁员人数约占员工总数的14%。
这封信是由创始人陈琪发出的。陈琪在信中强调了三点:一是蘑菇街专注于电子商务直播业务,部分业务与核心业务偏离;其次,今年的流行对时尚消费造成了巨大打击,这需要开源和削减开支;最后,作为上市公司,它有责任为股东创造利润。
“在蘑菇街工作过的员工都很优秀。我们非常感谢他们对公司发展过程的贡献。我们还加入了猎头公司,帮助员工以有针对性的方式推进工作,并祝愿他们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陈琪说。
公众舆论并不悲观。事实上,在宣布裁员后,蘑菇街楼下的咖啡厅是最好的营业日,蘑菇街被解雇的员工正忙着庆祝,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蘑菇街在哺乳期间给予了丰厚的补偿——N+1.5和2n+1.5。甚至有内部员工取笑,被解雇的员工比没有被解雇的员工更幸运。
这可能与公司管理层的个性有关。接近首席执行官陈琪的人说,陈琪是一个友好的人,有很高的情商,愿意与每个人分享很多东西,无论是工作经验还是金钱利益。
但是对于蘑菇街来说,在过去的10年里,它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尝试和错误,然后它完美地错过了每一个窗口,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掉进了西西弗斯的陷阱。
蘑菇街成立于2011年。我最早是从社交开始的,并指导淘宝站,但后来被阿里阻止,开始了电子商务。在漫长的电子商务竞赛中,蘑菇街错过了海涛、社区和平,取而代之的是网易考拉、小红狐和品多多。2016年,蘑菇街与美丽融合。合并后,总交易量仅为每年90亿元。根据2020年的财务报告,调整后的净亏损为9560万元,市值从最高点缩水了30倍。
邵伟在实习11年后进入蘑菇街,在12年后加入公司,并在18年后自愿离职——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钟声敲响下递交了辞呈。他见证了蘑菇街将近一半的历史——从辉煌到衰落。
我们采访了蘑菇街的前老员工邵伟,听他以内部人士的身份讲述了蘑菇街的故事:为什么公司要裁员,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它在走下坡路,蘑菇街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绿色时代的蘑菇街01号
早期的蘑菇街有着革命性的乐观主义。
邵伟回忆说,当蘑菇街成立时,它的老板陈其采只有大约30岁。她刚从阿里出来,在杭州卖掉了一套房子,开始创业。公司刚刚成立,她的大部分同事都是刚毕业一两年的新人,刚刚进入社会。团队中只有几十个人,没有多少等级,他们对办公室政治一无所知。大家坐在一起工作:“沟通靠喊,喊,大家跑去交换工作。”
邵伟表示,该公司最初实际上只是一个分享社区:“用户是一群女孩,很少有成年女性(其中大多数是学生)在这里分享一些购物用品。”一年后,当邵伟加入该公司时,该公司的业务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开始是一名购物向导和淘宝客人。这也为后来的禁令埋下了隐患。
当时淘宝没有个性化的算法推荐,但当时蘑菇街有一个独特的技巧——利用爬虫技术推荐人肉算法或者用户自己上传——越多人喜欢一个产品,它的排名就会越高,而且会成为一个爆炸。这个社会化的购物指南转换率很高,所以可以从淘宝客人那里得到很多佣金。在12到13年间,蘑菇街的收入非常高。
在淘宝上,这是一个火爆的时代,但是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很久。14年后,淘宝开始防范蘑菇街,因为蘑菇街成了淘宝的上游交通——当时流行先去蘑菇街,然后去淘宝下单。阿里禁止淘宝客后,蘑菇街别无选择,只能转型为电子商务。
事实上,在淘宝开始攻击蘑菇街之前,蘑菇街就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情况,并开始计划转型,但没有成功。
邵伟说,在做了电子商务之后,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关注,不仅是用户的流量,还有商家的商品:在过去,只要推荐做得好,技术是固定的,有一些社区氛围。起初,蘑菇街的销售量很好,但后来发现交通量越来越贵。尤其是从个人电脑到手机,获取流量越来越困难。
另一方面,业务资源也是一个问题。在阿里限制淘宝客人后,他也开始限制商家在进入淘宝时做两件事。因此,长期以来,蘑菇街的商业资源都是淘宝上被淘汰的商家,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杂七杂八的商品。
“所以如果你在微博上搜索一些老用户的评论,他们会说,我在蘑菇街买东西,但是质量很差。但是我们无能为力。那些质量好的商品都在淘宝这边,所以淘宝不可能发布。因此,这也是阿里阴影下的中小电子商务公司遇到的最麻烦的问题。”
但是在最初的三年里,蘑菇街至少在销售数字上是好看的。直到第三年,人们才发现销量不可能上升,同时,获得流量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所以蘑菇街开始尝试第二次转型。
这种转变主要是基于广告曝光。除了疯狂地投放各种广告和赞助各种电视节目之外,它还试图找回自己的儿子——在电子商务时代被抛弃的社区,但未能如愿。
“社区需要长时间的沉淀,而不是一两年内就能完成。”
然而,蘑菇街和美容16年的合并不是一个好生意。邵伟认为,两家公司的合并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是一种资本运作,两家公司的合并是在一个投资两家公司的股东的领导下进行的。
“据我们所知,事实上,蘑菇街不希望这两家公司合并,因为这两家公司的业务非常相似。合并后,它不会给公司带来任何东西,所以这只是一项资本投资。人们被迫做的一件事。”邵伟说1+1不大于2。
邵伟对公司总是完美地通过风口这个事实印象尤其深刻。
“在转型过程中,每一次公司能够提前上网,除了第一次,它都没有抓住机会。”邵伟说。
02蘑菇街与早产
怎么会错过三次通风口?
