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帮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网站,主要为网民提供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创业商学院、创业辅导等商机资讯、助您时刻掌握最热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创业 > 新造车企业疯狂融资背后:只有7家企业“持证上路”

新造车企业疯狂融资背后:只有7家企业“持证上路”

来源:青年创业帮作者:简万贵更新时间:2020-09-25 20:14:20阅读:

本篇文章1692字,读完约4分钟

资料来源:Yangguang.com

昨天,新汽车制造商百腾宣布完成5亿美元的第二轮融资。主要投资者包括中国一汽集团、蒂奇控股和宁德时报。创始人之一戴雷透露,C轮融资将在一年内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将在第一款车型量产后推出。威来汽车此前曾表示,计划今年在美国上市,目标融资额为20亿美元。新的汽车制造企业不断融资,但它们很少进行大规模生产,甚至很少有企业获得生产和销售资格。谁在潮水下裸泳?

新造车企业疯狂融资背后:只有7家企业“持证上路”

汽车制造早期阶段的投资或投资者超过200亿的热情不会减少

汽车工业是一个以高资本投资为壁垒的行业。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一家新的汽车制造商来说,成功制造一辆量产1万辆汽车的资本投资可能超过200亿英镑。

魏玛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沈晖早些时候表示,预计将有300-400亿元投资用于汽车制造。Chehejia首席执行官李翔更乐观,他估计资本支出至少为200亿元人民币。兰杰汽车公司的董事长曾经给出了一个制造汽车的简单资本支出,他估计大规模生产1万辆汽车至少需要200亿元。对于这些新汽车公司来说,上市融资是最终的途径。

新造车企业疯狂融资背后:只有7家企业“持证上路”

新车公司总是让人一出现就光彩照人,而基于资本和上市的促销总是能让他们赢得投资者的青睐。

目前,融资或投资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新型汽车制造力量有三支:威来汽车、魏玛汽车和秋实汽车。其中,威来汽车和魏玛汽车的创始人分别来自互联网公司和传统汽车公司。作为典型的初创企业,它们严重依赖风险资本融资。对于秋实汽车和万向汽车来说,出资者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上市公司财务实力雄厚,短期内不需要太多的外部融资。除维莱完成了D轮融资外,其他企业都处于A轮和B轮的早期融资状态。

新造车企业疯狂融资背后:只有7家企业“持证上路”

维莱汽车和魏玛汽车更受风险投资的青睐。威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多次成功创业。威来汽车五轮融资超过146亿元,估值300亿元。主要投资者有高淳资本、腾讯、JD.com、红杉中国等。魏玛汽车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20亿元,主要投资者有创投、远景能源、七海资本、百度集团等。

新造车企业疯狂融资背后:只有7家企业“持证上路”

然而,即使是像特斯拉这样世界著名的新车上市公司,在资本链中也供不应求。自2010年上市以来,特斯拉已经亏损多年,盈亏平衡似乎还很遥远。据彭博社报道,特斯拉平均每分钟消费6500美元,并且已经经历了五个季度的负自由现金流。支持盈亏平衡的融资能力对于一个新的汽车制造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新造车企业疯狂融资背后:只有7家企业“持证上路”

在融资趋势中,只有七个新能源生产资质许可

事实上,以新能源汽车为基础的融资目的是新汽车制造企业受到各行各业攻击的痛点。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公开表示,一些企业已经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格,但他们根本没有生产汽车的实力,而是通过& lsquo资格到处寻找投资。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崛起,其技术、外观和营销可能与传统汽车产业略有不同,但其本质应该是大规模生产和上市。如果我们只抓住机会投机甚至筹集资金,负面影响将不会仅限于汽车领域。另一方面,如果新的动力汽车被打上了& lsquo融资标签将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健康发展,也是对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打击。一位负责传统汽车制造商销售的人士表示。

新造车企业疯狂融资背后:只有7家企业“持证上路”

据公开信息,目前已有16家汽车公司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但并非所有汽车公司都能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其产品需要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在16家汽车企业中,只有7家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生产资质,即杜云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兰州郅都、长江汽车、未来汽车和何忠新能源。原因是许多汽车公司的生产基地建设缓慢,没有大规模生产汽车的痕迹。

新造车企业疯狂融资背后:只有7家企业“持证上路”

在2018年北京车展上,威来、魏玛、新特、杜云、奇点和未来等公司都展示了即将量产的车型,而随后进入市场的爱知、百腾和正道等公司则展示了概念车,要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公开报道,2011年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2015年互联网造车运动的兴起,新造车企业的数量已经达到300多家,等待审批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200多家。对于新动力汽车制造企业,如果不能获得国家发改委的电动汽车生产资质,就不能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推荐目录,也不能生产上市。

新造车企业疯狂融资背后:只有7家企业“持证上路”

在这种背景下,新车制造商不得不选择借壳生产汽车。白腾汽车与一汽之前的合作被解释为寻找生产资质。除了百腾,威来汽车还在江淮进行贴牌生产,肖鹏汽车已经找到海马进行贴牌生产。

据了解,如果一个新的汽车制造企业不能获得一个生产资质企业来获得自己的生产资质,它只能与其他企业合作生产和销售,并通过曲线救国来实现大规模生产。

标题:新造车企业疯狂融资背后:只有7家企业“持证上路”

地址:http://www.qdgzw.com/kjcy/29135.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