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禁令之后,东南亚互联网将走何方?
本篇文章3137字,读完约8分钟
不眠之夜即将来临。
本文来源|锦鲤金融(身份证:金丽芬)
"出海做生意,离开南阳."曾几何时,东南亚还是一个诱人的淘金者。突然间,随着印度带头撕毁中印友谊的旗帜,整个东南亚的未来走向开始变得不明朗。
从一个古老的文明到人口数量相当的文明;从领土主权争端到边境军事冲突。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非常相似的伟大的亚洲国家,应该互相欣赏,正在上演兄弟的戏剧。据估计,如果印度封锁中国59种软件产品的政策得到全面实施,可能会造成数百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字节跳动将承担最大的损失。
“韩烨,那就知道松树和柏树然后枯萎了。”随着外部国际形势的变化,从长远来看,印度的事件可能只是一个开始,中国企业必须为东南亚和其他国家效仿做好准备。随着陆家嘴论坛的提出,一个以中国经济内部循环为主要因素,国内外相互促进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以前去东南亚掘金的淘金者,不眠之夜即将来临。
淘金者的乌托邦
海底捞是一家中国人熟悉的餐厅,但很少有人知道掌舵人张勇刚刚成为2019年新加波的首富。当离开中国的张勇被来自外部的巨大争端所困扰时,东南亚对商业的吸引力却在悄悄发挥。
以张勇移民新加坡为例。目前,新加坡是世界上税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没有海外资产税、遗产税和资本利得税。这种商业环境对资本非常有吸引力。
除了新加坡,东南亚其他国家也因为各自的发展阶段和其他原因,看到了中国商人有利可图的前景。
2019年,随着国内资本的严冬和创业机会的收紧,商业巨头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该地区已成为全球第四大互联网经济市场。中国幅员辽阔,市场规模首屈一指。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大规模烧钱大战,国内互联网公司积累了太多的经验和一种新的盈利模式。
与东南亚相比,虽然印度、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开始逐渐超过中国,但互联网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的市场经验和血战后对互联网的理解造成了中国和东南亚的时差效应。商业模式从中国的本地化迁移足以让企业与空.交换时间
2018年3月19日,蚂蚁金服前董事长彭磊出任东南亚电子商务平台lazada公司首席执行官。随后,阿里向拉扎达追加投资20亿美元的消息不胫而走,这是阿里第二次向拉扎达追加投资。此次投资后,阿里在拉扎达的持股比例达到83%。
阿里的大动作不仅是对shopee在腾讯支持下在印尼扩张的阻击,也是对京东在泰国布局的提前控制。
近年来,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已经成为巨头们在东南亚竞争的超级前线。基础设施、仓储和物流、文化融合和地方转型,无论哪个巨头,都将专注于拥有最快的融合速度和文化融合。
2018年,谷歌-淡马锡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证明了中国进入东南亚争夺电子商务市场的必然性。报告预测,到2025年,东南亚的互联网经济总量将占东南亚国内生产总值的8%。2018年,这一比例仅为2.8%。此外,东南亚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和主要消费者的稳步增加,也使得“电子商务将是未来东南亚市场最赚钱的业务”的猜测极有可能成为现实。
除了电子商务平台,国内其他领域也有互联网巨头:滴滴投资旅游巨头强强联合、腾讯投资游戏巨海、小米布局东南亚产业链。从2015年到2019年,东南亚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互联网投资的热点。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流失,中国的盈利/0/123650/123840/124240正在萎缩,而新兴的东南亚市场已成为资本对冲和财富提升的最佳培养皿。
危机中的东南亚
尽管东南亚市场正如火如荼,甚至在印度事件之前,东南亚市场就已经隐藏了一场需要预警的危机。
其中,后期资金补充不足带来的谨慎投资动机和文化融合的战略方向一直是东南亚风险投资界的难题。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投资的信任障碍。