蘑菇街的第一个出口来自瀑布流。
邵伟说,公司一开始确实抓住了窗口:那就是瀑布形式的购物指南,蘑菇街踩在上面抓住了它。这也使得蘑菇街从一个小平台跳到一个用户不断增长、每个人都在使用它的平台。
“可以说,蘑菇街和美丽说,他们首先复制了瀑布流。在那个电脑时代,瀑布流的优势是你可以一次看到最多的商品,这种展示方式对服装购物非常有益。所以那个时候,很多女孩子都被它吸引去浏览,而且浏览的体验会比淘宝好。”
但是下一个风口,蘑菇街,正好经过。
错过的第一个通风口是海涛
14年来,蘑菇街尝试了海涛。当时,蘑菇街拿走了一些海外网站,比如韩国的一些服装网站和品牌化妆品网站,把所有的产品资料都放在蘑菇街的货架上。用户在蘑菇街下订单后,系统自动帮他在海外网站下订单,然后海涛把订单邮寄出去——一种非常原始的方式。
但是当蘑菇街这样做的时候,海涛还没有在整个互联网上流行起来。这家公司做了几个月的尝试,发现整个连锁店都没有开张,而且过海购物的体验也很差,所以就砍掉了这个生意。然而,在业务被切断后,海涛突然变得流行起来:许多海涛应用出现了,包括海洋终端在内的Haitao.com也如火如荼。
第二个出路是品牌销售。
蘑菇街开始做电子商务后,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电子商务模式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当时没有品牌销售的概念,老板考虑是否帮助大品牌处理一些尾货。每个人都在内部讨论过,但没有做。然而,Vipshop做了这件事,直到品牌销售成为热点,这使得Vipshop成为一家公司。
邵伟说,事实上,当时他们能感觉到管理层有一点遗憾——贵宾室应该是蘑菇街,因为蘑菇街本身非常适合品牌销售。
第三个出路是社区。邵伟说,蘑菇街一直是一个社区——最初,公司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社区,大家分享在淘宝上看到的各种漂亮衣服。然而,该公司对社区并不确定——这项业务在舞台上被看好一段时间,然后被边缘化,公司的关键业务转向电子商务。在左右摇摆中,社区的业务没有得到持续。后来,小红书开始流行。
“事实上,有一段时间我们(蘑菇街)看不起小红树,因为小红树是个小公司,没那么受欢迎。北京的一些时尚达人偶尔会去购物。我们没想到小红树现在会这么热。”
但是,除了小红书做海涛的那一段时间外,其余的时间都是作为一个社团来工作的,它已经积累了很多年,在内容上逐渐积累东西,直到大家都认可了小红书。最终小红树成为了社区里最好的公司。
“俗话说,猪站在风口上能飞,但有时你站在风口上可能飞不起来。我认为它经常与公司有关。这取决于公司的组成、老板的个人判断以及公司是否有能力开展某项业务。你可以不谈论这项业务,这取决于公司的整体状况。”
最后一个通风口,蘑菇街也错过了
邵伟回忆说,蘑菇街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后,腾讯投资了阿里之外的许多电子商务公司,包括京东和Vipshop,还投资了蘑菇街。用邵伟的话说,蘑菇街实际上占据了腾讯的大腿,而拥有新资源的蘑菇街是第一批小项目内部测试合作公司。
当时,公司成立了一个团队,直接跑到深圳,在深圳大厦旁边租了一套房子进行研发:研究如何制作小程序,如何挖掘里面的资源。蘑菇街尝试了很多方式,公司也直接和深圳的张小龙沟通。结果,另一方也给了它很多资源支持,说蘑菇街应该尝试,发明和创新,但最终没有实现。与此同时,一家公司正在这样做,并最终取得了成功。这家公司叫做品多多。
品多多当时发明了品团,即通过分享它来帮助讨价还价,它成功地获得了图书馆的大量流量。
“我觉得这也很遗憾。很明显,当时我们是腾讯的儿子,但最后你发现你输给了一个从后面来的侄子。”邵伟哀叹道。
蘑菇街完美地错过了海涛电子商务、品牌销售、电子商务社区和社交电子商务,这些网点分别打造了海洋码头、贵宾商店、小红狐和品多多多。
