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幸福村”里幸福多
本篇文章1091字,读完约3分钟
在东天山脚下,新疆汉密尔顿只有“3岁”的村庄有很多名字。 贫困扶助转移村、东郊开发区……但是当地人喜欢称她为“幸福村”。
3年前,幸福村近500户村民陆续从周边5个乡的17个村转移过来。 其中许多来自大山深处,那里“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农牧民生活极其贫困。 在国家扶贫转移政策的支持下,他们聚集在这里构成了新村。 这个冬天,新村的居民很暖和,所以很幸福。 家家户户都设置的地热式电暖气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温度,比烧煤更暖和更干净。 71岁的奇马哈恩阿姨说原来冬天家里有三个炉子,又累又脏。 现在说“只要轻轻一按手指就能处理”,孙子打工也不用担心。
新村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不仅是电暖气,村民们还记得刚搬家时的惊讶。 黄墙红色天花板的全新安居房,宽敞清洁的健身广场,还有描绘海洋世界彩色描写的幼儿园小学和设施齐全的养老站,住在以前的土俵房间里,有断水的生活和天地的区别。
有一家还有工作,幸福村庄的村民因新工作的新收入而幸福。 汉密尔顿市伊州区东郊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杨艳娟比较迁户情况和个人意愿,在村子里采取“精准化”就业措施,想农业的农牧民去东郊农场万亩果园管理挂水果的枣和葡萄,龙头公司进行技术指导 年轻人可以在附近的工业园就业,从农牧民变成产业工人。 我想外出打工,推荐给十几公里外的市区餐饮公司和加工公司。 另外,村民想继续养牛养羊,在汉密尔顿市政府和对口援疆河南省的支持下,在幸福村管辖区域内建设奶牛养殖棚,引进乳业企业处理村民养殖技术提高和销售后顾之忧。
与过去的生活相比,深深的满足感是村民幸福的源泉。 从天山乡榆树沟搬来的牧民努尔顿·阿克佐帕,山里放羊方便,什么都不方便,住在土俵里,喝山下河堤的水,夏天洪水三四天不喝水。 病了不能马上看。 孩子不能上学。 放牧年收入七八千元说是家人的依赖。 有人眼中的“诗与远方”,对牧民来说是痛苦的回忆。
感到同情心是幸福村庄村民的另一种幸福。 村民买过零钱,自己搬家后,草场补助金、退耕还林、家庭经济、医疗保障等补助金加起来每个家庭有1万元以上。
全村494户,1600余人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汉族,采取嵌入式居住结构,村民不分民族地过古尔本节、开斋节、春节,邻居们互相帮助。
三年来,新村“规矩”多的村民逐渐适应,不想工作的只有补助金的“懒惰者”越来越少,感到消除贫困的主动性逐渐提高。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办介绍,今年入冬前,新疆40146户、16.94万农牧民按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从高原深山和沙漠腹地迁入新村,新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更多的“幸福村”正出现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 【:苑菁菁】
标题:财讯:“幸福村”里幸福多
地址:http://www.qdgzw.com/cyrz/38030.html
免责声明:京青年创业网是一个专业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创业资讯媒体,更新的资讯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京青年创业网编辑将予以删除。