对东南亚而言,风险投资环境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中国巨头来说,东南亚市场未来的潜力更大。这意味着中国烧钱造成的互联网漏洞仍然可以通过市场垄断后的长尾效应进行自我消化来弥补,但将其挪用到国际市场似乎有点不听话。
更重要的是,离家出走的策略带有难以控制的风险。开始的时候,我很想尝试一下,我从“谢谢你先生”那里拿走了优步,在一场血腥的大屠杀之后,我在中国结束了自己的旅程。迄今为止,在东南亚投资的中国巨头仍很难有决一死战的决心。
正因为如此,保守和以金钱为导向的风险投资氛围已经成为东南亚投资行业的独特风景。归根到底,东南亚作为冉冉互联网市场的后起之秀,有着太多的能量和难以代表的未来。尽管中国投资者在战场上有多年的战斗经验,但仍然很难完全把握这个全新的市场。
这种投资心态在近年来东南亚风险投资的动态波动中尤为明显。不仅中国、日本、韩国和全球企业对M&A的活动持谨慎态度。随着拥有2019年光明市场增长数据的wework的下跌,伦敦也在被自己养肥喂死的尴尬局面中平静下来。
这是许多互联网公司和初创企业共同进入的一个误解。我只知道如何通过烧钱来实现高增长,但我没有与投资相匹配的流动性。资本的残酷不在于对未来难以理解的希望,而在于希望似乎就在眼前,却永远无法把握。
诱人的误解、浮躁的氛围和偏远的环境使投资成为一件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另一方面,文化障碍不容易突破。
进入东南亚后,腾讯在中国的丰富游戏似乎没有什么效果。虽然腾讯旗下的sea有限公司2019年的年度财务报告实现了年营收和季度营收的双增长,但亏损仍然很高,2019年全年亏损达到8.68亿美元。这样的成绩显然不能让腾讯满意。
尽管一些分析人士认为,sea仍处于烧钱的早期阶段,但外部环境中的巨头竞争使得sea难以发挥其实力。然而,考虑到其他拥有巨人的公司的表现,软银和阿里巴巴更开放的文化态度可能更好地解释了东南亚巨人之间的定位和博弈。
阿里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使其商业战略更加激进,而腾讯则趋于保守,看山看水的习惯使其在商业竞争中很容易失去第一手优势。当然,这一切都是由于东南亚不同的文化策略。虽然阿里更积极,但他也会冒更多的风险。证明未来的几何竞赛需要时间。
东南亚市场会失控吗?
如果没有印度事件,东南亚商界领袖的投资在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尽管印度事件发生后,各大商业巨头并未发布任何有关东南亚投资市场的消息,但在东南亚实体淘金的中国小企业经营者却陷入了两难境地。
“我不知道我是否应该回家。我仍然可以在越南赚钱,但是我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虽然我的家人劝我回去,但要在短期内摆脱它并不容易。”在越南做生意的秦刚说。
也许这不仅仅是秦先生此刻的心态。纵观全局,这或许是中国投资者目前的心态。尽管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历史问题和文化碰撞在商业之前已经暂时弥合,但仍然存在无法控制的危机。
如今,印度已经率先敲响了行业的警钟。尽管印度地理位置优越,但它不属于东南亚国家。然而,它的战略地位与东南亚国家相似。在疫情形势下,国际市场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对于那些将投资眼光和未来前景押注于东南亚市场的商业巨头来说,他们需要考虑自己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
随着东南亚市场的逐渐成熟,有投资眼光的中国企业应该时刻警惕当地市场带来的反弹。不可能知道印度事件是否会是一个机会,但只有扩大国内市场,静观其变,才可能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最佳政策。毕竟,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是拥有6.25亿人口的东南亚的两倍多。
对于那些以前在东南亚投资过的部分,大多数中国企业未来可能会采取观望态度,这比押注更重要。毕竟,从竞争的角度来看,只有亚洲人自己才能深刻理解亚洲人。归根结底,东南亚的商业竞争仍然是亚洲人自己的竞争,这给中国投资者带来了一点选择的余地。
基于此,东南亚企业的未来可以等待时间来稳定。相信中国的智慧,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将在未来的过程中逐渐找到适合合作的感觉和信任,失去阵地只是暂时的迷雾,和谐的商业合作将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标题:印度禁令之后,东南亚互联网将走何方?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30697.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