即使京东孵化京西,并通过其一级入口推出60多种社交游戏,准确地渗透到用户中,蘑菇街也可能明白舞台上没有自己的位置。
换句话说,蘑菇街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当然,蘑菇街也是大势所趋——16年前,蘑菇街发展顺利,虽然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总体上还是向上发展。直到16年后,整个互联网环境都被阿里和腾讯这样的大公司占据了。
截至昨日,品多多价值516.79亿美元,维普店价值119.61亿美元,小红狐离上市不远。同期,蘑菇街的估价仅为1.11亿美元。
雕像的命运往往超越肉体,在历史的循环中继承和转折。如果你经历了太多的光明,你也必须忍受谷底的黑暗。
在大趋势的冲击下,邵伟终于选择了离开。
蘑菇街的未来在哪里
那么问题是,蘑菇街真的出局了吗?
至少目前还没有。
蘑菇街已经变成了电子商务直播。事实上,直播一直是蘑菇街的边缘业务。蘑菇街的直播比淘宝早——这是非常蘑菇街。事实上,早在盈科直播时代,蘑菇街就尝试过直播,直到最近,李佳琪、威亚等人的大火才把电子商务的直播推到了风口浪尖。
邵伟预测,蘑菇街最终可能会变成一家大型电子商务公司,专门培养各种各样的红人,输送人才,降低直播工具的门槛,这样任何品牌都可以直接使用。与一些专业的红色孵化器公司相比,蘑菇街具有了解商业、电子商务、销售商品和现场直播的优势。例如,一些品牌确实在他们自己的小节目中直接进行现场直播,现场直播的工具由蘑菇街提供。
“蘑菇街的战略核心投入现场购物后,其商业模式相对简单,即平台提供现场直播工具,一些人操作这些人,然后做好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一般来说,做这项业务不需要这么大的公司和这么多人。所以我认为裁员是正常的。”
“所以我认为将来很有可能。一方面,蘑菇街为品牌提供了定位点,另一方面,它为不了解现场直播和不了解短片的公司提供了现场直播工具。”
但在预测未来时,邵伟认为,如果蘑菇街在未来再次进行电子商务,它仍然不能做到,因为有两个问题蘑菇街仍然没有解决:一个是交通问题,另一个是商品问题。商品牢牢掌握在阿里手中,大部分流量牢牢掌握在腾讯手中,而蘑菇街只有直播工具和一些主播资源。
终于
直到采访结束,邵伟总是向我们强调:“我不希望你把它写成《蘑菇街》的手稿,它不能一直随风而逝。”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屡败屡败。事实上,如果你能采访更多蘑菇街的老员工,你会发现他们对公司非常感激。公司存在裁员问题,每个人都没有什么可抱怨的。”邵伟告诉科技记者。
现在,在那个时候,官方数字排在前几十名,大多数老员工都离开了。大多数离开公司的老员工都加入了阿里。因为蘑菇街本身与阿里有着长期的关系,所以整体的企业氛围、企业文化和价值观高度匹配。在那些日子里,蘑菇街的老板陈琪毅然离开了阿里,放弃了阿里创业的选择。蘑菇街的许多人力资源也来自阿里,一切都像一个周期循环。
回到最初的起点,当邵伟第一次加入蘑菇街的时候,他的大多数同事都是刚毕业一两年的年轻人,没有特别有权势的人。但当时它赶上了淘宝客人,在12-13年间,收入特别高。
邵伟仍然非常怀念的一件事是,2012年4月16日下午,公司里有四五十个人。陈琪说,我们刚刚在所有淘宝客服公司中获得了第一名。随后,陈琪拿出当天淘宝客人的佣金收入,共计30万元人民币,买下所有ipad,然后当场抽奖,大部分人都中了彩票。那时,ipad刚刚问世,大多数人从未见过它。获胜者非常高兴获得奖品,他们会在微博上分享。
“那时候,每个人都很开心。”
标题:蘑菇街裁员背后,一个七年老员工的自述:蘑菇街如何与上千亿擦肩而过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1980.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