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款中国应用遭封禁的背后,中国科技巨头的焦灼
本篇文章4164字,读完约10分钟
正文/王
资料来源/票房(身份证号:范大雄)
在最初的品牌标识上覆盖“印度制造”的口号,并要求其车间推广人员不要穿该品牌的制服,他们试图伪装成友好的军队,这显示了小米强烈的生存欲望。
(源网络)
虽然小米官方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犯罪分子破坏店铺,业务没有受到影响。”
但印度对中国品牌和产品的情绪恶化真的对小米没有影响吗?
小米对印度的紧张和看似荒谬的反应,以及小米放松和矛盾的公关语调背后,隐藏着他对印度的焦虑。
印度曾经是许多中国科技公司出海的桥头堡。他们应该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
a
印度的重小米
根据canalys发布的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小米的出货量占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30.6%,在销售排名中排名第一,这与小米多年来以印度为中心的市场布局密不可分。
印度一直是智能手机制造商的战场,因为其丰厚的人口红利使得获得客户的成本较低。2014年7月,雷军宣布他已经正式进入印度市场。凭借高性价比和限时抢购策略,小米通过在线渠道的收入在两年内超过了10亿美元。
此后,由于国内增长乏力,小米在印度的扩张被迫加快。2016年,小米进入线下市场。经过网络营销,小米与600多家第三方商店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500多个服务中心,并建立了两家本地制造工厂。
小米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我们一直关注印度市场。目前,小米在印度市场排名第六和第七,因此空市场仍有提升空间,但我希望能尽快进入前三。”
(源网络)
但雷军可能低估了低价策略在印度低迷市场中的杀伤力,事情出乎意料地进展顺利。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其市场份额已飙升至23.5%,首次超过三星电子有限公司,确立了在印度市场的主导地位。
第二年11月,雷军进一步筹集了印度资金,并计划在明年年底前扩大到5000多家。迄今为止,印度已成为小米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市场,而印度战略的成功让小米成为中国第五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然而,小米出海必然会受到当地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早在2018年,印度政府就颁布了一项法令,要求手机制造商不得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超过25%的库存,这给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的小米造成了损失。
吸取了过去的教训,2020年日益紧张的形势让小米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一旦形势发生变化,占据智能手机市场第一位的小米将首当其冲。对印度市场核心业务的封锁也将对小米的收入产生致命影响。
与市场的吝啬相反,小米对生存充满渴望。为了获得市场认可,小米加快了产品的本地化进程,并让生产、R&D、销售团队和商业领袖成为印度人。
小米印度负责人Manu jain表示:“小米在印度市场的所有手机和大部分智能电视都是在印度生产的,65%的零部件来自当地,小米印度完全由印度人主导,印度用户的数据也是100%来自印度。”
另一方面,小米对当地合作伙伴的优惠政策包括赊销和回扣。前者可以延长经销商的支付周期。后者是通过达到标准后的销售佣金和降价后的差价来增加经销商的销售能力。但这两家公司无疑会给小米带来更多现金流压力,小米声称其利润不超过5%。
即使在印度掀起反对中国品牌的游行时,小米也毫不犹豫地给自己贴上印度制造的标签,试图以这种方式避免攻击。
“能屈能伸”的情况并不仅限于小米,几乎所有去印度的中国科技公司都难逃与小米相似的命运。
b
谁能弯曲和伸展
15秒钟的短片,让缺乏娱乐设施的印度一下子成为了tiktok最大的市场。
根据公开数据,2019年印度是TikTok最大的下载市场(仅计算ios应用商店和谷歌游戏商店的下载量),下载量为3.23亿次,占总下载量的44%。印度用户每天花38分钟使用tiktok。相比之下,美国用户平均每天打开tiktok 8次,每次会话平均不到5分钟。就每月活跃用户数量(mau)而言,印度市场也超过美国市场3000万,达到8100万。
然而,tiktok作为一种进口产品,在追求本土化的印度市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对待。据报道,6月29日,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宣布将禁止59项中国申请,其中tiktok排名第一。
这不是tiktok第一次被公开攻击。2018年10月17日,一名24岁的印度居民在tiktok因网络暴力自杀,这是tiktok问题曝光的开始,也是印度机构发起抵制的起点。
受印度语言多样性的影响,字节跳动的人工智能算法难以有效识别不良信息。此外,一些用户受教育程度较低,无法控制的内容创作大大增加,这是tiktok在扩展初期经常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就在上个月,印度tiktok红人faizal siddiqui上传了一段关于5月初硫酸袭击的视频,这完全点燃了人们的不满。印度人一夜之间将tiktok在谷歌游戏上的评分从4.5分降至1.2分,推特上也出现了很多关于tiktok的负面评论。尽管tiktok删除了这段视频并发表了相关声明,但市场的反对声音并没有减少。
面对来自市场和监管机构的批评,tiktok承认错误的态度得到了一些用户的再次支持。在2019年4月的禁令期间,约有600万个违反社区准则的视频被从tiktok平台上删除。除了计划在印度市场投资10亿美元之外,公司还将提高内容审计团队的审计能力。
面对几名国会议员关于非法共享用户数据的指控,字节跳动表示,他将遵守印度的数据保护政策,将用户数据存储在领先的第三方数据中心,如美国和新加坡。相比之下,facebook等行业巨头反对数据本地化,理由是成本高。
一方面,拥有大量黄金储备的市场正在下沉,另一方面,市场本身是“无情的”。在恶劣的环境下,如果字节跳动想要发展,它必须培养一种坚韧的性格。
c
假装是一家印度公司的速写传记
国内发展遭遇瓶颈,软件出人意料地在印度流行起来。2015年,刚刚从印度研究归来的茄子快递公司首席执行官仇俊发现,在他之前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转型,要么出海。
(源网络)
经过仔细的权衡和比较,他发现与已经成为中国红海的移动互联网环境相比,印度正处于从个人电脑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过渡时期。在中国13亿人口中,移动设备的普及率达到了惊人的76%,而智能手机用户仅占市场的16.9%。没有一家全国性运营商能够成为初创企业推广的重量级合作伙伴。
这种空白人的自然市场是由宗教和语言等自然障碍造成的。印度82%以上的人信奉印度教,当地有1600多种语言。智能手机用户在印度市场的渗透率很低。这些恶劣的互联网环境阻碍了其他企业,但同时也为茄子的快速传播打开了一扇窗。
同年6月,仇俊决定出海,他的第一站是印度。
一年后,茄子快速传播遇到了另一个岔路口,这一次它从工具演变为内容平台。
当被问及这一想法的由来时,茄子快运印度市场总经理王超情绪激动地说。当时,他问马拉地的一名工厂工人,为什么他不直接下载,而要等别人用茄子快递把文件转发给他。答案是他不知道如何付款,也不知道如何下载种子文件。从这一刻起,他意识到了内容平台的巨大潜力。
事实证明,王超的策略是正确的。截至2019年,茄子快递在印度的装机容量超过4亿,稳居印度谷歌应用商店前20名。这一切的开始都来自一个工人的口中。
对此,王超解释说,“茄子快运是中国人创办的,但我们说我们是印度公司。我们不认为自己是一家中国公司。如果我们失去了印度市场,我们就完了。”
2020年6月29日,这一曾经将茄子快速传播推向顶峰的策略失去了作用。在印度发布的59个被禁应用中,茄子快递排名第二,仅次于tiktok。
伪装被揭露后,被茄子迅速传播到全印度的印度市场开始正式退出,仇俊和王超最黑暗的时刻可能到来。
d
加州大学第一批淘金者
2009年,cmnet仍处于分红期,腾讯和360正如火如荼地展开3q大战,而uc browser已经盯上了印度的金矿,多年的规划和布局使uc成为第一批掘金者。
不仅仅是加州大学,facebook和其他大型企业也在印度发现了这个金矿,但是他们都被印度的天然屏障所阻挡。如果你想在印度发展,本地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那么,加州大学的团队是如何在印度发现这个金矿的,以及如何克服适应环境的问题?
uc Vision国际业务部总经理苏振雄将其概括为“全球化思维、本土化实践和运作”。
(源网络)
就前者而言,加州大学落入印度的原因主要分为四点。首先,过去十年12亿的人口规模和7.8%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使其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虽然我错过了固定网络的发展机会,但新技术的到来将使印度跳过个人电脑互联网,直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之间的激烈竞争给了手机终端制造商更大的显示空空间;政府对互联网的控制程度很弱,对外资的开放是加州大学生存的土壤。
至于后者,uc团队借鉴了华为的本地化团队建设经验。苏振雄根据本土化程度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空陆军、陆军和海军。
在空早期军事阶段,uc团队在互联网上推广,获得客户的方式完全依赖于下载,没有本地员工。当产品在当地具有竞争力时,他们将进入军队阶段,派遣产品经理、英国石油公司和其他员工登陆印度,并招募当地员工,以帮助他们加深对市场环境的了解。在海军后期,当市场份额积累到足够高的基础上,一些中国制造的手机制造商愿意在海上与uc合作。
基于本地化策略,在印度互联网环境差、计算机普及率低、下载需求强的环境下,uc将用户需求定位为“希望以最少的流量获得最快的下载速度”。在创业初期,uc通过网页压缩加强了云浏览器服务,这是uc团队在印度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截至2019年,uc browser在全球拥有超过4.3亿用户,而印度是其拥有超过1.3亿用户的主要市场之一。根据第三方数据分析公司statcounter的数据,uc浏览器占据了印度移动浏览器市场的23%以上。
然而,像加州大学这样的先锋无法逃脱被攻击的命运。在印度发布的59个被禁应用中,uc浏览器排名第四。
在浏览器领域,有很多竞争对手,比如谷歌。只要加州大学有点累,就等于放弃了累积的市场份额。
作为最后一个移动互联网市场,印度一直受到中国科技巨头的极大期待。然而,5月30日一款名为“移除中国应用”的应用的流行和印度政府发布的一系列禁令无疑给企业家泼了一盆冷水。
当中国企业受到疫情和印度政府的冲击时,市场的不确定性正迫使科技巨头重新评估印度市场的风险。
标题:59款中国应用遭封禁的背后,中国科技巨头的焦灼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0789.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